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观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记忆与价值重建

2018-08-31 09:42魏凌青
现代交际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魏凌青

摘要: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观入手,分析其理论价值和构架逻辑,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从文化记忆角度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时代气息,重新诠释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开明态度与发掘文化自觉,谨慎积极吸收他国一切文明成果,让中国传统文化萌发新气息,重建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幸福感与竞争力。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 文化自信 文化记忆 文化态度 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214-02

“国无文化不强,民族无文化不立”。民族文化是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化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导,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辉煌的文化成果,也对当今文化强国起基础引领作用,笔者对在校文科大学生的课堂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同学认为:相比于其他文化形式,自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大。在多元文化冲击中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重焕生机,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观给中国传统文化时代注释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传统文化价值,身体力行传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认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的大问题”。[1]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力量,关系国家、民族,关系民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文化重建和文化振兴的非凡意义,他的文化自信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在“四个自信”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看到文化自信的穿透力与根本性,他提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的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走向世界,为世界所认可。北大楼宇烈教授说:“世界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讲都是文化上的竞争,最后主要看一方的文化能不能超过另一方的文化”。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说到底就是靠文化自信,靠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实现中国梦。文化自信的贡献与价值在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及其记忆,积淀在文化中;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及其韧劲,聚集在文化中;一个事业的前途命运,蕴含在文化中”。[3]文化自信关系民族发展和生命力,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途。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文化自信的诠释与定性,极大鼓舞了国人文化信心,再度掀起国人学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使中国传统文化不出现“断片”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近年关于文化自信提法不少于20次。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一则出现在各种会议讲话稿中,二则出现在各种场合的示范力行,如在活动中给年长者端饭让座;三则体现在治国大略的制定上,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领导效应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比较受人追捧的国学热,读书会,诗词大赛,经典著作出版,都是传统文化复兴的表现。

二、基于文化记忆的传统文化自信与文化复兴

(一)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与缺失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军事冲突导致个别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经济贸易战硝烟弥漫,信息传递多渠道化,多元文化并存,快餐文化大行其道,加之市场经济利益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部分文化形式面临着“断片”或者“消亡”的困境,例如中国多项非物质文化后继无人,出现了扬·阿斯曼所指认的储存性记忆,“应当化为符号留在文本中或附着于其他载体被储存起来,现实生活的实践并不需要这些文化记忆。”[4]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农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与策源地,农村中的宗族活动甚至家庭养老受到挑战,出现“人口真空”与“文化沙漠”现象,相伴而生“三八六一七零”现象,留守人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生活困境,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空虚;社会传统道德伦理沦丧,传统道德已经沦为庸俗实用主义的奴仆;社会经济生活缺乏良正有序,社会竞争畸形不公平,社会诚信严重缺乏,学校教育作用发挥薄弱,社会教育起到微乎其微的正能量作用,社會问题愈演愈劣,中产阶级衣食无忧,缺乏社会的责任感与呼声,所有这些都与传统文化缺失息息相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的互通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根植于黄土农耕,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撞击融合下,不断修补与完善而成,主要囊括了伦理与宗法制度,是一种重伦理的道德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伴而生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非开拓史的海洋经济。思想意识上推崇儒学宗(下转第21页) (上接第214页)法伦理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仁政”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滋养孕育了国人的精神空间,也辐射影响到周边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三、文化自信期待文化开明态度与文化自觉

(1)文化自信需要开放开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开放态度,“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5],首先要立足自己的传统不动摇,不卑不亢,甘做学生,吸收各种文化营养,做一块吸水的“海绵体”,不断学习世界文明成果,提升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有“一夜暴富”心态,不计较经济收益,做到董仲舒所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地照搬所有传统文化,把有利于现在社会发展,有利于构筑完整精神空间的文化形式继承发扬下去,要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就要有文化的历史观,从文化的历史发展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历史不能被割断,只有对历史进行反思,或者跟更古老的文化衔接,社会才能进步……复古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把现代根植到传统中,再继续向前发展”。[6]传统就是我们的原创,经济发展了,文化认同感却在消失,人民普遍缺乏信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会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世界他国看来中国没有了文化土壤和特质。

文化自信是一个新提法,也是文化重振的号角。树立文化自信大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5],以文化记忆为契机,重树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兼容并蓄,谨慎开明地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构建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体系与价值引领,挖掘启发民众的文化自觉,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名家访谈——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侯惠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

[4]左路平,吴学琴.论文化记忆与文化自信.思想教育研究,2017(11):52.

[5]习近平.十九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