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现状与推进路径

2018-08-28 09:56任文京
中国出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外译语种中华

□文│任文京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倡议,顺应了当今时代潮流,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几年来的实践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光明前景。“一带一路”最根本、最基础的是要通过文化交流达到民心相通,而学术出版在文化交流中无疑占有重要位置。中华学术反映了中国的伟大智慧和先进理念,在传播中国形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一、项目现状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办设立的国家级项目,旨在通过立项把中国的优秀学术成果介绍到国外,展示中国学术形象,扩大中国学术影响力,这对世界各国真实客观地了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自2012年设立到2017年6年间共有9次立项,项目总数为633种,其中2012年72种(第一批34种,第二批38种),2013年67种(第一批29种,第二批38种),2014年86种(第一批41种,第二批45种),2015年113种,2016年130种,2017年165种,数量呈增长趋势,涉及的语种也在逐年增加,如表1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6年来英语语种增长快,数量最多,达371种,占6年总量的58.60%;其次是韩语88种,占13 .90%;俄语64种,占10.11%;日语63种,占9.95%;法语13种,占2.05%;德语11种,占1.74%,其他语种项目数量皆不足10种,占比很小。哈萨克语、越南语、保加利亚语、僧伽罗语、基里尔蒙古语、土耳其语6年来每个语种只有1个项目,仅占0.16%。

6年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所涉及的学科不断扩大,由最初只涉及几个学科增加至2017年的23个学科,成就突出,获得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好评。近年来增加的前期推荐选题目录以及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为项目质量及其顺利实施起到了保证作用。但是,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仍有一些短板,亟须调整改进。第一,项目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种偏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目前外译项目涉及的仅有9种(俄语、保加利亚语、基里尔蒙古语、越南语、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阿拉伯语、哈萨克语、僧伽罗语),占很小部分。第二,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偏少,6年9次立项总和为79种,占立项总数的12.48%,除俄语外,其他8个语种的项目15种,仅占立项总数的2.37%;涉及的国家也少,只有土耳其、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第三,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外译项目学科偏少。以2017年立项项目为例,英语涵盖所有学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涉及学科有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考古学、中国文学、语言学等12个,仅比韩语所涉学科多1个。除俄语之外,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所涉学科仅有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党建、国际问题、新闻传播6个,约占2017年立项的23个学科的1/4。

表1 2012~2017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统计表

二、原因分析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相比欧美诸国和东亚的日本、韩国,目前仍处于低迷状态,这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引进的出版物版权数量,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俄罗斯和新加坡外,其他国家未显示统计数量。从其他地区总数来看,即使涉及“一带一路”其他国家,数量也不会多。从语种来看,主要还是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1]2016年我国出版物输出主要面向欧美国家和日本、韩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了俄罗斯和新加坡,其他国家未显示数量。截至2016年,与我国签订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达60个,中国与60国之间在出版产业方面的合作程度远低于其他领域。2015年,“中国对60国出版物出口只占中国出版物总出口的5.56%”。[2]在这种背景下,本来就难于其他类出版物的学术出版物版权输出则会陷入瓶颈。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走出去难,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更难。

第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是把中国的学术精品译成其他语种,语言是基础也是关键。目前学术外译项目语种主要是英语,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种少,项目数量少,与我国精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人才稀缺有直接关系。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设置的传统外语专业主要是英语、日语、法语、德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语种除俄语、阿拉伯语之外,开设其他语种的高校很少。小语种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走出去,这给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学术交流显然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目前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只列出资助语种,没有列出国外出版机构。按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一共列出54家,欧美出版社居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数量很少。2017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明确要求资助文版以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等5种为主。这种限定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显然也是不利的。

三、意义阐释

“一带一路”倡议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化和学术交流最基础、最厚重的出版,近年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联合开发选题、合作翻译成为新趋势。2014年12月,中宣部批准立项“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涵盖重点包括翻译资助项目、丝路国家图书互译项目、汉语教材推广项目、境外参展项目、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5大类。2017年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组成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宣告成立。2018年4月21日,中国学术走出去研讨会在杭州举行,4月3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共同发起的“中马一带一路出版中心”在吉隆坡揭牌成立。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开拓了道路,也为中国学术走出去起到了助推作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代表了中国学术的高水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外译项目中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学术著作,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掌握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指出,中国理论的世界传播要有所侧重,要把重点放在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多元文化圈。当年西方媒体严重诋毁中国形象,西方国家抵制中国进入联合国,但是中国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自己的政治理论、发展道路和治国模式,最后在联合国大会上成功地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一带一路”应成为中国理论对外传播的重点地区,应成为中国理论对外传播的抓手和重要议题。[3]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通过海外出版机构出版发行,能在推进中国理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将起到促进作用。

