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产业未来 科技时尚数字化第16届中国钟表高峰论坛议题分享

2018-08-17 01:13
钟表 2018年4期
关键词:制表钟表手表

中国钟表高峰论坛在时间的岁月中留下无数个轨迹,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往的15年里,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一次次目睹了无数国内外行业专家的巅峰对话,一次次倾听到各行业翘楚对于钟表行业的发展、品牌以及文化的深度思考。今天,我们又一次齐聚国内外行业精英人士以及知名主流媒体,共同探讨:第16届中国钟表高峰论坛的主题:设计产业未来——科技时尚数字化。

从数字经济全景式研究成果中解读钟表产业的新机会

主讲人 / 李艺铭博士 《数字经济》作者

李艺铭博士在做分享报告

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受到钟表协会的邀请。

我想从数字的维度来看看时间,现在是怎样来看待它?我们来回顾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从早上醒来开始,有些人会进行商务,网上也会说硅谷很多的CEO早上四点来发邮件,我们也会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到了白天会用电脑或者是手机做工作上的事情等等,对于我们的一天来说,我们是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到了数字化的一天。

从现在的时间来看,最新的数据说中国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达到2小时39分钟,这统计的是18岁以上的人,包括所有的老年人,这个数据在全球来说是比较靠前的。并且现在的增长速度是以10%的速度增长,2018年中国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总时长正式超过了电视。全球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中国人的时间在3小时零3分钟,巴西的平均使用时长非常长,不同的调研数据不太一样,美国是2小时42分钟。

刚才从时间的角度,或者是从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每一天数字化生活的角度,感受到了数字技术和数字生活已经在我们的身边。从行业的专业分析来说,麦肯锡去年出了一份报告,他们的报告在全球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他们认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已经成为了领先者,特别是在世界的消费领域数字技术的投资和应用方面。

以上说的是大家所能够感受到的,特别是消费角度能够感受到的。我们从数字的角度来看钟表行业。我从ICT的角度,更多和大家交流智能手表。主持人也提到,智能手表在前几年开始就开始和钟表行业有很深的接触,甚至是有替代性的竞争关系。从我们行业的观察来看,从2014年开始,全球的可穿戴设备进入爆发增长,2014年比2013年有2倍的增长。最新的数据也有很大的差异,我用的是2018年Q1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设备是2千万件,增长率还在30%多,从行业来说,能够达到30%的产品增长还在一个活力比较高的状态。

第二个观点,从数据来看,智能手表完全替代了智能手环,成为了现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流形态。我也列举了几个大的智能手表的机型,不细说。从数据来看也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个是说2018年全球的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3600万款,另外一个数据是达到3.3亿。

智能手表在IT来看是什么定位?大家的角度有所不同。IT行业是有一个很明确的口径,智能手表作为跨界的行业或者是融合的行业,它在里面也是有定位的。

首先ICD行业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还有通讯业,制造业里面有3块涉及到整机制造,而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里面会有一部分和互联网服务比较相关。那么智能手表行业,我个人认为和两大方面有比较直接的关系,第一个是电子信息制造,整机制造里面的智能终端或者是智能硬件,而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所熟知的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等。其中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里面有口袋式、腕带式。而今天所说的数字经济会涉及到大量的关于移动数字技术服务的,而现在所看到的三星LAG手表,之所以被用户喜爱,是因为它大量的移动应用的功能。

我认为智能手表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相关的还有一部分是移动的数字技术服务。这里面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类似于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这些技术在智能手表或者是钟表行业里面的应用。一方面是基于各类型的智能手表,它自己能够去做的,包括移动APP能够提供的移动数字服务。

我们如何来看智能手表这个行业?首先智能手机依然是当前移动设备最主流的形态。为什么要说这个观点?这个大家都知道。当年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时候,大家都讨论技术路径,我们到底是作为智能手机的一个延展产品,还是说我们是一个独立功能的产品?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前来看,目前的路径是作为智能手机的一个延展。大家可以看到,这全球的数据,智能手机是平板电脑的增长率在过去4年中的4倍。所以说智能手机依旧是极其活跃的领域。

