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2018-08-29 10:17张泽模
中文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农民

张泽模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6-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我国城市发展在數量上和质量上都获得了空前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却一直较为缓慢,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停滞和后退。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开启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成为更加美丽宜居的生产生活新空间。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国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小康征程上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农民。尤其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更加凸显,广大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1.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就此问题提出来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2.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乡村仍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短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乡村发展则一直较为滞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后,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经济落后、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薄弱、增收缓慢等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三农”发展的出路,涉及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方面条件,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三农”发展新格局。

3.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新时期乡村发展新动能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加大了“三农”政策支持力度,2004年起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先后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从这些政策的发展动能来看,主要强调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扶持,乡村和农业均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要从过去的被动接收反哺,到今后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4.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时期乡村发展新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新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国近六亿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相较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层次更高,要跳出单一的农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盈利产业并带动农民增收;以前要求“生活宽裕”,如今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更要“生活富裕”;以前要求“村容整洁”,现在要求“生态宜居”;以前要求“管理民主”,现在提“治理有效”,向多方参与“治理”转变。

二、振兴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振兴乡村首在振兴产业。没有产业的兴旺,就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没有理想的就业和收入,就不能吸引和留住年轻人。留不住年轻人,乡村就不可能充满生机活力。

1.新时代振兴乡村产业,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捕捉机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变化,为乡村资源价值的重估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在农产品数量短缺的年代,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发展大宗农产品生产上,对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开发利用不够。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年代,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转移进城上,对城镇居民到农村休闲、旅游、养老需求的开发利用不够。

2.怎样用好农业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要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视角来把握。增强农业竞争力,要两手抓,既要“硬拼”,也要“巧取”。“硬拼”就是要硬碰硬地拼成本、拼价格,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以提高基础竞争力,通过加强一般服务以提高政策竞争力。“巧取”就是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拼品质、拼功能。比如,油菜籽作为物质产品,我们的成本比加拿大、欧盟都高,所以要进口油籽、植物油。但是,如果把油菜花的观赏功能发挥出来,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和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

3.样用好非农产业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振兴乡村产业,乡村不能只搞农业,还要促进经济多元化。但经济多元化不能像上世纪80年代搞乡镇企业那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新时代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要用好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产业、传统工艺等。据我们观察,最近几年,一些地方靠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他们遵循新发展理念,更多地利用乡村优势资源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这个时代的到来,为乡村地区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力。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国家调控机制的作用。要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包括横向的、纵向的转移支付。

4.用好鄉村资源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关键在改革创新。一是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是一条出路。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外部技术、管理理念,就可以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发展高效农业。二是引进人才。我国还处在城市化发展阶段,大量的人口要进城。三是土地制度问题。目前的这套土地制度如果不改革,乡村振兴的规划和项目恐怕不能落地。四是业态重塑。小规模、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要获得竞争力,在传统业态下有局限性,必须利用互联网。互联网可使特色农产品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产品也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三、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乡村振兴,第一要务是产业兴旺。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兴旺就是一句空话。迫切需要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和农村来说,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才行,仅靠农业的积累是远远不可能的。近年来政府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也建设了一些示范基地,但不是所有投入都是有效的。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十分重要,给农业、农村投入基础设施时,一定要考虑对农业生产是否真的有用,否则是极大的浪费。

2.开展全民培训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需要唤起民众的自觉,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振兴。在贵州遵义调研时发现,有很多40岁左右的农民不认识字,甚至连名字还不会写,对乡村振兴战略更是一脸茫然,更多的农民关心是能否拿到补贴。农民不读书,不看报,也很少看电视,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对政府推进的各项措施都是被动接受。农村的孩子虽然上学不成问题,但对家乡的热爱程度却远远不够,对于农业、农业生产、自己的家乡一概不知。因此,要唤起民众的自觉,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制订全民培训计划,让农民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还要让广大孩子更好地热爱自己的家乡。

3.加强文化产品开发提升发展品位

乡村振兴需依托自身优势,挖掘当地独有文化特色,增强自信,加强相关产品开发研究,探索发展康养产业、农旅一体化产业,吸引游客来旅游和生活,感受乡村美景,体验乡村乐趣,带走美好记忆。农村大多是第一产业,很多农民只知道用体力挣钱,却不知道他们有很多金饭碗。山上的杜鹃花、古茶树、油菜花,还有山景房,得天独厚的凉爽夏季气候,优美的山歌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4.加强村规民约管理营造文明乡风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并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调研中发现,有一部分村民对邻居或村干部存在怨气,还存在争吃低保,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村里各种向善向好的评比活动开展得不多,营造文明乡风的气息不浓。一些外出打工小有成就的人回乡以后缺乏展示能力的平台,德高望重的乡贤发挥作用也不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制订一个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从简单易行的村规民约抓起,积极引导村里的新老乡贤发挥作用,通过星级农户评比等活动鼓励文明家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一个文明的乡风。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农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