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代表着国家的地位和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指基础层面的文化交流,还包括要讲好中国学术,尤其要讲好中国理论。有学者指出,所有中国故事的背后都是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敢在世界上传播中国理论,我们的外宣是打了政治折扣的。对外传播不可以抹杀党史、价值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要敢于讲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长期以来,在对外宣传上,内外有别,坚持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去价值,表面上无政治立场、无价值观,这是对文化和意识形态从根基上的“自我仇恨”(self-hating)或“不打自败”(self-defeating)。[4]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集中反映了中国的道路选择和理论先进性,体现了中国的价值观、理念和智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借此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借鉴中国经验和方案。2017年4月上中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泰文、柬文和乌尔都文版在泰国、柬埔寨和巴基斯坦分别举行首发式,在3国上至政要下至普通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泰国总理巴育希望内阁成员人手一本,认真阅读。柬埔寨首相洪森建议柬埔寨政府官员和学者要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汲取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推动柬埔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时任巴基斯坦总理的谢里夫认为,中国治国理政和改革发展的经验是独特的,但它的成功经验对许多国家都有借鉴意义。[5]这说明,代表当今中国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是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同的,中国经验和方案是能够被这些国家汲取和借鉴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的近邻。这些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近代以降,中国看世界的目光主要转向欧美,历史上交流密切的丝路国家在我们的对外视线中逐渐变得模糊。“一带一路”倡议使我们重新审视近邻以及沿线国家,我们不能重视远而忽视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就引用《左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一名言,强调我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对周边国家及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影响力却不令人满意。通过出版搭建学术桥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学术共同体,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理论传播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第一,拓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涉语种人才的培养使用范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培养的精通沿线国家使用语言的人才偏少。这些语言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高校。一方面,培养的小语种学生数量少,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毕业后因为学科限制,短期内仍不能胜任学术外译项目翻译。因此,要加大学术外译项目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进力度,应在外语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使用上创新思路,在利用好现有国内科研人员的基础上,加大与国外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联合申请的政策力度,在华工作或留学的国外科研人员或博士留学生,只要达到相关要求也可成为项目合作者。这种借力将对学术外译项目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到促进作用。柬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出版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担任柬文版翻译工作的是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院长谢莫尼勒,2014年他在北京访问期间见到英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便产生翻译成柬文版的想法,回国后得到索安副首相和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长克罗·提达的支持,初稿翻译完毕,又与中国外文出版社和相关专家就内容、注释、语言习惯等一起探讨,最终定稿。此书的柬文版首先由柬埔寨学者提出动议进行翻译,并在柬埔寨出版。[6]这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应有启示意义。

第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的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版机构与欧美出版强国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也缺乏国际影响力。2017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列出54家,申报公告明确“未列入指导目录的,原则上不予受理”,同时指出,“未列入目录但确属权威机构,需由申请人提供证明其学术出版资质的详细文件材料”,前者限定严格,后者对于申请人来说难度较大,因为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有些国家的出版机构了解很不够,远远低于对欧美国家出版机构的熟悉程度。以印度为例,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世界第六大图书市场,但因“地方语言与文化强势,尚未与中央与国际接轨的缘故,印度的出版行业情况一直处于无法证实的‘瞎猜状态’”。[7]但欧美著名出版机构都在印度抢占市场份额。现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的国外出版机构指导目录中,印度本土出版社只有一家,这显然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走进印度是非常不利的。出版是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加大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步伐,必须调整思路,重视顶层设计,宏观规划布局。应联合有关部门对沿线国家出版机构进行统计分析,遴选和培育有学术出版资质的出版机构,为学术出版合作打好基础。

第三,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要在语种上放宽,尤其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要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其次,要根据“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中文原著,实施项目招标,做到精准定位,定向出版。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项目责任者和项目合作者,尤其要鼓励国外汉学家参与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最后,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置专项学术外译项目(类似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计划单列,制定特殊政策,加大倾斜力度,给予多方面优惠支持,以期在语种、学科以及数量上有所突破。

注释:

[1] 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7/epaper/d6554/d2bd3b/201707/79781.html

[2] 王辉.中阿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43

[3] [4]李希光.新形势下中国理论的天下传播[J].对外传播,2017(1)

[5] 王晓梅,等.一部中国著作的世界回响——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泰国、柬埔寨、巴基斯坦三国首发式说起[N].光明日报,2017-04-16

[6] 冯辉,邓倩,李庆莉.柬专家谈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加深相互了解[EB/OL].http://news.cri.cn/20170412/329a9912-e86ee046-89f4-7977ac699994.html

[7] 范军主编.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16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316

猜你喜欢
外译语种中华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非遗背景下德宏州少数民族史诗典籍外译现状调查研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