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浙江民营角逐“财富第五波”

2018-08-16 06:49周洁
新民周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浙江省浙江小镇

周洁

目前,浙江省健康产业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尤其是近3年来,全省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成为支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型产业。

健康产业,无疑是目前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具潜力的行业。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认为,继“机械化时代”、“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的是“健康保健时代”,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财富第五波”。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健康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并非夸大其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数据,目前,我国健康产业规模为2万亿~3万亿元,假定2020年我国用于医疗卫生相关服务业支出占GDP比重达到世界水平10%,那么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健康产业将成为中国未来成长空间最大的一个行业。

另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球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为4.0%,北美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为3.8%,而我国健康产业的复合增速高达19.4%,是全球增速的5倍。

在民营经济占比高达65%的浙江,健康产业更是浙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对此,站在改革前沿的浙江,早已布局,抢抓发展战略新机遇。2017年的浙江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八大万亿产业:“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推进各产业融合互动、业态创新,加快形成以八大万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目前,浙江省健康产业规模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尤其是近3年来,全省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成为支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型产业。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十届浙洽会浙江国际智能医疗创新大会上,浙江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医疗健康产业排头兵。

浙江经济转型重要支柱

健康产业究竟是什么呢?浙江省健康服务促进会会长朱耀传表示,过去一提到健康,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联想到医药卫生。但现在的健康产业是“大健康”的概念,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包括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业。

今年6月30日,浙江大学与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共同建设的浙江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在杭州宣布成立。它的使命是对海量复杂的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信息挖掘和产业应用,为公众健康、临床实践(疾病诊断和治疗)、政府决策提供支撑,并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健康医疗领域的交叉復合型人才。

时间更早一点,今年的1月20日,来自医疗机构专家、企业代表、意大利政府代表等500多位嘉宾出席的2018浙江国际健康产业领袖峰会上,成功签署了9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金额近百亿元。同时,大会还发布了《2017年浙江健康产业发展报告》。这是浙江省首次正式推出健康产业蓝皮书,以服务全省健康产业发展为目标,收纳了浙江省健康产业综合发展情况、细分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全省健康产业政策汇编等主要内容。

从健康产业项目的呱呱落地到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事实上,浙江对健康产业的布局已经旷日持久。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会长朱耀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指出:“对浙江而言,健康产业是一个有发展基础、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是建设现代化浙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

早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制定实施“健康浙江”发展战略。2014年5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形成万亿朝阳产业。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焦旭祥对此这样解读:“浙江省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浙江开始进入中高收入行列,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浙江老百姓对健康多样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同时,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等新形势影响下,健康养老、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健康产业正是由此被列为了全省重点发展的万亿产业之一。

政策鼓励之下,近3年来,浙江省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成为支撑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以2016年为例,浙江省有11个地市健康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超过10%,其中有6个地市超过15%。杭州、台州、金华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分别达到6.1%、6.0%、5.7%,成绩显著。

特色健康小镇脑洞大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道理用在经济学上一样行得通。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就提出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有助于相互竞争的企业提高竞争力,对特定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对于健康产业的布局,正是要打造健康产业集群,构建健康产业“一核三极三带”的总体空间布局。简单来说,即以杭州都市区为核心,以宁波、温州、金华一义乌三大都市区为增长极,以浙东沿海健康制造、浙西浙南健康养生、浙北平原健康休闲为三大特色产业带,实现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比如杭州未来科技城已经集聚了100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将成为一个健康产业高地;淳安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健康旅游区,集“医、养、康、游、业”为一体的国际化生命健康综合体则已初具雏形等等。

在布局“一核三极三带”过程中,“特色小镇”无疑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就是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小镇,通过建设特色小镇的优势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吸纳小镇周边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曾指出:“就好比开餐馆,你如果菜品多,做出的菜味道好,那不管你开的店离城市多远,总还是会有人光临的,因为别人愿意花费时间成本去品尝。”

