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将魅力阅读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2018-08-15 10:12陈政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政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教师要展现阅读教学的魅力,就要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展现语言魅力、树立阅读自信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1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81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构建富有魅力的新课堂,而如何将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则成为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题。

一、激发阅读兴趣

想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学的魅力,从而主动地进行阅读,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加深与学生间的沟通,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从而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的阅读资料。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之中[1]。例如小学生大多会对色彩丰富的图像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漫画或动画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活动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范读、齐读等单一的朗读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活动,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决定学生阅读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教学工作的重心完全放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上,却忽视了最基本的阅读习惯培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之后的阅读学习,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阅读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学习方法进行规范,就很容易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之后的阅读学习中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精读名著、写读书笔记、在阅读材料上做批注等等,并将这些方法与教学设计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在阅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两篇寓言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做读书笔记,写出故事中的道理以及自己的感悟,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重视课外阅读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通常是围绕教材中的课文展开,但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毕竟有效,在文章题材、内容上也不够丰富,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大多为说明文或记叙文,在体裁上较为单一,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其他类型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其次,可以选择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例如在阅读科普类知识时,学生就能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同时了解科学知识。此外,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教师还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一方面要将课外阅读素材与所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补充阅读。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人物信息,而在课后则可以鼓励学生对《三国演义》原著进行阅读。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定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在课上将阅读书目与收获分享给大家。

四、展现语言魅力

无论是教材课文还是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在语言运用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文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很多的讲究,这些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精读教学,带领学生对文章展开深入的分析,将阅读材料中的语言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课文《少年闰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以及长大后“我”回乡时闰土对待“我”的态度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并进行对比,理解鲁迅先生想要体现底层人民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压迫的写作意图,而这其中对于语言应用的巧妙之处,则恰恰是语言魅力的体现。

五、树立阅读自信

小学生的表现欲十分强烈,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教师的肯定与悦纳是其天性,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激励性教育,通过教学中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赞许等语言行为,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并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以及追求进步的信念。此外,学生在获得教师的激励与肯定后,会产生成就感,阅读的欲望会更加旺盛,自身的潜力得到很好的激发,读书习惯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并在教学评价中多采用鼓励、赞许等肯定性的态度和语言,对于学生需要改正的错误也要采取灵活的策略告知学生,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晏子是如何让楚王自找没趣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通过分析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在回答问题得到表扬后也会更乐于回答问题,对课堂参与的兴趣更浓。

总之,展现阅读教学魅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教师还需从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兴趣等多方面入手,针对实际教学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红芬.快乐阅读,魅力课堂——培养小学语文閱读能力的教学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3):57.

[2] 陈雪霞.感受阅读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J].考试周刊,2013(81):51.

[3] 王艳.让小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5(81):45.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