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下教师教育理念转变的问题

2018-08-15 10:12刘朋敏
学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教育理念信息技术

刘朋敏

摘 要: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然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中存在着教师认识简单、心理畏惧、知识不足等问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入融合,就要从学校领导的态度、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3-014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3.089

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素养,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与学的变化。学生们要通过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认识过于简单

在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很多教师也是赶鸭子上架,在教学过程中想当然地运用信息技术,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在上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就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了,这种看法是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片面理解。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存在畏惧心理

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熟练或者不会用,个别教师连PPT课件也不会做,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时有畏难情绪、有畏惧心理;要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就不想用,也不愿尝试去用,导致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出现停滞现象。

(三)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掌握的知识不足

在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时要用到很多信息技术的知识,有些是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如果教师对这些知识掌握得不足,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优越性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借助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例如山水游记文言文,文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因为学生没有去过,未形成形象认识,而文言文又较难理解,所以对学生来说,属于难点内容。在教学时运用多媒體播放当地的风光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解说。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教师声情并茂地配文朗诵,学生在视听方面得到了美的享受,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此外,还提供了一些网址,指导学生课外到相关网站去浏览有关的图片、视频文件、文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文中所写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有趣多了。

(二)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信息时代网络上大量的电子资料、信息在改变着人类的视、听和学习方法,学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转变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更多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也可以自主地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自学,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延伸,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这些方法,使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

在现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学科也越分越细,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要求学生知识面广泛,且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因此,学生要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良好态度,并能控制学习的过程,以应对知识的快速更新。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增加其对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需要学校领导的决策,而且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需要相应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来支持,因此,信息技术的先决条件是进行信息化设备的配备,然后是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开展信息化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

(二)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是关键

教师是信息化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因此,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从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信息技术到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特征和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以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学校定期进行培训,一是信息技术知识发展很快,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要掌握常用的学科软件的运用;二是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像基本的计算机办公软件PPT、Word和Excel等要作为教师的必备知识,使教师在备课时能够采用;三是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电教设备,电教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很快,教师要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掌握其使用方法,以使其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钻研,积极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教学途径。

总的说来,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索和尝试,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福强.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

[2] 邹胜,李爱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有效途径[J].速读旬刊,2017(8).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教育理念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