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思想研究

2018-08-30 06:01冯菊
世纪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九大习近平

冯菊

【摘 要】贫困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变国家贫困的局面,这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不断提出、完善、深化扶贫思想,以中国国情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扶贫思想体系,这推动了我国的扶贫政策,使我国总体上解决脱贫,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十九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解决提出了许多扶贫新政策,这些政策坚定了我国脱贫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以扶贫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探究扶贫思想的意义、价值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期为扶贫减贫脱贫研究和工作提供理论借鉴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扶贫思想;十九大;习近平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7-0008-02

一、扶贫思想核心及目的

扶贫思想核心就是党的领导。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扶贫思想方向保持正确。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主要指扶贫思想的具体路线、方针及政策。领导者只有走进贫困群众中,才能使扶贫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第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得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的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国,向贫困和落后作战”。所以作为贫困地区的领导者,一定要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全部武装自己,完善自己,领导他人,认真学习十九大会议主要内容,深化了解扶贫思想政策。[1](P.5)第三是强化基层工作,群众的事让群众参与进来。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想要摘掉贫困的帽子,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通过走基层,信访接待等活动,与人民群众互动,了解群众所需,听取群众意见,保护群众利益,达到真正脱贫的效果。

扶贫思想的目的就是让中国的贫困地区得到脱贫,全面富裕。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总体达到了小康社会,但是还有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状态,最明显的差异就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个现象就表明,现如今的小康社会是不平衡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它只带富了一小部分人群,仍有部分人群没有从贫困中走出来,所以全面覆盖,改变贫困地区,改变革命老区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2](P. 8)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提出了脱贫攻坚重要理论的四个方面,第一,通過贫富差距,我们发现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的矛盾,脱贫攻坚成为解除矛盾的重要方针;第二,想要在发展中给人民带来保障和改善,就需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第三,在精准扶贫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改变,所以我国要坚持走脱贫攻坚的长久路线;第四,通过全国各贫困地区致富的案例中我们发现,我国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主战阶段,这需要我们领导人带领人民群众合力攻坚。

二、扶贫思想的实施

(一)一个关键两个重点——以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为例

十九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机制,也就是“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这一机制的推动,为中国新时代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提高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增幅作用。[2](P. 2)如何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一个关键两个重点”成为了重大突破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可靠路径,使得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显著。“一个关键”指的是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争,关键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只有彻底消除深度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地区,才能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深度贫困地区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及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发展生产,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就地脱贫。同时要走进深度贫困户的生活中,改变深度贫困户思想,抓好党建,引领他们走正确的道路,用党建推动脱贫攻坚,让老百姓感受到脱贫攻坚的好政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两重点”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扶贫先扶志,扶志表现在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摒弃消极思想,改变主观意念,从而树立正确的脱贫观念,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学习技术,用自己的双手脱贫,从而得到思想脱贫及生活质量脱贫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扶贫要扶智。扶智表现在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国民素质,将脱贫与教育相结合,从而防止低文化素质阻碍深度贫困群众脱贫。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为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花茂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思想,通过花茂村当地的农业优势,始终贯彻“一个关键两个重点”政策,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贫困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推进农旅一体化,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在2016年合计成功实现31户105人脱贫,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示范村,并获得了“全国度假社区”称号,成为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代表之一。

(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鼓励贫困地区发展多种所有经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的共同富裕,做到让有能力有条件的人脱贫,也让没能力没条件的人脱贫,对每个贫困户进行脱贫,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组织公共资源以及社会的力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3](P. 4)中国农业大学为响应号召,为了有效落实定点扶贫工作,与临沧市先后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从推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及学科扶贫六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可操作性实施办法。对贫困地区实施分类培训,例如对贫困小学实施捐资助学,为学校捐赠图书、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对贫困中学实施支教助学,设立研究生支教点,每年对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支教。另外根据学校农业优势,开发技术示范培育产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引进新品种,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而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扶贫思想的意义及价值

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复杂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这是实施扶贫政策以来最具特色的方案,这对世界各國扶贫脱贫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扶贫思想的实施,我们已经看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十九大的报告上也做了详细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定要坚持精准扶贫,不可让任何一个民族,一个贫困地区掉队,精准扶贫就是帮助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的根本需求,表现了社会主义为民服务的本质。

(一)扶贫思想反映了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贫困问题不仅是中国存在的问题,它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是各个国家面临的普遍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贫困问题。中国在脱贫的同时,也在始终坚持与世界共同发展。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给与他们帮助,中国曾多次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我国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我国还积极向70多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导致国家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就是贫穷,贫困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为了摆脱贫困,实现全世界脱贫,我们有义务大力发扬脱贫思想,弘扬扶贫思想政策对世界和平有重大意义。

(二)扶贫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好转,十九大报告指出:过去的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仍有一些地区的群众处于贫困状态。扶贫思想的不断深化改进就是要深入中国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政府积极带动全国民众,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发展相关的经济,从而达到全面富裕。所以说扶贫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扶贫思想是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具体体现

共同富裕是什么,它并不是指同时富裕。是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中国的生产力创造物质基础,利用这些物质基础,去帮助后富起来的人,从而实现共同富裕。[4](P. 15)显而易见生产力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脱贫致富的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地满足中国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物质保障。扶贫思想中的许多政策都能提高中国的生产力,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扶贫思想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让扶贫思想成为共同富裕思想在当代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河 北师范大学,2016.

[2]王上.以精准扶贫践行共享发展理念[D].郑州大学, 2017.

[3]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 科学,2016.

[4]李抒望.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学习党的十九大 报告[J].黔西南党校论坛,2017,(4).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十九大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十九大”的教育话题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