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更要夯实石油企业基层管理

2018-08-29 09:07任来青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班组石油岗位

□ 文/任来青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政策研究室

基层是石油企业生产建设的前沿,是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动提质增效的主要力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强支撑。当前,面对深化国企改革的新形势、实现扭亏脱困的现实压力,面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石油企业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更需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抓住成效。

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是石油企业继承传统、凝心聚力的必然要求。基层强则全局强,基层兴则事业兴。以“三基”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管理,是我国石油企业几十年来培育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强基固本、推动发展的“传家宝”。上世纪60年代初期,大庆油田提出要持续强化“三基”工作,内涵就是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推动了油田基层建设,成就了中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此后,伴随着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针对不同时期改革发展遇到的矛盾问题,赋予“三基”工作新的内涵,推动了基层管理不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再次强调了石油企业基层管理的重要性,饱含了对石油人的亲切关怀,寄托了对石油工业的殷切期望。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低油价持续影响、资源接替不足、成本上升加快等困难和挑战,石油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基层管理,推动基层工作始终向提升质量效益聚焦、向凝聚干事创业力量迈进。

这是石油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管理是石油企业的生存之基、竞争之本、效益之源。在当前国内能源格局中,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是石油企业必须担好的重要政治责任。

这是石油企业精益管理、夯实基础的必然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安全环保质量的责任主体和主战场,加强基层管理是做好安全环保质量等各项工作的关键。近年来,个别石油企业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根子还是基层管理薄弱,是管理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总爆发。

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基层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是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是落实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石油企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要建强基层班子,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抓实班组建设。班组是企业管理的终端,是完成中心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对照基层建设总要求,定期分析班组建设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提升建设水平。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严格班组长培养选拔和竞聘上岗机制,培养形成事业心强、作风过硬、技术熟练、敢抓善管的班组长队伍。提高党员班组和党员班组长的任用比例,推进基层党支部和班组共建互促,促进班组民主管理,增强班组活力,使班组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活力细胞、员工发挥价值的重要阵地。

二是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执行力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关键,提升执行力,关键靠制度,尤其是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任何时候都必须落到实处。科学建立岗位责任制,结合基层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经营管理的异常情况,深入查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和思想根源,逐级完善岗位责任制,让责任落实到基层、到岗位、到人头,实现可操作、可量化、权责对等。持续完善质量标准负责制,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石油企业,必须得有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质量作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质量进步、标准提升,完善质量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油气生产全过程质量管控,建立统一的基层技术标准、操作标准、管理标准,进一步提升基层管理水平。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刻将安全生产作为强化基础工作的突破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狠抓隐患治理,狠反“三违”“低老坏”,定期组织管理检查,既查问题、又挖亮点,将检查情况与个人考评挂钩,对做得好的表扬激励,对不合格的批评处罚,推进岗位责任落到实处,提升基层建设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以岗位练兵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抓基层、打基础、强管理,必须要有一支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的员工队伍。随着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入、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企业发展对基层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积极探索与基层工作相适应的员工素质提升和教育管理新途径。做好员工能力分析,把定期分析员工岗位素质能力作为基层管理的重点工作,找出问题、找准短板、对症下药,特别要关注重点岗位员工素质能力的适应性和匹配度,提出针对性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增强基本功训练的时效性。抓好员工技能培训,以掌握岗位应知应会为重点,结合装置大型化、设备联合化、管控一体化、信息自动化对于岗位操作的要求,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术比武,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激励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练技能、长本领,让党员成为员工群众学习的榜样。强化导师带徒制度,把“师带徒”和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等平台结合起来,开展实操训练、应急演练等活动,提升员工岗位适应能力、系统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认真落实新时代加强基层管理的好办法和新途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具体责任。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是开展好基层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基层管理,将基层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定期研究分析、剖析不足、总结经验,探索形成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下基层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发挥好班子整体合力,结合工作分工、专业特长,将管理的目标任务分解到班子成员,做到分工协作、互相补位,促进基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到问题最突出、基础最薄弱的一线单位开展调研,听取真实声音、查找问题根源、寻找解决办法,尤其对制约原油生产的问题、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安全环保基础不牢的问题,要敢于“亮剑”,让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显现。加大基层帮扶力度,持续改善基层软硬件和工作生活条件,落实好领导承包点和下基层挂职等制度,健全专家、科研人员送技术到现场等长效机制,切实为基层支招、替基层分忧、给基层减负。

二是注重典型示范,发挥榜样作用。典型是干出来的,是在生产管理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教材,借助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进行教育,可以把抽象的说教变成形象的示范、把空泛的概念变成实在的样板,达到凝聚人心、鞭策激励的目的。

三是做好思想引领,促进优势转化。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是石油行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如何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社会环境和员工心理,切实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性,增强对员工的引领力、影响力、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身优势和实际效果,是摆在石油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把严细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基层文化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去、渗透到每一名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中去、体现到每一个生产管理运行环节中去,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和重要遵循。

猜你喜欢
班组石油岗位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石油石化展会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奇妙的石油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