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阐释:议论的起点,思维的基石

2018-08-24 10:50凌匡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圆外延议论文

凌匡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价值判断中,“深刻”处于首位。“深刻”分为两类:一类是结论性深刻,另一类是过程性深刻,就是能通过逻辑推理、多角度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地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与正确性[1]。“过程性深刻”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论证的起点,是思维的基石,离开概念就难以完成命题,也就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推理。

一、概念阐释的重要性和遵循原则

当今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教师相对更注重文采的培养、素材的积累,常常忽视“概念阐释”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不能明确概念的外延,写作过程中观点主旨表述不准,核心概念整体打包、论证分析偷换概念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概念阐释”的初步训练中,我们选用湖北卷的高考作文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虽然是陈题,但是命题材料特色鲜明,“方”和“圆”应该由直观的视觉印象(也就是“形象义”)上升到抽象义、比喻义。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是进行“概念界定”作文训练最好的载体。我们在未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给学生布置了这次写作任务,反馈的作业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情况。比如:

世间万物皆不同,但又各有其用。因此便有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为的是各得其妙,尽其方圆。对于这点最好的阐述,我想非《红楼梦》中的凤姐莫属了。凤姐协理宁国府之时,首先分析其内部不足,饱有针对地进行改良,同时分配宁府上下佣人工作,顿时宁府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只有“尽方圆”,方可“得其妙”。

要把“方圆”一词的立意做深刻高远,必须解释它的比喻义、象征意、引申义。“它可以从论据中排除暧昧含混的成分,明确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进行讨论的实际问题上。”[2]上面片段至始至终没有对“尽其方圆”进行概念阐述,犯了“概念整体打包”的毛病,令人读来云里雾里,不知所指。我们在《语文月刊》(2013年第8期)上找到了多篇当年的优秀作文,发现几乎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相关的语段呈现如下:

湖北考生①:方乃英雄之本色,民族之气概;圆乃处事之智慧,成功之阶梯。

湖北考生②:外圆即对外做事要知机巧,懂变通;内方即对内做人要讲原则,重个性。

湖北考生③:方,是刚正,是坚持原则,是无愧于心的坦荡;圆,是沉稳,是进退有度,是日臻完美的成熟。方圆之道,即为人处世之道。

湖北考生④:方,即是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坚守做人的准则。圆,是一种宽厚通融,是大智若愚,与人为善。

湖北考生⑤:方是人的节操与个性,圆是人的豁达与包容。没有方,圆便流于媚俗;失去圆,方则显得张牙舞爪,正如没有方孔和圆边的铜钱无法存世。

湖北考生⑥:方形的四边是为人的原则,圆形的曲线则是处事的圆通。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

围绕上面几个语段,师生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互动,针对议论文写作的“概念阐释”,得出以下需要贯彻的原则:

(1)概念阐释科学化:概念阐释是思维的科学,必须按照思维流程的科学性步骤操作。与学术研究中的“概念界定”类似,概念阐释本质上要求明确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内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内涵与外延构成反变关系:某个概念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越大。我们在概念阐释的时候,首先要抓住事物本质的特征,比如阐释“方”,其本质属性是端方持正,“圆”的本质属性是温和圆融;有同学把“方”解释为“刚硬”,把圆解释为“柔美”,那就发生微妙的偏离了,我们更容易想联想到“钢筋”和“柳条”之类的属性。其次,既然内涵与外延构成反变关系,我们不妨通过增加内涵、减少外延的方法来加强概念阐释的准确性。比如上面的例句,考生①和下面的句子相比,“英雄之本色,民族之气概”表达笼统,明显感觉欠缺很多,就是因为内涵不够丰富造成的。

(2)概念阐释语境化:从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情况来看,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已经完全退出舞台,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宠,新材料作文仍然扮演主要角色。新材料作文最根本的命意要求就是紧扣材料本身,在概念阐釋的时候,不能脱离、违背材料提供的语境。在写作“上善若水任方圆”的过程中,有同学受到孟子名句“不以规矩,不能方圆”的影响,把“方圆”直接阐述为“规则”,整篇文章立意为“要有规则意识”,偷换了概念,完全偏离了材料本身的内涵。材料语境不仅限制了概念内涵,而且限制了概念的情感色彩:对于“圆”的阐释,不少同学解释为“圆滑世故”,并且大加推赏,让人情何以堪?