Fossil智能手表

首先是生态竞争,生态竞争的核心是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统。从苹果和谷歌来说,两大系统分别对手表进行了系统开发,watchOS有很多的功能,突出的是健康方面的功能。2017年的时候,苹果的手表是18000万块的出货量,还有50%多的增长。这两年以来也有很多人认为,智能手表行业里面,苹果也基本上是处于一个霸主的地位。第二种是谷歌,谷歌安卓系统是开源的系统,它的品种种类非常多。比如三星是既产品了谷歌的系统,同期也开发自己的系统,比如说三星和因特尔开发了一个系统。还有一类值得关注,还会有一些新的竞争者,比如说微软windows10。

飞亚达印系列轻智能腕表

第二个方面,从功能的延展来说,我们的智能手表应该开发哪些功能呢?目前来说我们更多参考的是智能手机在哪些方面的应用。从全球数据来看有20%的时间是用在社交媒体上,14%时间是在多媒体上,11%的时间是在音乐的娱乐上,还有8%的时间在游戏上,这构成了大家使用移动设备时间的一半以上。从中国来看,中国是全球移动应用的引领者,应用也非常多,不细讲。第一个基本的观点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机的延展行业。第二个观点和后面相关,我们整个智能手表行业的发展其实涉及非常广泛的领域。刚才很多嘉宾说了,我们有精密制造的问题,我们有零部件的问题等。这也会包括到手表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生产流程和工厂智能化管理等。

第三个方面,我们来认识中国的数字经济。其实我们在前几年的研究中,大家有理论上的核心问题,一个是概念问题,一个是测算的问题,从G20公告之后,大家基本认可概念可以使用这个。首先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是宏观经济概念,它不是一个产业概念。它涉及到几个层面,我进行了一个剥离,首先在要素和载体方面,要素是有数字化的支持和信息,还有移动网络、物联网等等,还有ICT,再往上这些技术和载体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会和信息产业以及相关的业态形成一些新的产业或者对于产业的数字化和产业的融合,最后一起形成数字经济。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对于中国的产业渗透影响是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我们在数字密集型的积累没有和数字技术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涉及到农业、服务业等,我们的数字化

看我们国家数字化的发展,这是麦肯锡对我们国家25个行业的25个指标的分析,把我们国家数字化发展的水平分为了5类,第一大类是ICT美容金融,第二类是零售业,第三个是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政府教育,第四类是房地产。第一类里面,我们本身的智能手表就是从硬件和软件都有结合;第二类在零售业里面,现在是新零售,这对于手表的出售和营销是有关系的;还有直接相关的是第四类,就是它所认为的我们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的一类,也就是先进制造。从工信部的角度,也一直提智能制造,也做中日合作、中德合作。我们的同事现在做一个比较实的事情,我们从3个维度,产品生命周期、供应链以及工厂类的各环节,弄出了8个评测单元,市场、产品设计、生产交互、销售服务等等八大能力,做成了30个模块,具体会进厂进行调研,具体了解工厂或者是制造企业究竟在我们刚才所说的3大维度、8大能力和30个模块方面水平是什么样的,然后给他四象限的定位,这是机械装备的一家企业,这是他的信息系统、智能物流、智能服务以及人才结构,我们从他的评测具体之后,我们才能说在具体的某一个方面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国内也有一些做得比较超前的案例。我分享的是国内做发电机企业的案例,他的模式在国际上也是有很多大企业做。基本的特征是从卖单个产品转化为做制造业服务化,这和数字经济结合起来来说,里面有很多的数字技术来支撑。比如说这个企业做的事情,它其实是国家大型水电站,在它的发电机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它会获取前端水电站很具体的状况,它要做很强的通信能力,做到8秒钟去传输一次,传过来之后会有一个专业团队进行分析,这是它第一期做的情况。第二期,当数据汇集到一定的程度,有大数据的模型,帮助他去预判有可能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有预判的功能,然后进行维修或者是准备。

