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件事,从来不会来得太晚

2018-08-16 02:06莫唯然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弱酸水彩画展

莫唯然

01爱?那就去做

作为一枚文艺中二颜控,会喜欢上画画好像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

非常系统地接触西方艺术是高中时,我幸运地听了学校开设的美术鉴赏课。那位风度翩翩的美术老师,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给我们介绍西方美术史,从古希腊一直介绍到二十世纪90年代。

什么学院派、文艺复兴三杰、巴比松画派、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达达主义……像暴风骤雨一般席卷了我,将我拽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梵高、莫奈、达利,当然还有毕加索,成了我的男神。我开始在书店里收集他们的画册、传记,就像后来我追星时收集“爱豆”的专辑和写真一样。

我的大学时代几乎一直在哀叹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学过素描?如果我会画画该有多完美。在我看来(或许也是在很多人看来),要想学画画,就一定得先学素描,要想学好素描,就一定得从小练就一身童子功。于是那时的我,给自己判了死刑——看吧,我都这把年纪了,又没学过素描,看来此生与作画无缘了。

幸好热爱文艺的我常年混迹豆瓣,豆瓣可是各路绘画高手云集之地,我如饥似渴地关注了一大堆,还“勾搭”了一小堆。某天向一位设计师姐姐吐槽自己的遗憾,结果被她毫不留情地骂了“你在怕什么?既然你并不以此为生,为什么‘未不及?既然那么想画,为啥动笔试一下都不敢呢?你要是真心想畫,随便一支笔,一张纸足够了!”

一席话醍醐灌顶——对啊,既然我原本就是单纯的喜欢,为什么不敢动笔,还非要纠结有没有素描基础的问题?

02艺术即生活

从此,我不仅开始自己画画,还煞有介事地报了各种水彩班,养成了到处看画展的习惯。画展上的作品可就太丰富了,不光有水彩、油画、粉彩,还见识了拼贴、数码、综合材料、装置作品……

因此,我也邂逅了让自己好奇不已、风格各异的版画——原来版画才不仅仅是严肃的鲁迅黑白头像,无人不知的《神奈川冲浪里》是版画,草间奶奶鼎鼎有名的《南瓜》是版画,连我特别钟爱的好些儿童插画也是版画!那么问题未了,一张版画到底是怎么诞生的?所谓的铜版、石版、丝网版,又是如何和最后的成品产生关系的呢?

带着这个挥之不去的疑问,我走进了版画工作室,体验了一次“铜版蚀刻”:铜版抛光磨边,烤铜版上防腐蜡备用。将图案画在硫酸纸上,再转印到铜版上。用刻针将图案线条部分刻一遍,将蜡刻掉。将铜版放进弱酸里腐蚀。冲洗掉铜版上的弱酸,再用去蜡剂除掉防腐蜡。下面就可以进行后半段的重要工序了——上墨,擦墨,拓印。

成品从版画机里出来的那一刻像变魔术一样。这也是版画经典的间接性带给人的震撼——画出来不算成品,刻出来也不算成品,印出来才是一件完整的版画作品。

之前有人很不解地问我:“你不是一直在学水彩么,怎么突然又跑去学版画了?你到底要做啥呢?”听到这个问题我不禁莞尔,在艺术的世界里徜徉越久,我越能体会到“艺术即生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艺术里的每一个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没有藩篱。油画也好,水彩也好,版画也好,绘画也好,雕刻也好,音乐也好……其实统统都是对爱与美的追求。而正是因为与艺术的羁绊不断加深,我的世界才变得越来越丰富。

猜你喜欢
弱酸水彩画展
卡通画展
水彩的“干”与“湿”
『六一』画展
小小画展
多元弱酸的准确滴定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
谈弱酸强碱盐溶H+、OH—的关系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三思而后行 强酸制弱酸规律的应用与思考
强酸和弱酸的对比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