浙江是特色小镇的主要发源地。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建设10个特色健康小镇,20个健康产业重点园区,每年滚动实施100项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特色小镇在税收、财政、土地指标、投融资政策等方面的系列优惠政策,为健康产业提供快速集聚发展的机会。

走进浙西桐庐,这里三面环水一面临江,山木繁盛,绿意葱茏,是全省最早一个从事健康产业的特色小镇。结合当地秀美的山川风貌,桐庐在健康城的核心区块,围绕健康养生、生命科学、中医药保健、体育旅游休闲四大特色产业,已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7.16亿元,达到税收2.02亿元及旅游人数187.6万人次。

与此同时,杭州下沙的医药港小镇也建设得如火如荼,作为首批杭州市级特色小镇,生物医药产业是下沙科技城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已落户生物医药企业300余家,实现年产值250亿元,占杭州生物医药产业比重达50%;除此之外,小镇集聚了一大批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其中国千、省千、市“521”等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生物医药从业人才超过2万名,小镇还和国内外顶尖院校“联姻共建”创新中心,做到产、学、研、资交融发展。

今年5月,杭州市政府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杭州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城市”的目标。

位于浙江中部的磐安,有大小山峰5200余座,森林覆盖率达81%,因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而成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有着“江南药谷”、“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因此,这里将“家家户户种药材、乡乡镇镇闻药香”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创建特色小镇,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推动中药材向旅游保健、休闲养生等行业延伸。

随着规划布局、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的深入发展,在浙江健康产业的蓝图上,“一核三极三带,特色小镇星罗棋布”的格局,已清晰可见。焦旭祥表示,浙江的健康特色小镇是以医疗服务为核心,走医疗与养老结合,医疗与旅游融合,互联网与健康融合,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融合,还有人工智能嵌入式服务的发展方向。

2016年,全省6个健康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亿元,镇均投资12.8亿元,其中,健康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57.3%。不仅如此,浙江还首创特色小镇的淘汰退出机制,根据每年的考核结果对健康特色小镇进行动态调整,成为保持特色小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医疗养老、体育健身供求失衡

近年来,浙江相继出台健康产业政策意见,从市场准入、财税、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支持。同时,由于市场机制活跃、社会资本充裕、城乡居民对健康服务需求增大,在浙江,健康产业也成为了社会资本涌入的投资新蓝海。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布局医疗领域,旗下“支付宝”和“95095”从医院到药店,从挂号到缴费,几乎已涵盖了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

2015年4月,百大集团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百大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健康产业投资管理、企业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服务等。

药物研发制造方面,浙江医药股份投资建设的昌海生物医药基地项目,配套投入4亿元;华东医药、康恩贝等骨干医药企业,保持年均30%以上的快速增长。赛诺菲集团、默克公司、海正辉瑞等一批跨国公司独资、合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然而,在众多企业扎堆大健康产业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一定会经历的阵痛和挑战。就拿医疗器械来说,浙江历史上就是医疗器械大省。但浙江省的医疗器械企业有低、散、乱的特点,产业规模偏小,同质竞争严重,与先进省市差距较大。全省医疗器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9%,位居全国第9位,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数仅42家。

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汉文直言:“我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几乎全是民营企业,在过去为浙江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然而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销售比不足3%企业产品还是以中低端的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有一大部分被国外龙头企业垄断。”而在全球顶级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占比超过15%。

除了研发不足之外,人才资源匮乏也是掣肘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高端的领军型人才,更是奇缺。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有了利好政策之后,科学培育和引进人才,是浙江健康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医疗器械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整个健康行业面临的挑战。而在健康产业的布局上,医疗养老、体育健身领域供求失衡,扶持政策落地难,土地、人力资源保障难等问题则是对行业智慧与能力的另一挑战。

这些,都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突破和创新。而每一次创新,也将给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猜你喜欢
浙江省浙江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初心》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