结合刚才看到的数字经济,我们一开始是从生活的角度切入,我们发现数字经济已经完全渗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个性化、便利化和智能化。这是中国发展得比较好的一方面。那么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也看了一些例如,比如说装备制造,我们相对来说还是薄弱的。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对于中国的产业渗透影响是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我们在数字密集型的积累没有和数字技术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涉及到农业、服务业等,我们的数字化刚刚开始。所以导致了大量的技术用不上,这也是很多行业刚开始都是在收集数据,只有当数据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进行谈判和进行智能的分析。从这两个角度说,我们都是有待加强。

简单说数字技术方面,当前大家也知道中兴事件和中美的关系,这让我们对数字技术、芯片、操作系统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中兴让所有人对芯片成为了半个专家,这对行业来说也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客观来看待,中国的数字经济如何?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字技术,我们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经济牢不牢靠?国家电子信息行业在全球规模第一是十年以上的时间,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这个行业的成绩。

我们高速的发展时期是在十几年前,也是在十一五时期。以十二五的数据来看,2011年和2015年很多方面也有进步,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计算机、电视机最大的生产厂商。在具体的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比如说在基础领域,集成电路近年来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先进工艺,比如说中兴国际,中兴国际也是帮很多国际的厂做代工,在北京和深圳近年来的集成电路设计有非常大的进步。还有在新兴市场方面,比如说智能硬件、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也包括融合应用,包括支撑能力。

我们要相信中国有这么多的院士和从业者,几十年从事这个行业,大家一定不是傻子,我们要认可这个技术从研发创新到产品创新,再到应用成熟是有一

我们到底有什么问题,该怎么看数字技术的问题,又该怎么去解决它的,我觉得有3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从技术演进规律上来说,我们还是要客观,我们要相信中国有这么多的院士和从业者,几十年从事这个行业,大家一定不是傻子,我们要认可这个技术从研发创新到产品创新,再到应用成熟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熟悉IT行业的人会知道这个曲线,我们知道国内2016年之后变得特别火特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的出台,大家对人工智能都特别感兴趣,但是对ICT的人来说,这个技术本身是演进的过程。

第二点角度,从供应链上提醒了我们国家,我们一直以来没有特别的关注供应链上下游安全。这点是美国人提醒了我们,这是4月19号美国公开的报告,我们也进行了翻译和分析。我们会关注到美国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他觉得联邦政府采购的,他说有7家主要的供应商,我们的这几个IT行业的供应链说他们受到了美国供应链的威胁,这个角度是我们行业之前比较欠缺的角度,它有两个核心的观点,他认为像惠普等7大供应链其中采购来自中国的比例非常高,这里面计算的是最终的产品,没有剥离我们给它出货的来自美国的部分,所以这个数据肯定是偏高。同时他梳理了三大公司,全球有344家供应链,其中对中国政府有很近关系的企业进行了列表。我们对于IT行业不能说最终产品做得很好做得很多,我们还要了解我们的供应链上下游。从2015—2017年美国337领域有37%都是和ICT行业相关。

第三个角度,从科研和产业化的机制上。我们从国家政策层面是有很多改进的方面,我们要重点去寻找核心技术的孵化路径。比如说芯片的问题,芯片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这个领域,我们为什么长期以来都关注,但是长期以来也没有突破?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比如说微软系统,拿来给你用,你一定很放心,原因是它有全球几亿的应用,出台漏洞就迭代。中国也有系统给你,但是给你用,你不愿意用。我们要知道,微软是龙头,它积累了这么多的用户,它改进了这么多版本,所以我们在芯片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可能只能到最后直接追到它的最先进技术的时候,这个时候市场上才有厂商来用。这是现在赶超别人很难的点。

我们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有哪些新的思维能够供钟表行业借鉴?我认为有6个思维。

第一个,国际化思维。对于数字经济来说,它本身就是非常国际化的战略,OECD也好,欧盟也好,长期以来都关注数字经济。这很明确的是国际议题,而不是中国提出的中国议题。对于钟表行业来说,我们未来进军智能手表要了解到这是国际化的。

第二个,实体经济和深度融合思维。大家关注文件的话,会关注到,前几年包括互联网+,提融合比较多。这些年我们是在强调它的深度。数字经济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企业可以看一个点,你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否真的对你的核心业务有所支撑了?如果你是做钟表的,如果他始终帮你维护客户,帮你维护内部的员工管理,它就不算进入你的核心领域。深度融合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包括制造业的数字化问题,也包括钟表行业,如果进行数字化,如何让工匠能有数字化的知识,如何外聘团队,而这个团队能听得懂钟表的知识,这就需要跨界的人才。

