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上小组讨论探究

2018-08-15 00:44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组内小组讨论题目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李 丛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活动,不断进步,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在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提到重要议程和很高地位上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课堂活动就成为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上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如查资料、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但有些时候由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进度、教师的课堂操作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有些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是教师经常组织的一种活动,但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讨论不是万能的,组织不好,收效甚微,还浪费时间。省级或国家级优质课级别高,讲课老师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不知参考了多少资料来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在课堂上比较严密地组织学生活动,达到较好的效果。而我们平时的教学,讨论活动的设置有些是流于形式的,看起来课堂气氛在“讨论”的衬托下很热闹。没必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也讨论,讨论的次数太多太随意,浪费了学生个人思考的时间。讨论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有些组全都是成绩差的,或者老师对讨论结果评价不合理,等等,最终导致讨论流于形式。

一、正确定位讨论的目的和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得出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通过讨论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时,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严密设计。怎样分组?讨论的次数是多少?讨论什么?和谁讨论?什么时间讨论?讨论多长时间?讨论后干什么?学生讨论时老师干什么?学生怎样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怎样评价讨论的效果?等等。

二、合理搭配分组

教师分组不要太随意,最好是让每个组内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如果一个组内都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会导致有些问题在组内解决不了,或根本就讨论不起来。我在听课的时候也见到过这样的情景,前面的学生讨论热烈,后面的学生貌似讨论热烈,仔细一听,是在聊天。同一班级内分组时,不同的学科,组内成员可不同,因为不同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学科有所不同。组内的人数多少可根据班级人数多少和教学需要来定。

三、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题目

一般情况下,讨论的题目往往是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提前设计好的,这种形式的讨论比较好控制,一般不会出现纰漏,因为老师事先给设好方向了。但这种设计也有弊端,有些学生想问的、不明白的问题可能不是老师设计的问题,这就解决不了部分学生的疑问。讨论的题目可以师生共同设计,也可以由学生独立设计。学生参与设计的问题,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问,而且易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合理分配需要讨论的题目

讨论题目的分配关系到讨论是否有效,关系到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设计讨论题目前应思考题目涉及的内容是各自独立的,还是涉及的是同一内容的不同层次。教师在给各个小组分配问题时也应考虑是让每个小组讨论同样的题目,还是让不同的小组讨论的题目不同。每组组员往往主要关注自己组的问题,对其他组的问题关注少。如果每组的问题不同,而这些问题又是课标要求的,这样,学生就会对其他组讨论的知识掌握得可能就不够扎实。例如,在地理课堂中,如果各小组分别讨论某个区域自然特征中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特征,那么讨论有关气候的小组成员就会对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关注不够。

五、及时汇报和评价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最好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收集、总结、汇报组内讨论的情况和结果,正面的观点、反面的观点都要汇报。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讨论的结果,不要还没等学生说完,就插嘴替学生说。根据汇报的情况,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教师也可把讨论结果简单板书,进行总结和扩展,也可以用量规进行评价。

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各方面都要考虑清楚,需讨论则讨论,不需讨论不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切实学到东西,不要成为演给别人看的形式。

猜你喜欢
组内小组讨论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