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强支部”创建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

2018-08-22 15:07黄丹蓉
杭州 2018年34期
关键词:比武全区支部

文 黄丹蓉

杭州市富阳区探索出台“最强支部”创建20条评价标准,通过精准化定标、过程化管理、动态化评定,全面开展“最强支部”创建工作,切实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全域提升、全面提质。

统一制定20条标准,精准创建争一流

围绕支部堡垒指数考评好和支部班子强、运行机制强、组织生活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一好五强”总体目标,分类制定农村(社区)、机关(事业)、两新组织党组织等三大领域“最强支部”创建20条标准。

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最强支部”创建工作首位,制定“四必看、六必查”10条支部政治表现评价标准,明确各支部巩固深化基层党组织活动“1234”基本规范、抓实支部13项经常性工作等“四个必看”,支部堡垒指数、按期换届、规范运转、民主议事、服务大局、党员管理“六个必查”。

划出反向标准。明确对年度内支部所属党员发生违规、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支部有全区中心工作或上级交办重大事项未完成,支部出现国土、环保、综治、信访等方面工作重大问题等7种情形,实行“一票否决”,一经发现即取消“最强支部”创建资格。

明确个性标准。针对农村(社区)、机关(事业)、两新组织等领域基层党组织不同特点,探索制定个性化分类评定标准。如针对农村(社区)支部,加入“两网合一”工作推进过硬、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落实过硬、助推集体经济发展成效过硬等“三个过硬”要求;针对机关(事业支部),加入机关党员当先锋、机关党建问题清单整改、村情民意大走访“三大专项行动”考核要求,切实提升创建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建立链式管理机制,靶向施策增实效

坚持把“抓过程管理”作为“最强支部”创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采取赚积分、创品牌、大比武的模式,系统推进“最强支部”创建工作,促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指数积分”促提升。发挥区基层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势,实施“最强支部”创建与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双挂钩的信息化积分机制,把支部创建20条具体标准纳入“堡垒指数”积分内容,把支部党员“先锋指数”积分作为创建重要依据,激发各支部内生动力。

“一支部一品牌”强特色。在抓好面上共性标准提升的同时,注重点上突破,按照“一支部一品牌”的要求,将“最强支部”创建与乡村振兴、城市有机更新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建立“红芯汇”“红色街长”“一江两路示范带”“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支部建在项目上”等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党建品牌,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格局。

“擂台比武”浓氛围。将“最强支部”创建与“擂台比武”有机结合,各系统牵头单位、乡镇(街道)按条块组织下属党组织开展创建比武竞赛。如湖源乡在全乡50个支部中开展“提升红色阵地”“打造红色学堂”“抓好红色队伍”“开展红色服务”“领办红色项目”五红大比武,不断浓厚创建氛围。

目前全区共有2170个基层党支部申报“最强支部”创建,占全区党支部的73.1%,累计开展支部阵地建设、支部规范化建设等3类276场比武竞赛,有效提升了支部规范运转水平。

强化三级跟踪保障,动态管理评先进

创新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最强支部”三级跟踪保障模式,对全区各领域支部创建“最强支部”实行链式动态管理,把好创建工作“过程关”。

每月小组指导。抽调36名区直机关党建业务骨干组建6个区委党建和乡村振兴指导组,由6名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区管正职领导担任组长,对照20条标准按系统、片区开展“最强支部”创建“点对点”指导,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督查及时整改。

每季部门联审。区委组织部对照“最强支部”创建20条标准,联合区农办、国土、信访等区级资格联审单位,对各单位推荐产生的“最强支部”资格情况进行审查,除审查10条政治标准外,重点关注推荐对象在党建引领助推项目攻坚、“三美”建设、社会治理等中心工作中作用发挥情况,确保推荐对象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年末综合评定。按照“每年一评+动态调整”的模式,年底在每一级党委、每个领域综合比选产生100个“最强支部”和100名“最强支部书记”。在此基础上,按照率先推树一批、重点培养一批、长远储备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实行梯次培养,辐射带动所有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猜你喜欢
比武全区支部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比武
唐河人大“摆擂” 三级代表“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