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8-08-20 10:24黄玉芹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低血糖糖尿病

黄玉芹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100例患者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为66.0%;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新发束支传导阻滞;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心律。结论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监控血糖水平,同时可以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3(a)-000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rrhythmia caused by the senile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Methods 100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caused by the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rrhythmia caused by the senile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dal tachycardia of 100 cases wa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66.0%, and the sinus bradycardia, new onset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new bundle branch block were the second, and after the systematic treatment, all patients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The senile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may induce the arrhythmia, therefore, in the treatment course, we need to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use the anti- arrhythmia drugs for treatment.

[Key words] Diabetes; Hypoglycemia; Arrhythmia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其他脏器受损,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运动量的减少,糖尿病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有研究指出我国糖尿病发生率高达8%~10%[2]。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首先是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若仍无法控制血糖则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低血糖是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常见并发症,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较弱,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心血管风险事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低血糖誘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56~72岁,平均为(66.8±6.5)岁;病程为1~12年;平均为(2.6±0.5)年。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①Ⅰ型糖尿病或特殊糖尿病患者;②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器质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首次注射量为1.0~1.5 mg/kg,维持量为1~4 mg/min,24 h后可降至1~2 mg/kg;效果不理想者可改为5~10 min注射0.5~0.75 mg/kg,最大剂量不能超过3 mg/kg。

防治措施:监督患者合理用药,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制定科学的饮食与运动规划,同时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以及血糖控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参照相关文献[3]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心电图明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水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指标均未有所改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为66.0%;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新发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7.0%、11.0%和6.0%;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心律。见表1。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新陈代谢减缓,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并且由于肝肾功能衰弱,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造成降糖药物的积蓄[3]。并且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导致低血糖发生率升高。病程长也是引发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重要因素,病程长的患者多合并其他并发症,需要服用的药物较多,并且与降糖药物产生了协同降糖的效果,从而更容易引发低血糖。患者的饮食规律性对于低血糖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不食用碳水化合物、过度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后未能及时用餐、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肝脏是内源性葡萄糖主要的代谢器官,空腹时候主要是通过肝糖原的分解或糖异生来维持正常水平,当肝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导致糖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低血糖[4]。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出现又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是指持续性脉搏缓慢为主要症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人体肌肉中的主要能源来源于血糖讲解发酵所产生的三磷酸腺苷,而由于低血糖的出现,导致三磷酸腺苷的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心肌功能受到影响[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糖尿病若未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还可能引发其他器官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措施。在治疗期间,需要积极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通过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让患者能够进行自我纠正和管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患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需求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具有明确的健康教育目标。通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护理质量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性。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该次研究经观察中,100例患者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为66.0%;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新发束支传导阻滞;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心律,这说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可能誘发心律失常,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监控血糖水平,同时可以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贤卓,卢水焕,唐伟雄,等.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诱发心律失常68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32(8):810-811.

[2] 刘卫高,曹晶,石俊军,等.老年人低血糖反应致心律失常105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9(31):3416-3417.

[3] 李宝军,关小宏,盛薇,等.高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医学报,2014(B7):96.

[4] 张宏强.中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症诱发原因研究及防治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5):34.

[5] 赵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0):144-145.

(收稿日期:2018-02-15)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低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