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

2018-08-15 10:12朱悦锋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中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提问

朱悦锋

摘 要:提问作为一种关键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以及启发学生思维等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有效性会对课堂气氛的烘托、师生互动沟通、学生兴趣激发、课堂教学效率等产生巨大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四原则+三过程”的提问策略可以全面提升高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课堂;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39

从当前国内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整体教学水平距离“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没有高度重视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师生互动性不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整体水平,必须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提升提问的有效性。

一、高中课堂有效提问的“四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所谓的目的性原则主要是指提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设置一些恰当的问题,借此来引发学生对目标学习内容的思考,确保学生学习思路的清晰性。但是在高中课堂教学期间,许多教师常常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提前进行认真思考,使得学生回答的答案常常与预期答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期间,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部分知识,教师在设置提问问题时,可以确定为:你们知道搜狗、百度和谷歌吗?你们知道它们的作用吗?这种目的性极强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

(二)拓展性原则

该提问原则要求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待学知识来为学生设置一些相关问题,还要注意围绕知识点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拓展问题的题干信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学的知识。比如,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期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因特网信息交流和网络安全”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瑞星杀毒、QQ管家和360卫士等常见的电脑杀毒软件图标,引导学生思考:你所知道的电脑病毒有哪些?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必要的知识。

(三)适中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确保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需求。最佳的状态是要保证所设置的课堂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或者需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方可得出正确的问题答案。否则,难度过大或过于简单的问题均不会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习效果不理想。

(四)间隔性原则

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因为课时限制,部分教师可能担心时间不够,在连续提出许多问题后,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思考,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茫然无措,使得问题设置完全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对提问时间间隔进行科学设置,确保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一般具体的时间要以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为基准来进行合理确定,不可一味地介绍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知识点,最好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思考和学习能力来提升学习效果。

二、高中课堂有效提问的“三过程”

(一)课前提问——设疑激思

为了确保每堂课均高效进行,保证每个问题设置的合理性是基础,但是关键要做好课前提问问题的设置工作,明确“设疑激思”这种问题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充分运用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容的问题题干信息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比如,在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或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和设备,合理运用文本知识以及影音知识,立足于课程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来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题干信息,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兴趣。

(二)课中提问——灵活把握

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提问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开展有效提问,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待学新知识的效率。一方面,要善于抓住提问的时机,巧妙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时机来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可以在介绍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在归纳、总结知识规律等方面,相应的问题提问方式可以选择直问、反问和正问等。另一方面,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为学生巧妙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精华问题,并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同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过多的课堂时间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另外,要注意确保问题设置难度的适宜性,避免学生出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的情况,否则看似热闹的课堂氛围实际上并无法发挥提问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自己可以充分把握问题题干信息的清晰性和范围的适中性,确保学生更好地把握问题要点。

(三)课后提问——埋下伏笔

在我国评书人的世界里,常常会采用埋下伏笔的方式来使听众留下无限遐想,这实际上也可以应用于教学提问中。通过采用提问这种收尾方式,为学生合理设置一些巧妙且具有悬念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课下可以自主去探寻新知识,同时可以为后续知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提问在高中教学工作中的优势非常明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有效提升高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在明确提问“四原则”的基础上,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的问题设置工作,以便借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建元.对高中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7(12).

[2] 罗吉莉.怎样进行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1).

[3] 罗显贵.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三种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8).

猜你喜欢
高中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提问
高中课堂生态问题的探讨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析高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构建高中日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