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

2018-08-15 10:41石俊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感美美育渗透语言美

石俊华

[摘 要]语文教学中需要美育,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指导诵读,体会情感美;演读课文,品味语言美;观察插图,领悟人物美。

[关键词]美育渗透 ;意境美; 情感美 ;语言美 ;人物美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聋校语文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聋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语文教学中需要美育,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体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呢?

一、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语文教材中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体现了自然美、情感美和生活美。这些作品无论在语言上、内容上和思想上,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特别是其中的“情”和“境”,都凝聚着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理想。语文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心境处于作者所创造的审美境界中,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和境界。

例如在教学《蒹葭》一课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利用课件播放视频: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晶莹透亮的露水已经凝结成白霜,微微的秋风吹送袭人的凉意,茫茫的秋水泛起阵阵寒气。创设这样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凄美迷离的意境,进而感受人物的感伤和惆怅。

二、指导诵读,体会情感美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赏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句、语段,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如《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我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对文章字词句的理解。重点指导节奏和语调,指導节奏时,由老师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划分节奏并进行诵读;指导语调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选学生进行对比诵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通过诵读,学生品味文本内容、写法和语言,引领学生了解作“记”的缘由,欣赏岳阳美景,感受“悲喜”之情,把握“忧乐”之意,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熏陶情感,获得心灵升华。

三、演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等,都有比较完整的情节和塑造得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鼓励聋生动手设计场景,让聋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排演。例如《威尼斯商人》一课中,要引导聋生理清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在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演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演后由演员谈谈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语段加以印证,最后指导学生朗读相应语段,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演、评、读三个环节,让聋生对莎士比亚喜剧的语言美有了深刻的感悟。

四、观察插图,领悟人物美

精美的课文插图,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是帮助老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重要辅助材料。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将插图与课文从形式、内容到意境紧密结合,图文互动,从而让学生更深地了解文章,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力,启发学生思考:父亲爬月台时会做哪些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让学生从父亲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再用书面语言把插图内容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能深刻地感悟到父亲蹒跚的艰难爬月台的背影,从而更深切地体味到父爱的伟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只要教师首先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在文学的审美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就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其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文学素养,用准确清晰的表达将美学传达给学生,只有教师充分树立美学意识,才能真正地实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猜你喜欢
情感美美育渗透语言美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