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给排水系统设计

2018-08-29 13:01王守仁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冷却塔补水热水

王守仁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2)

1 工程概况

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作为该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主要承担该市未来建设的 8条地铁线路的行车组织、运营调度、机电设备监控、通信信息交换、票务管理、应急指挥等运营管理任务,同时具有市民科普展示、新闻发布、轨道运营会议等辅助功能。

建筑主要功能用房包括:1~8号线机房、系统设备用房、中央调度大厅、运营管理用房、市民科普展览、会议、员工配套设施及地下车库等。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94941m2,地下3层,地上22层,建筑大屋面高度95.10m,室内外高差0.45m。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一级。

2 给排水系统设计内容

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活给水系统、冷却塔补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

3 给排水各系统设计

3.1 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在工程用地四周长治路、龙城大街、长治东一路、龙城北街有完善的市政给水,管径为DN300,市政供水压力为0.25MPa,为单路供水管网,长治路上引入一根DN250给水管,供本工程生活给水及消防给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1]。

2)用水量及分区:

生活给水系统用水量:

?

给水系统分三个区,地下部分及地上一至三层为低区,四至十二层为中区,十三至二十二层为高区,高、中、低区给水系统均采用枝状管网。低区给水系统所需水量、水压由市政给水管网保证,中、高区给水系统所需水量、水压由生活水泵房内中、高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保证[2]。

3)中区四至八层、高区十三至十八层给水支管设AD型支管减压阀,阀后压力0.20MPa。减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

4)制冷机房、各空调机房、屋顶水箱间由各机房所在分区生活给水管供水,各供水管均设置阀门、水表,单独计量[3]。

3.2 冷却塔补水系统

本项目冷却塔补水量:42m3/h。冷却塔补水按10h水量储存,共420m3。在楼座南侧地下一层设置冷却塔补水与消防用水合用水池。冷却塔补水采用变频调速泵组补水,补水管设阀门、水表,单独计量。

消防用水与冷却水合共用的水池,为确保消防用水不被动用,本工程在冷却塔补水泵吸水管上设置真空破坏孔[3]。

3.3 生活热水系统

本工程厨房、职工宿舍淋浴区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采用太阳能,并设电辅助加热。

1)热水系统采用干、立管机械循环系统。系统采用导流型容积式换热器,贮热量取30分钟耗热量,设热水循环泵及闭式膨胀罐。

2)生活热水用水量标准(以60℃热水计)。

3.4 生活排水系统

1)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分流制。

室内±0.000以上污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网,地下室污水采用污水提升设备提升排至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室内±0.000以上盥洗废水、淋浴废水、空调冷凝水、屋顶水箱泄水、冷却塔尾水由废水管网收集至地下二层中水泵房,处理达标后回用于车库冲洗及室外绿化及道路广场浇洒。地下1 二层废水经地漏及排水立管间接排至地下三层集水坑,经潜污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2)厨房废水排至室外隔油池,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5]。

3.5 生活中水系统

本项目设置中水处理设施及回用系统。

1)原水:利用盥洗废水、淋浴废水及空调冷凝水作为中水水源。

原水量计算定额:办公盥洗:10L/(人·d),淋浴:100L/(人·d)[6]。办公人数取2700人,淋浴人数50人。冷凝水水量:6.8m3/h,每天按8h计算。

原水量为:80m3/d。采用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中水机房设原水调节水箱及中水贮存水箱。由中标厂家根据中水原水水质和处理后达到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现行)的要求,确定处理工艺。处理站由中水处理专业厂家负责设计、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2)根据水量平衡,处理后的中水用于车库地面冲洗及室外绿化及道路广场浇洒。

3)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中水池(箱)内的自来水补水管应采取自来水防污染措施,补水管出水口应高于中水贮存池(箱)内溢流水位,其间距不得小于2.5倍管径。严禁采用淹没式浮球阀补水。

4)中水处理必须设有消毒设施。中水原水设计量装置,中水供水管设水表。

5)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5]。

6)中水管道涂浅绿色。

3.6 雨水系统:

本建筑雨水系统分重力流、虹吸排水两部分。调度大厅的屋面、裙房大屋面处采用虹吸排水,其余部分采用重力流排水。虹吸雨水系统由专业设计公司或厂家二次深化设计,待甲方确定专业施工单位后,需重新复核验算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后方可安装。

1)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雨水管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屋面设计重现期按 10年考虑,太原市暴雨强度公式:q=1446.22(1+0.867lgT)/(t+5)^U0.796^U。

暴雨强度为 4.32L/(s·100m2),雨水系统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屋面每个汇水区域设置宽、高均为200mm的溢流口,溢流口底距完成面100mm。溢流口避免设于窗户及出入口上方。

2)虹吸雨水系统应满足: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虹吸排水天沟坡度不宜小于0.003,金属屋面的金属天沟可无坡度;天沟有效水深不宜小于250mm,雨水斗外边缘距天沟内壁间距不应小于 100mm;悬吊管可无坡度敷设,但不得倒坡;悬吊管设计流速大于1m/s,保证悬吊管内无淤泥;管道内最大负压值应小于0.08MPa;悬吊管的流速大于 1.0m/s,立管的流速大于 2.2m/s;排水管系出口流速不宜大于1.8m/s,如大于此应采取消能措施[7]。

4 结语

控制中心作为地铁线路的核心控制区域,其给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尤为重要。本设计依据相关规范接合具体工程,总结了轨道控制中心的设计思路、方法,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冷却塔补水热水
一壶热水
冷却塔若干设计问题总结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肥皂》等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爱运动更要会补水
恼人的干燥
降温补水
无填料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