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问题研究

2018-08-30 06:01郑春凤
世纪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众化理论特色

郑春凤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这次大会的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也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结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新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原则,积极探索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成为指导党和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7-0012-02

十九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中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它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面对实践要求和人民期待,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让抽象的理论变具体,变通俗,成为指导具体实践的指南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就是把它与人民群众的观念和生活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转化成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接地气的说法,从而推动它在群众中间的传播和普及。

一、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添上了浓重一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来看,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逻辑来看,我们在新时代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将它播撒在祖国大地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在今天就具体地体现为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的问题。新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增强和坚定理论自信,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并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真信真懂和真学真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实要求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最终都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1](P.5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如此,它是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期待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推动新思想的大众化就是让科学的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去指导实践,引领伟大事业的腾飞,这也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新思想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党的领导等多方面提出的综合性目标体系,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巩固人民群众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环节

离开大众化,科学的理论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和实践的检验,也得不到丰富和发展。当前,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而产生的,它是人民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新思想升华为理论成果,只有实现新思想的大众化,才能凝聚人民的力量,指导现代化事业的继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它是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重要标识。实现新思想的大众化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可以引导社会思潮向利国利民的方向发展。因此,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是巩固人民群众共同思想基础的关键环节。

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系统性原则

新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起来的科学理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与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一样,同样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2](P.20)在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起来的指导思想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进程中,应该认识和遵循这个发展规律,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大众化的问题。始终坚持系统性的原则,在理解新思想本质和内涵的过程中,推进其大众化的进程。

(二)坚持现实性原则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判断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新征程的行动宣言。坚持新思想的理论指导,与改革事业相结合,采取“三贴近”的方针,使人民群众在实践的过程中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找准契合点。在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现实性原则,紧密结合群众的实践期待,抓住传播和普及科学理论的关键点,实现科学理论进头脑、进社会的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理论宣传的同时,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这也是实现新思想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三)坚持通俗化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过程。当前,推动新思想大众化的首要工作就是实现十九大精神从高高在上的话语向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朴实性话语的转变,在宣传普及的过程中,善于将理论语言变成群众的生活话语,善于将政治性语言变成大众性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现实,从集体到个人,最终实现新思想的大众化问题。通俗化的语言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事例相结合,具备接地气的特点,避免灌输式的错误方法。在宣传理论的过程中,多使用群众熟悉的说话方式,谈及群众关心的问题,做到深入浅出,让群众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思想。因此,在推动新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通俗化原则,使得新思想尽快融入人们的生活,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

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一)理论结合实际是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新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总结我国经验和借鉴国外教训,提炼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它是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建设的各领域都适用。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切忌不可一刀切,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以具体条件变化为转移,与时俱进发展。新思想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它只有指导实践才能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推进大众化的进程中,把理论与群众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坚持正确的群众观点,特别是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让人民群众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对理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

(二)注意群体划分是有效途径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程中,面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受众,我们一定要采取群体划分的方法。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千千万万,包括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商人、各类干部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阶层,他们在知识储备、学习兴趣、职业特点、年龄、需求等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不同群体、阶层、受众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要充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差异,对新思想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上要加以区分,只有这样才能让被教育者更好地学懂弄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例如,在面对知识分子群体时,可以通过对读本的学习,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如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宣传手段实现对新思想的宣传教育;针对农民工群体,可以结合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讲讲国家的相关政策,看一看中国的宣传片等等。因此,注意群体划分是推进新思想的有效途径。[3](P.11-13)

(三)充分运用媒体是必要手段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发达、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报纸、网络平台、手机、电脑等多媒体工具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重要的载体。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充分运用媒体这个媒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多媒体教化大众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党要牢牢抓住多媒体这个重要抓手把握主动权,加强媒体对新思想的宣传普及,把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群众实现入脑入心的目标。当然,同时必须要求做真实的宣传,不能靠造假、哗众取宠来博取大众的眼球,对于媒体上出现的各种反党反马反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要加大管控的力度,坚持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例如,在电视上更多地去呈现弘扬主旋律的新闻视频,在互联网上多推送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观点。[4](P.58-60)

(四)示范和榜样引领是具体方式

科学的理论要得到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和接受,除了方式手段的新颖,不能忽略榜样的引领作用。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它在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年党中央都会对各行各业的全国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表彰,并授予荣誉称号,正是说明这个道理,先进人物是时代的先锋,榜样的示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它比传统的说教、单纯的讲道理更能让受众接受和领悟。因此,在推进新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寻找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榜样,特别是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积极宣传,让人们接受精神的洗礼,更加直观地领会到新思想的内涵,从而督促自身的行为,慢慢地向先进人物靠近,最终实现新思想大众化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上的 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赵学琳.论科学发展观大众化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 径[J].求实,2009,(8).

[4]李学勇,姚小亚.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J].中共 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1).

[5]潘劲松.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内涵[N].安阳日报,2017-12-12.

[责任编辑:马雅兰]

猜你喜欢
大众化理论特色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