第三个,核心创新攻坚思维。

第四个,企业创新和盈利新思维。这是我们之前给科技部做的课题,我们认为现在的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在一个融合的状态。比如说刚才讲的例子是一个产品就卖得很贵,而现在在前期的时候是给你很低的费用。有很多技术进入之后,对于你的盈利点会有更新的角度。

第五个,企业社会关系的变化思维。现在数字经济时代,国内做得比较好的例子是海尔,海尔有一个三化的说法,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如果你要做到,它就有大量的数字技术可以用,比如说企业平台化,我们在这里面看到现在的大企业都做大平台,为什么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也是因为ICT对数字经济的理解和深度融合的认识是最深的,所以它是最早进入各个行业的。每一个企业都打造成平台,让各个行业参与者进入到自己的平台上来,所以它可以做到跨界融合。现在非常多的人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营商以及各方面的交流。

第六个,赢者通吃思维。2017年国家境内上市的互联网企业102家,BAT市值占到了73.9%。智能手机行业,参与者与智能手表非常的相近,智能手机行业是我们认为非常成熟的行业,但是从去年的情况看,还有新的情况。虽然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下降,我们居然看到前5位的手机占比还在上升,这也意味着除了这5位之外所有的全球的其他参与者,他们的比例在下降。而更加夸张的是利润,四季度的时候苹果手机利润达到整个行业的87%。

技术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小众高端品牌的生存之道

主讲人 / Mr.Konstantin Chaykin AHCI独立制表人协会主席

AHCI独立制表人协会主席Mr.Konstantin Chaykin 在进行主题分享

感谢钟表协会邀请我来参加本次的会议,下面是我的演讲。

最早的计时装置产生于欧洲修道院的塔楼上,至今已经5个多世纪,在此期间始终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他们的机械组件变得更精密、更复杂,产生和实现了更多的功能,外观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不断改变,渐渐地钟表家们在高端钟表制作艺术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品达到了艺术作品的高度,与此同时与画作一样,钟表作为艺术作品被拍卖并陈列于博物馆中。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人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必须品,转而追求凝聚了人类劳动和智慧美,不同寻常的复杂的手表,不仅仅是体现了佩戴者的社会地位,更彰显了对细节的品位和个性。钟表能走到今天,正是众多独立制表师和品牌的功劳。

今天我作为代表,想谈谈独立制表师,我们与大型的制造公司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之处其实有很多,从内部机构到最终产品,大型公司里有大量的员工,其中主要是专家,也就是说他们能很了解并完成一些操作,总的来说不会觉得是自己创造了钟表。独立制表师必须是全能的,不仅知道怎么制作每一个零件,并组装机件,并负责设计和制造机心表壳和表链,从设计到制作模型到化学反应,大部分的独立制表师都一清二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AHCI瑞士独立制表师协会参加第29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

独立制表师与大型公司在技术本身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大生产中会用专门的冲击膜来做发条,制表师不会用很昂贵的工具,更多是采用手工制作,并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作出的发条常常优于工厂。齿轮也是一样,制表师是会手工切割每一个锯齿。 因此大部分的操作都是手工的。

我们来看第三个不同之处是生产费用过程,这在独立制表师中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与大型厂家比起来,我们的费用更高、成本更高,但是加成更低,众所周知认识产品品牌不会高于零售价格的15%,独立制表师的产品成本可能达到60%—70%,这导致了不同的钟表销售策略。大型生产商会与零售商、经销商合作,而这对于独立制表师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经销商和零售商使得钟表的加成出奇的高,因为他们的成本本身就很高,因此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直接与最终的客户做买卖,这样的销售策略对于大生产商来说同样是无法实现的。

