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思考

2018-08-22 05:11俞珺
财会学习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预算

俞珺

摘要: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而对专项建设的验收结果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名声和前途。鉴于项目审计报告是一份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评定的最重要的评定依据,本文以我校一项国家级专项资金审计为例,阐述了在审计中碰到的问题,以及总结这些问题后的一些经验思考。

关键词:专项资金;审计;预算;绩效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审计的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央和地方对各高校的专项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拨款方和建设单位都同时在探索如何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和管理。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确定我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项目建设期为三年,项目所涉及到的总金额为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5700万元,行业企业资金2200万元。由于该项目呈现出项目大、范围广、资金多等特点,上级财政部门和学校本身都非常重视项目的建设情况。2015年在项目建设期结束之后,先后接受了省级检查和中央两部现场检查,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验收。在项目验收前,受教育厅、财政厅委托的审计事务所对我校开展专项审计工作,这是迄今为止学校最大规模的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前后历时1年半。在前期准备和协助审计工作中遇到不少难点,而这些问题事后总结来看,如果前期工作非常扎实完善并具有前瞻性的话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

二、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工作难点

(一)项目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不匹配

一方面,由于该项目申报时财务方面的专家对项目的前期工作涉入较少,专项预算编制仅仅是从业务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资金使用的相关财政制度和财务政策,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实际操作困难、项目执行无法落地等情况。另一方面,申报项目时事业规划没有具体落实,各子项目资金预算安排简单粗放,在實际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一项内容分多个项目开支、各项目经费执行不均衡、项目和项目之间预算需要相互调剂等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些有疑问的项目追溯原因,提供佐证材料或者调整预算。

(二)项目执行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到位

专项建设不仅仅是某几个部门或专业组的任务,而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并参与建设过程的重要事项。虽然该项目最终顺利地完成建设工作,但是在项目审计过程中还是发现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不够到位,造成后面的审计检查工作进展缓慢。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协调不足、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衔接不到位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例如:审计项目资金所购置的设备资产时,发现设备使用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几个部门之间的记录信息核对差异较大,存在有多记漏记、合同没有按项目单独存档和分类、设备资产标签不全等问题,而我重新梳理账账、账实的工作占据了整个审计准备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时间,直接导致审计进程延缓。从中可以看出专项资金内部管理尚未建立健全控制系统并存在一定缺陷。

(三)审计内容打破以往的固定模式

一般的财务审计报告只负责对项目的财务情况进行检查并出具审计意见,财务情况主要包括资金的到位、使用、管理等方面。由于近几年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日益提高,教育厅、财政厅也对这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审计提出了比以往专项验收审计更为严格的要求,审计报告的内容也不仅仅关注财务方面,审计事务所还必须对单位的内控制度和项目绩效做出评估。从“财务审计报告”向“专项审计报告”的转变,审计的范围逐渐扩大、列支的内容不断增多,而在审计报告中应该如何对内控制度和项目绩效做出评价、评价标准又是什么,这给审计事务所带来了难题。内控制度的评价需要审计部门对学校的运作和管理有更为充分的了解,覆盖了从内控制度的制定到制度执行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另外,对于专业财务审计单位来说对项目的绩效做出评估比较难操作,首先是因为绩效内容涉及到很多专业方面的内容,例如:“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内容中包含了数控技术、服装设计、精细化工等专业建设,其次是评价其所产生的效率效益又缺乏标准的评价体系作为参照,特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很难提供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

三、专项资金审计后的经验及思考

(一)财务部门需全方面参与专项建设

财务部门必须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前期资料准备和申报阶段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是内控管理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项目预算的政策相符性、业务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例如:设备采购必须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执行;项目预算要和财务经济分类相对应;预算编报必须同财务制度和相关政策结合。项目建设最后都以资金的使用为终点,财务部门或者相关专业专家的介入才能使项目执行具有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二)注重专项资金建设期的监督和沟通

作为专项内容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需要根据验收的要求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定期做评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补救。首先,对于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规范程度、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等,财务部门可以委托相关专家或专门机构“把脉”,他们能对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和潜在危险进行排查并提出相关修正意见和操作建议。这样能够适时调整建设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建设单位规范了资金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财务部门的潜在风险。而如果等到项目建设期结束后再开展审计工作的话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木已成舟、无法挽救等现象。我校骨干建设期间关于财务工作的事中检查是缺失的,闭门造车五年,一直处在惶恐的状态中,不确定资金的建账、核算、审核过程是否正确,这也造成了后期的数据整理、调整、修改的工作量非常之大。其次,项目建设前需建立相应的专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为项目建设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为大型项目建立配套的矩阵制管理模式,将职能和项目有机联系起来,职能专家和项目专家能更好地相互交融,有利于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再次,建设期各部门需要严格遵守配套的专项管理制度,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都需要定期核对修正,相互之间做到协助和制约,建设单位也必须组织内外专家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三)绩效评估工作需要更为专业的团队执行

现有的绩效评价较侧重于合规性、真实性指标,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指标偏少,定量指标又多于定性指标,这样的评价体系对项目的评估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绩效审计的内容往往需要反映专项的建设成果,成果的鉴定则需要组织更为专业的团队来完成,专业团队应包括项目专家、财务专家、技术专家、法律专家等等,这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建设内容而定,例如:针对我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的绩效审计工作就需要集结数控、服装、精细化工等专业的专家对专项建设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因此,绩效评价审计可以单独组织人员出具,仅仅依靠财务审计机构是无法在审计报告中出具最为准确完整的绩效评价意见,而需要更为专业的团队执行。

参考文献:

[1]刘杰,张勇.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16(10).

[2]马瑞.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

[3]刘彦超.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现状与改善建议探析[J].金融经济,2017(5).

[4]张爽.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经贸,2016(11).

[5]杨守萍.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5(30).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绩效预算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
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