(3)概念阐释个性化、艺术化:高考作文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因此,概念阐释不是照搬词典上的科学定义,而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学生只要选取一个角度、一个层面做深入的理解即可。比如“圆”,从人的行为的角度来看,它是“做事要知机巧,懂变通”,从人的性格角度来看,它是“沉稳,是进退有度,是日臻完美的成熟”,从社会交际角度看,则是“大智若愚,与人为善”……高考议论文又是文采和思辨的统一,缺少文采则流于说教,缺少思辨则失之浅薄。上面语段⑤和⑥在概念阐释的时候,搭配了修辞手法,为文章的语言增添了一丝亮色。

在一定程度上,概念阐释的艺术化会削弱概念阐释的科学化。比如,有同学写:“方是屈原的忠心耿耿,是包拯的刚正无私,是海瑞的清正廉洁。”按照科学界定的标准来说,肯定是不妥的:“方”怎么局限于这三个人呢?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写又是合理的,因为文学可以从个别性中看到普遍性。如果把概念阐释和一些具体的对象、一些手法技巧结合起来,文章会更具有形象性、艺术性。

二、概念阐释具体方法指引

跟学生明确了概念阐释的重要性和需要遵循的原则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议论文的“分格”训练,继续强化“概念阐释”,这回我们选用了2016年上海黄埔区高三二模作文试题:

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和“方圆”一样,“碰撞”一词也应该由表层义上升到比喻义,由形象义上升到抽象义。只是在词性上明显的不同,“碰撞”偏向于动词性。“分格”训练讲究时效,主要以片段训练为主,要求学生写150-200字的语段,注意落实概念的内涵,讲究表达的艺术性,观点的个性化。批阅后,我们挑选了一部分典型的语段进行展示、点评和命名:

(1)拆词阐释法

世界因碰撞而精彩。一个“碰”字,蕴含了“碰巧”之意,揭示了“碰撞”的偶然性。就像电影《上帝也疯狂》中,一个美国飞行员随手把一个可口可乐瓶扔进非洲土著的领地,引发了一场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撞”字则颇具火药味,暗含了“碰撞”的猛烈性,碰撞不是和风拂面,不是细雨沉吟,真正的碰撞往往一经发生,文明的交融便山崩海裂,思想的潮水便席卷大地。(刘颖)

现代汉语词汇中,除却少数双声、叠韵、联绵词不能拆分之外,绝大多数复合词语素之间构成主谓、并列、偏正、述宾关系,尽管单个语素的内涵和整个词汇的内涵不尽相同,但还是能呈现某些方面的特征。又因为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学生观察字形,进行联想,就能产生个性化的见解。生活中常说“碰倒开水瓶”、“碰到老朋友”,可见刘颖同学将“碰”解释为“碰巧”,具有“偶然性”,是基于生活化的理解,情理上完全说得通。“撞”字,《说文解字》上解释为“迅捣也”,的确意含“猛烈性”。“拆词解字”之后,把概念的特征揭示得非常鲜明,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2)譬喻阐释法

碰撞是痛苦的分娩,是新事物诞生的必由之路。在碰撞中,破败腐朽被粉碎,强大坚韧被存留。原本孤立的事物在此接触、融合、重构……伴随着分娩的阵痛,崭新的事物将横立于天地之间,为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因此也可以说,碰撞的痛苦是暂时的,但新生的力量确是长久的。我们不应该视碰撞为毁灭的洪水猛兽,而应该参与碰撞、勇于碰撞,在碰撞中诞生崭新的自我。(钱涔)

议论文中取物譬喻,笼而统之可以归入比喻论证范畴,它既带有论证性质,可化抽象为具体,能化深奥难明为浅显易懂;也带有描述性质,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化。经常运用到的喻体有:良药、路标、明灯、荆棘、阳光、彩虹、催化剂、双刃剑、绊脚石、暗礁、毒瘤等。钱涔同学讲“碰撞”比作“分娩”,非常生动地揭示了“碰撞”同时具备的两个内涵:痛苦性、暂时性。当枯燥的定义与活泼的比喻结合在一起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得到更好的呈现。

