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重症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8-08-27 01:46徐文鸿周玲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监护室护患

徐文鸿 周玲杰

作者单位: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中医医院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常合并精神障碍及活动失调等,且病情发展变化较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难点。安全管理指的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基础条件,以预防为主,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尽最大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致力于杜绝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以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无明显症状,但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躁动、偏瘫及昏迷等状况,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具有高风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通过预见性护理的干预,可显著降低高风险因素,从而提高护理水准[2]。对此,本文重在探讨预见性护理手段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效用,并和一般性护理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按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5~75岁,平均(47.23±4.17)岁;基础疾病中,颅脑损伤者13例,高血压脑出血者4例,脑缺血性疾病者3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7~77岁,平均(46.76±3.68)岁;基础疾病中,颅脑损伤者12例,高血压脑出血者5例,脑缺血性疾病者3例。所有患者或家属对本组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3],观察组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含:(1)预见性风险评估: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对住院期间患者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分析,针对不同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做好早期防范[4]。(2)预防感染:在重症监护室中,许多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或鼻胃管以待急救处理,而长期置管对给患者带来不适感,患者在活动中容易扭动管体或使管体脱落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发置管感染,加上急救措施容易降低患者口咽部的免疫力,加大感染的几率。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导管护理,告知患者留置导管的重要性和日常护理事项,保持置管处皮肤的干净,预防感染。(3)预防并发症:对于存在肢体障碍者,护理人员需定期帮助其翻身,并同温水擦拭皮肤和患处,防止压疮形成和细菌滋生。对于眼睑难以闭合者,需要加强眼部清洁工作,当眼睛干燥时给予眼药水或眼药膏滴敷,并用纱布遮挡,避免强光照射和异物入眼。(4)正确使用医院标识: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悬挂不同的标识以明确识别,避免发生误诊误治等情况,如非静脉通路者用白底红字标识,气管滴药者用红底白字标识,肠内营养者用蓝底黄字标识,对于留置导管者,头部导管用白底黑字的引流管,导尿管则在其远端用黄底白字胶布识别,从而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和护患纠纷发生。(5)预防意外事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住院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或者行动障碍,其日常生活难以自理,如喝水、翻身、下床及如厕等,常容易发生烫伤、坠床及摔伤等意外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可提醒患者的家属需24h轮流看护,做好床边护栏和做好防滑工作,定时擦拭患者口唇和观察病情。对需通过鼻饲进食的患者,护理操作不当时则容易导致患者误吸,因此,可将床头调高40°左右,预防误吸。(6)加强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以及其家属因受疾病自身和医疗费用等影响,容易出现抑郁、烦躁及担忧等不良精神情绪。而护理工作的繁忙,使护患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护理人员难以全面顾及或解释工作做得不到位,常引起护患纠纷,不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后,除了做出上述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后,要注重临床思维的启发,加大护理问题预见性,及时发现及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让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逐渐建立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文化及精神层面上去评估及服务患者的行为与思维模式。还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以关切的语气和温和的态度多与患者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针对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以形成一个主动学习与实践的氛围,尽可能达到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的质量,从而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在院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很满意、尚可及不满意三个指标加以评价[5],排除不满意患者,其余患者均计入满意范围中,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 结果

2.1 两种护理措施下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种护理措施下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n(%)]

2.2 两种护理措施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种护理措施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患者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管道脱落、坠床、感染等,对患者康复可产生严重影响[7]。而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主动,在有效消除不安全事件的同时提高护理水平[8]。预见性护理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第一,可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从本组结果数据可知,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在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上明显低于采取一般性护理的对照组,而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在对护理的满意率上明显高于采取一般性护理的对照组。提示预见性护理能将可能出现的未知风险及不良症状提高预测并协同患者做好应对措施,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其防患意识,当出现不安全事件时能快速化解,从而降低不安全事件带来的伤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融合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9]。第二,可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护理人员在开展预见性护理过程中,首先要对科室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列举和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治疗方案,将被动式护理转变成主动性护理,从而增强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法律认知与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而规范护理职业道德,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住院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研究,和一般性护理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从而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感,缓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监护室护患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民航不安全事件调查工作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