独立制表师可以十分灵活制作一些独一无二的手表或者是小众的系列,可以让自己艺术化,而不是商业化。有的人创作手表要用一个月,有的人用数年,这都值得,而因为得到的是复杂的经过慎重考虑的概念,它的意义会长久延续下去。对这种表感兴趣的是收藏家们以及会花大量金钱去彰显个性的人。经验丰富的大师们花数月制作出来的表不会廉价,因此发行量也是和大型生产商的不同之处。

独立制表师必须保证钟表的最高质量,钟表应当从外面,更应从里面是完美无瑕的,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都要经过打磨、抛光、雕刻,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机械零件美化技术,为了把细致性展露出来,经常把表里做成透明的,高端钟表艺术中有许多革新和传统两者的完美结合,这是高质量钟表保持最好的特性,并随着时代生存发展。

钟表的价值在于其中倾注的艺术理解和脑力活动,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制作钟表的完美性使得钟表是一件艺术品,每一件由我制作发行的钟表至少算是一项发明。我通常享有这些发明的专利,因为有不少不负责任的抄袭者。同时有不少是认可了一些新功能是提高了钟表的价值。

独立制表师是真正的艺术家和创作家,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其中这是有很多的劳动组成,比如大众手表中的几分钟内就能生产出来一些方面,而独立制表师使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要花上数小时或者是数天,许多大师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的苛刻,力争每一个细节都达到完美。

现在是21世纪,是经济关系十分发达的时代,大概没有一个商人不知道市场营销。我们知道要了解客户,在脑海中要有他们的画像,并能猜出他们的想法。矛盾的地方是独立制表师的客户五花八门,没有清晰的画像,他们等待的是能唤起他们共鸣的一件佳作。高端钟表之所以会是各式各样,是因为其佩戴者都有个人的特性,因此独立制表师在创作时对自己的美学有清晰的定位,正因如此,独立制表师能创作出真正的作品,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并引领新的潮流,而客户通常评估的是大师们的才能。

用高级珠宝的设计语言探讨高级腕表的未来趋势

主讲人 / 张雪莉 独立珠宝钟表设计师

张雪莉女士在进行主题分享

大家都知道,珠宝和腕表其实是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珠宝和钟表又是一个比任何一个商品都能够承载更多价值的品类。比如珠宝有财富价值、符号价值、信仰价值、文化价值等等。钟表也是财富价值、功能价值等等。

在高级定制当中有5大要素,一般来说,我做高级定制的珠宝当中,对客人来说是有这5个要素,第一个是对于高定的客人,对于品牌和设计师的选择,是他个人对设计师风格喜好来定。那么对于设计来说,根据客人的需求,设计师捕捉到感觉,用和内在能够相互赢的表达出来,材料和工艺都是在这个作品当中的表达,对于高定客人需求的功能,这几个方面就是在高定定制中的要素。

从这些要素来讲,从我的客人来说,对于钟表来说,我个人的心得,对于钟表的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从6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个是清晰的品牌定位。

第二个是浓郁的作品故事。

第三,新鲜的色彩组合。运用新鲜的色彩组合来表达个性主张或张扬、或内敛、或优雅、或激情,无需多言,彰显其间。这件作品,这个手表品牌也是以它的色彩张扬、个性和对生命的态度的表达,色彩的组合也是一个流行的趋势。

第四,功能和工艺创新。这一个是卡地亚新款的手表,这是意大利很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它是有很小的微型马赛克来表达。这一款多戴,有功能性的穿插,每一面都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所有工艺的体现,都是集人生智慧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五,创新材料的应用。新型合金的应用,非常的轻便,让人们摆脱了传统贵金属笨重的限制。

第六,不一样的中国风。这个是江诗丹顿艺术大师系列狗年的表达,中国的生肖、中国的地标、中国的文字、中国的符号,一样的中国元素,不一样的表现。运用不同的地域对于统一文化的向往,开创新的世界。未来的趋势是变化无穷的,我们作为设计师来说,应该坚信着,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聆听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创造更好的作品。

宇舶表经典融合珐琅布里托腕表

猜你喜欢
制表钟表手表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药代动力学报表自动输出的SAS实现
是谁拿了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投融资关注榜(2018.11.16-2018.12.15)
手表
丽娜认钟表
嘻嘻猴手表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格拉苏蒂拥有故事的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