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定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018-08-31 10:22吴卫洁
艺术评鉴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定位高职

吴卫洁

摘要:对于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其在人才培养上与本科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有很大的差异,要求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艺术人才。但是在实际中,很多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并没有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准确定位,而是沿用本科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对其就业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在实际中,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并积极的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发展需求,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 音乐表演人才 定位 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0-0095-02

目前,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和其他普通高校音樂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导致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体现自身的职业优势,从而丧失了就业机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行准确的定位,使得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加上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比较严苛,从而对高职音乐表演人才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因此,在实际中,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特色、专业技能等进行明确定位,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良好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音乐表演人才的发展。

一、人才培养的概述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相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引导下,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通过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评估策略等,实现人才的综合教育。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视角,开展灵活、多样、开放的人才培养活动。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几个十分显著的特点:1.培养目标上,要求高职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并具备从事职业的综合能力;2.知识构建上,要求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技能板块,知识构建上要以“够用、实用”为主,从学生职业岗位技能、技术操作知识需求为引导,培养其专业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3.能力素质上,高职院校应该以熟练的技术、规范为前提,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艺、技能、运用能力,并全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促使学生能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定位培养目标

(一)教学层次定位

所谓的高职就是指专修一科。专于一科或是专攻一科,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并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这也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人才的首要特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其起点和基础为培养学生的高职音乐表演者的专业,同时,重视基层一线音乐文化活动开展,推广普及对社会大众音乐文化的服务,进而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形成新的模式,将传统的“高精尖”模式摒弃,最终让人才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对象定位

目前,根据高考录取政策,高职高专属于3B录取层次,在这类院校中学生具备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均不高,这也是目前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制定相应的计划,不仅需要对他们制定相应的音乐表演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专业规格等,还应遵循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等教育原则,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这样便于学生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技术。

(三)教学方法定位

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专业状况,在教学的时候采取教育学、学与做和做与评等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教学模表评五个维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与此同时,还应实施双模教学方法,也就是以模仿和模拟为主要路径的技能教学方法,模仿训练职业需求的技项和模拟训练就业需求的职项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办音乐MIDI制作工作室、艺术策划工作室等,让学生在参加工作室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训练,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四)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主线为技术应用能力,之后根据这一主线对学生的能力、知识、培养方案和素质结构等进行相应的设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让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处于同一地位,不分彼此,学生在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工作,具备一定的能力。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的三个目标,它们又可以分解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其中,知识结构在培养人才中属于重要的尺度,能力结构在人才培养中对掌握、运用知识技能和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具体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知识掌握状况。内化后的知识沉淀在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形成一种气质、涵养,最终成为气质结构。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让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科学协调的发展。

(五)人才规格定位

人才规格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化展示,其包含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规格应该定位在实用性,要做到一专多能,学生应该具有符合认知规律的基础知识能力、满足岗位标准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职业素质能力等,在规格体系上要表现出“高”“职”两个属性。

(六)就业方向定位

对于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应该立足于基层需求,将就业目标定位在社会群众文化艺术职业需求中,面向街道、中小企业、社区、艺术培训中心等单位,从而更好地突出自身的职业技能、专业特长等优势。

三、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定位培养模式创新

(一)打造“演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应该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构建“演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德艺双馨为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社会、文化团体等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社会企业、文艺团等的优势,对音乐表演人才进行转职业培养,并根据市场需求,由校企共同制定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实现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规范、科学。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与音乐表演实践的良好结合,让学生在真正的舞台表演中,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使得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实现良好发展。

(二)构建“两课堂,五板块”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核心。新时期下,为了全面促进高职音乐表演人才的专职化发展,需要构建“两颗堂,五板块”课程体系,并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演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对于“两课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活动,“五板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等五大板块课程体系。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通过剧目载体,利用实训基地,实现教学练演考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实践、体验、创造中感受到艺术教育的魅力。此外,在学生演出表演中,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表演艺术进行深入培养,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剧务管理、舞台节目表演、文艺活动策划、灯光音响调试等知识,使得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学实践与市场接轨

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依据艺术团、艺术中心等实体,构建相应的对外实践平台,以剧目、节目为载体,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实践教学市场化、社会化,开拓教学实践与市场接轨的新途径。在社会表演中,由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构成演职、工作人员,由教师担任指导,并制定与演学结合相互关联的管理体系,合理安排专业教学、演出的时间,并形成良性循环。校内学习基础知识,校外提升综合表演能力,使得艺术实践可以直接为社会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中,与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层次、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就业方向等进行准确的定位,并结合当前教学模式及音乐表演人才的发展需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复合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实现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燕妮.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41-142.

[2]李俊生.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案研究——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02):75-77.

[3]程建平.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人才定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2):22-24.

[4]肖灵,诸贺.全面发展的高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与改革实践[J].大众文艺,2013,(17):243-244.

[5]肖莉山.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下的职业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2015,(15):60.

[6]闫亮.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分析[J].大众文艺,2017,(05):163.

[7]韩静.“一平台、多出口”的高职音乐表演專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112-11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定位高职
难与易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