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基层党组织 服务创业务工人员

2018-08-24 08:15文|洪
杭州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综治民情长河

文|洪 锋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长河街道现有户籍人口8.2万,流动人口10.9万,流动人口占比达57.07%。为切实解决“口袋党员”管理和创业务工人员服务问题,街道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有效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创业务工人员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以提升组织覆盖力为前提,全面巩固基础工作

创新设置方式。2007年,长河街道在滨江区率先建立创业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服务区、活动区、宣教区三大功能板块。同时,成立了创业务工人员党总支,并于2010年升格为党委,下设创业、蓝领、夕阳红、园丁、兵哥、巾帼、朝阳、星光等9个特色党支部,确保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

扩大有效覆盖。开展流动党员安家创业工程,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形式,已累计登记流动党员528名,确保流动党员“燕行千里不掉队”。创建创业务工人员党校、远程教育基地、新杭州人文化家园等平台,实现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成立创业务工人员工会、团委、妇代会、综治委员会、司法调解委员会等组织,扎实做好创业务工人员服务工作。探索“异地入党”机制,通过流入地、流出地并行考察的方式,已累计发展优秀创业务工人员新党员9名。

以提升群众凝聚力为基础,扎实推进党群工作

实施积分考评,抓实日常管理。长河街道对流动党员采取“积分考评”,把政治学习、组织生活、爱岗敬业、社会服务等情况纳入考评范畴,实行“一月一考核、一季度一通报”,并将月度考核结果记入党员手册,年终根据党员个人年度得分及党员群众评议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通报流出地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落实每月25日“党员固定活动日”,改变“一人讲,大家听”的固有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

打造品牌服务,促进群团联动。中心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打造了蓝领驿站、“小蒲公英”俱乐部、绿萝之家、蓝蝶圆梦等9个品牌活动。为解决创业务工人员子女假期托管难题,共开办“小蒲公英”长假班12期,“1+1”成长加油站青志家教班7期,吸收学员近1200人,共有33支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参加服务。依托“蓝蝶圆梦”基地,打造创业务工妇女的“贴心娘家”。邀请滨江妇保等机构医务工作者举办健康讲座,提供免费体检服务,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落实结对帮带,强化民情联系。深入开展“老乡管老乡、老乡帮老乡、老乡带老乡”活动,以“1名党员+20名老乡”的模式,加速创业务工人员融入长河。深化“民情联系”机制,通过民情联系箱、85804110民情热线等多个途径,帮助创业务工人员解决所难所急。截至目前,已解决各类投诉241起,解决特殊就业367人,子女就学1003人,帮扶困难人员481人,投入帮扶资金近100万元。

以提升发展推动力为目标,促进城区和谐发展

强调扶贫扶智并举。长河街道设立了专项帮扶基金,为遭遇生活变故或意外事故的创业务工人员提供经济援助,至今已累计投入100余万元。依托区就业服务中心、“白马湖大讲堂”等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创业务工人员拓宽就业路子,增强职业竞争力,帮助原农村贫困人口在长河实现“异地脱贫”。截至目前,各类专项培训已累计举办234班次,共有8800余人次参加培训,帮助413名创业务工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优化创业就业服务。积极引入青工素质提升、职业青年置业助力计划等有关支持政策,促进创业务工青年全面发展,并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帮助创业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工资拖欠等纠纷276起。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健康保护,设立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现场灭火体验、观看教育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培训创业务工人员3500余人。

鼓励持续反哺长河。加强创业务工人员对长河历史文化的认同,发展2名创业务工青年成为“长河古镇代言人”,并认领1处历保建筑。创业支部党员以店铺为联络点,建立综治维稳站,及时上报第一手综治情况。打造青年突击、综治维稳、信息宣传、便民服务四支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并参与街道重大活动安保和治安重点路段巡逻任务286次。

猜你喜欢
综治民情长河
船游长河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长河与落日
遇民以诚 示民以信——满怀民情,满心民生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文山州马关县边境地区交流合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