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

2018-08-24 22:24张寒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校园欺凌中小学

摘 要:现今媒体和网络上经常爆出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这些极端个案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很难相信那些事情会是在校学生所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校园欺凌问题根植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对策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事件频发,暴力程度趋高,通过各类媒体的传播,己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证,然而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都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治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已经组建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各级各类学校也成立了各自的领导机构,出台了具体工作方案,积极协调公安、司法、检察院等部门对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尊重他人,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建设平安校园。同时,在相关部门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大部分校园暂未发现存在校园欺凌事件,少数个案也做出了妥善处理。经过不断地强化管理,加大督导督查力度,目前我国各地学校安全态势总体平稳向好,据统计全国86%的中小学、幼儿园已配备保安员,70%的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涉校刑事案件2016年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非正常死亡人数每年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一,中小学生个人方面。从中小学生自身来看,他们处于身心不成熟的阶段。事实上,对于欺凌者而言,欺凌他人同样会对其心理健康和思想意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他们常常会遭到同学的孤立和老师的惩罚,从而导致欺凌行为恶性循环。[1]还有些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报复心理,在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惩罚后心生报复念头,欺凌行为就会再次产生。而被欺凌者大多性格懦弱,逆来顺受,或是性格孤僻、不合群,又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这是被欺凌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第二,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失。当前家庭教育的“轻德育重智育”观念,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应当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被老师喜爱和家长溺爱,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挖苦讽刺和家长的打骂,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的重负,心中的压力和怒火无处发泄,也间接的引发了校园欺凌,一些强势的学生将自身的痛苦宣泄到弱势的学生身上。

第三,学校教育和治理制度的漏洞。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有些学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校规校纪来处理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对一些校内恶性事件总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简单地认为是学生间的玩笑打闹,从不加以重视。[2]更有个别学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害怕欺凌事件会影响学校的名誉,会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敷衍和掩盖,成为诱发校园欺凌的“帮凶”。

第四,社会问题的侵染。大量研究显示,媒体对暴力行为的错误宣传,将影视剧中的暴力角色渲染成英雄人物,一些孩子就会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心生控制和支配他人的欲望,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模仿他们成立暴力团体,自称团体头目,在学校中欺凌弱小。在社会浮躁的暴力文化冲击下,我国青少年出现了一些任性危机,对朋友、老师和家人表现出不信任的心理,怀疑他人背叛自己,欺凌他人。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的对策

其一,转变治理观念和手段。在校园管理中坚持预防为主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发生校园欺凌现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发生校园欺凌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政府部门要重视校园欺凌的防治工作,建立从上而下的专门治理机构。

其二,社会综合治理。当前一方面应当针对容易诱发中小学生产生欺凌、暴力行为的社会问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治理、综合防范,对社会问题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查处。另一方面,大力实施网络净化工程,对中小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站开展整治行动,依法打击青少年网站涉黄涉暴,取缔那些收留中小学生的黑网吧。中小学生活动阵地建设是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工作的重要保障,为中小学生提供健康的活动场所,减少其进入非法网吧等容易接触暴力因素的场所的机会。

其三,加强法律保障。要促使中小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珍视他人生命,就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以往使用得传统方法开展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积极探索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创新。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解决法律实施问题,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才能真正的达到纠正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错误做法。

其四,政府主导,多中心联合治理。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必要的责任,积极采取防治措施,避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生活饮食、人际交往等方面同样要时刻关注,及时发现孩子的欺凌行为,争取消灭在萌芽期。只有全社会动员,真正认识到校园欺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开展经常性的社会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热线,成立监督员队伍,建立监督、举报和快速受理机制,解决其中治理不力的漏洞把不良的社会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对舆论媒体的管理,对有关未成年人的报道要实施管制,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隐私,实事求是的如实报道,并在报道中要求宣传此类事件的危害性和法律知识,确保达到媒体宣传的合理目的。要积极落实国务院教育部的各项政策,做到治理有效。在当下的专项治理中增加长效保护机制,完善各方的管理机制,保证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化,监督问责制度常态化,切实保护中小学生的应有权利,在安全和谐的校园中学习和成长。

结语

中小学校园欺凌若不及时处理就会促使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途径,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处理方式不当会造成二次报复,快速有效的解决校园欺凌现象需要政府主导治理,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玉琼.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J].华人时刊,2012(9):123-124.

[2]沙璐.教育部: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N].新京报,2016-5-lO(5).

作者简介:

张寒(1993-),女,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校园欺凌中小学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