(3)比较阐释法

碰撞,不同于你死我活的争斗。它不是以矛穿盾的两相对立,不是水火不容生死拼杀,不是强者称王称霸弱者苟延残喘,真正的碰撞最直面差异的交流、高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碰撞,在包容异己,也在不失自我。(杨涛)

“差异性和矛盾性是议论文写作中概念辨析的出发点。”[3]单纯地解释一个概念,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它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能引入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透过表层的相似探索深层的差异,那么这些被大家轻易放过的地方,也许就能使思考走向深入和精细。很多同学对“碰撞”一词的内涵把握不到位,只要是“接触”就认为是碰撞,苹果落到牛顿头上是“碰撞”,杜丽娘与柳梦梅偶遇是“碰撞”,八国联军对清王朝的入侵也是“碰撞”……其中多少立意浅化、泛化乃至误解了“碰撞”!杨涛同学这段文字很好地辨析了“碰撞”与“争斗”概念上的区别:其结果大相径庭,后者你死我活,前者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辨明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思考:真正的“碰撞”可以是不同思想的交锋、不同文化的冲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新与旧的角逐、理智与情感的博弈……

(4)举例阐释法

“碰撞”意味着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湮灭。边泌的功利主義与约翰罗尔斯的福利主义碰撞出了对于人性利益追求的探究;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与风靡欧洲的神学玄学碰撞出理性的光辉;儒佛道之争碰撞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仕人之思……正是自由的碰撞带来了思想的火花,理性的普及和人文主义的复苏。(陈嘉仪)

前面已经说到,把典型人物和概念阐释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效果。事例不仅包含人物事例,也有非人的。学生经常运用的非人事例包括自然、艺术、哲学、宗教、企业、民族等范畴。陈嘉仪同学为了阐释“碰撞”的概念,列举了中外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思想的交锋,强化了概念内涵中“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对立,具有很深的说服力,也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还有“名言阐释法”,这里不再赘述。

(5)分类阐释法

“碰撞”,大大小小,时时发生。粗浅的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物质与另一物质的接触与作用;深层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思想与另一思想的交流,是一个灵魂与另一灵魂的互动,是推动世界不断前行发展、精彩无限的动力源泉。(殷姿)

阐释概念,还可以对概念进行分类分层多角度解读。要分解“碰撞”这个概念,可以开发以下的分类标准:程度、影响、时间、存在形态等。按程度,分为浅层的碰撞和深层的碰撞;按时间影响,分为历史上的碰撞和现实社会的碰撞;按存在形态,分为有形的碰撞和无形的碰撞等等。分层分类阐释法,比较详尽地揭示了“概念”的适用范围,也为学生拓宽了写作的思路。

除此之外,比较常用的还有“上位概念阐释法”,就是用被阐释对象的上位概念(也叫属概念)充当宾语,比如有同学写:“碰撞,是心灵交流的一种方式。”运用的时候要结合被解释的概念,注意主宾搭配。还有“下位概念阐释法”,就是把“碰撞”的下位概念(也叫子概念)直接作全文议论的对象,比如有同学这样写:

思想的碰撞,是照亮一个时代的火花。君不见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们争相收徒立说,学派间互相批驳诘难,却又在一次次碰撞中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最初的传统文化体系;君不见南宋之时,朱熹和陆九渊“鹅湖之会”,势均力敌的学术辩论,在慕名而来天下学子心中激起了惊天骇浪,对理学和心学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君不见明清之际,神韵格调,肌理性灵,四大诗歌理论互不相让,佳句名作层出不穷,让时人惊叹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思想矿藏……(杨向艳)

这段文字相当出众。这倒不是因为使用了“下位概念阐释法”,而是在整个语段中,综合运用了上面谈到的譬喻阐释法、举例阐释法等多种阐释方法。在概念阐释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前文所说的文采与思辨的统一。作为执教者,要让学生在“概念阐释”这个知识点上多加训练,游刃有余之后方能登堂入室:各种论证方式、议论的层次构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些都是建立在“概念阐释”之上的深层教学。

注释:

[1]李建生.说理如何更有效——理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2]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叶黎明.概念辨析: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分析能力[J]. 中学语文教学,2014(11).

猜你喜欢
方圆外延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方圆跳棋
何惧方圆
有心
硅外延片过渡区控制研究
入坑
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逆境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