平均血小板体积和大血小板比率在急性脑梗死风险和疗效预测中的意义

2018-08-14 09:58洪巧珍何玲蓉徐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活化血小板脑梗死

洪巧珍,何玲蓉,徐海波

急性脑梗死(ACI)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1]。尽管临床实验室指标在ACI疗效评估中有一定价值,但其早期诊断仍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是ACI发生的病理学基础,而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2]。活化的血小板可诱导炎症反应,激活各种炎症介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血栓性疾病具有促进作用[3]。因此,血小板活化参数可能在预测ACI发生及其疗效中具有意义。基于此,笔者通过检测并分析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在ACI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以探讨二者在ACI预测及治疗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 1月至2016年4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ACI患者85例为脑梗死组,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通过CT证实为脑梗死;发病48 h内;既往无脑梗死病史;无肝、肾、心脏疾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近期未服用过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近期无感染性疾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48~83岁,中位年龄60岁。选取在本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55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

1.2 方法 ACI患者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及脑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治疗。在治疗后72 h、1周末及2周末进行疗效评价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

1.3 临床疗效判定[5](1)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接近恢复正常;(2)显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7%以下或死亡。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有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样本与分组 于治疗前(入院后4 h内)、治疗后72 h、1周及2周采取患者静脉血2m(lEDTA-K2抗凝),使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MPV、P-LCR;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BDFACS CantoTM检测CD62P,仪器试剂为单克隆抗体,PE为藻红蛋白标记的抗P选择素的MCAb,购自美国BD公司。根据治疗后不同时段及临床疗效分为治疗72 h有效组、治疗1周有效组及治疗2周有效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检验;两组比较采用 检验;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危险因素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价值采用曲线分析。<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PV、P-LCR及CD62P检测结果比较 脑梗死组MPV、P-LCR及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0.01),见表1。治疗72 h无效组治疗前的三者水平均高于治疗 72 h有效组(均<0.01),见表 2。

2.2 脑梗死患者 MPV和 P-LCR与CD62P的相关性 治疗前 MPV和 PLCR水平与CD62P表达率均呈正相关( =0.761、0.912,均< 0.05),见封三彩图7。

2.3 MPV和P-LCR对脑梗死风险评估分析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PV和P-LCR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其他因素的影响后,MPV和P-LCR均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1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MPV、P-LCR和CD62P水平比较

表2 治疗72 h有效组与治疗72 h无效组治疗前MPV、P-LCR和CD62P水平比较

表3 MPV和P-LCR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MPV和P-LCR预测脑梗死的曲线分析

表4 MPV和P-LCR预测脑梗死的曲线分析

变量 面积 95%值值 敏感性(%) 特异性(%)MPV 0.852 0.758~0.946 <0.05 12.5fl 82.4 87.5 P-LCR 0.860 0.752~0.969 <0.05 32.1% 84.7 85.0

表5 不同时段治疗有效组治疗前MPV、P-LCR比较

3 讨论

急性期ACI患者由于大量消耗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而使血液中血小板的各项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加剧ACI患者的病情[6]。活化的血小板在促进血栓形成,脑梗死启动中起重要作用[7]。CD62P是反映血小板活化、内皮功能受损及斑块不稳定的敏感指标[8];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血小板的生成情况,同时MPV也能反映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9];P-LCR为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多为成熟性低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含量高,其代谢和功能更强[10]。本研究显示,ACI患者MPV、PLCR及CD62P水平明显升高,表明ACI患者外周血内血小板总体活化水平增高,并且由于大血小板比例增加从而导致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提示大血小板增加趋势与总体活化水平具有一致性。

MPV和P-LCR水平升高与ACI发生有密切关系,因而测定二者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ACI发生。本研究显示,MPV和P-LCR均为AC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曲线分析了MPV和PLCR对ACI的预测价值。曲线显示,MPV和P-LCR的曲线下面积均在0.8以上,表明二者对于ACI预测具有中等偏高的准确度;二者预测ACI的cut off值分别为12.5fl和32.1%,其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大于80%)。由此可见,测定MPV和P-LCR水平,在前述cutoff值的基础上有助于预测ACI的发生。

大体积血小板由于含有较多的致密颗粒,在活化后具有更高的功能活性,更易促进血栓的形成和再形成[11]。本研究表明,ACI患者经过72 h综合治疗后约40%(28/80)患者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此部分患者治疗前MPV、P-LCR和CD62P水平均高于治疗病情控制者,表明ACI患者治疗前MPV、P-LCR和CD62P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短期疗效,治疗前三者水平越高其短期疗效可能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不同时间有效的ACI患者治疗前MPV、P-LCR水平之间有明显差异,较长治疗时间后有效者其治疗前二者水平更高,进一步表明ACI患者治疗前MPV、P-LCR水平越高,其短期疗效越差,反之亦然。这表明MPV、P-LCR在ACI患者疗效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活化血小板脑梗死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