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游戏:新闻报道的范式革命与现实困境

2018-09-03 07:04关平
出版广角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游戏用户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也面临变革,而新闻和游戏的结合,无疑是新闻报道变革的一条新思路。将新闻报道与科技相结合,以此来提高用户体验,成为传统新闻业转型的新兴之路。文章梳理了新闻游戏的定义和国内外发展历程,回顾了一系列经典的新闻游戏,并介绍了新闻游戏给传统新闻报道带来的新变化,最后对新闻游戏的商业模式与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新闻游戏;范式革命;现实困境;商业模式

【作者单位】关平 ,河北阅读传媒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4.018

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新闻行业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波折,国内外各大知名媒体都在探索报道和解读新闻的新形式。当VR、AR等新技术一夜之间成为各个新闻传播领域追逐的焦点之后,利用大数据、H5等新颖手段来报道新闻的新闻游戏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关注的对象。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着重研究新闻游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并对当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新闻游戏的商业模式做出展望,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闻游戏的定义及国内外发展历程

新闻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用游戏的方式来将新闻传递给受众,这无疑是对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重大改变。这种游戏是借“游戏之壳”来呈现新闻,但新闻游戏绝不是对传统新闻的简化,游戏能够帮助用户更全面和彻底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新闻事件来设计相应的游戏步骤,读者可以通过互动的过程,加深对新闻的理解。进一步解释就是,新闻游戏是以社会热点、时事话题、公众议题为原型制作的小游戏,媒体在完成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向读者或玩家提供了具有娱乐性、强交互性的虚构体验场景[1]。

新闻游戏兴盛于2005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媒体的推动,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产品涌现,如Darfur is Dying(救救达尔富尔)、Budget Hero(预算英雄)等。就国外而言,目前把新闻游戏付诸实践的大部分主体还是权威媒体,其中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做得最为出色。如《华盛顿邮报》与聊天应用Kik一起合作开发消遣类游戏,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打造自动化新闻游戏制作工具。此外,一些第三方机构也开始寻求与权威新闻机构的合作机会,一起开发更多形式的新闻游戏。

就国内而言,早些时候国内对新闻游戏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有人把《企鹅大战流氓》《小月月》等游戏归在新闻游戏的范畴里。这种类型的游戏只是利用了新聞事件的噱头来推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游戏。真正的新闻游戏应该是游戏服务于新闻事件的传播和表达,而非新闻服务于游戏。国内新闻游戏做得比较出色的是财新网,财新网的团队很早就开始试水新闻游戏,并相继推出《财小新带你摇车号》《中秋节到了,看谁能坚持不碰五仁月饼》等新闻游戏作品,收到了良好的用户反馈。2016年6月,财新数据可视化团队设计的关于中国大城市污染问题的新闻游戏作品《我是市长》(Think for a mayor),还夺得了世界数据新闻大赛的季军。可见,国内的新闻游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二、新闻游戏在新闻报道方式上的变革

1.技术进步为新闻游戏提供了多样化的报道方式

在新技术不断刷新人们视听体验的今天,以文字、图片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新闻报道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年轻受众群体的需求,传统新闻媒体也一直在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来激发用户的关注。不论是门户时代的网页,还是此前火遍朋友圈的H5应用,或是如今大火的VR和AR等,新闻游戏都有相关应用。笔者总结了三种新闻游戏应用新技术的案例,具体如下。

(1)网页新闻游戏——《急诊人生》

《急诊人生》是台湾媒体“报导者”推出的一款网页新闻游戏,引导用户通过简单的游戏操作,更好地理解急诊室医生所面临的真实情境,以此来缓和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2]。游戏与文字的结合激发了读者的参与兴趣,网站首页的分享和链接更是扩大了传播范围。

(2)H5新闻游戏——《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互动与参与的需求更为强烈。H5新闻游戏通过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可视化的排版,使内容与人机互动更加巧妙地结合,同时配合滑屏、点击等操作,提升了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用户的参与感迅速增强。网易新闻团队推出的新闻游戏——《习近平和奥巴马是这样夜游中南海的》,通过收集官方发布的文字和图片等信息资料,利用H5互动技术的处理,在地图这样一个可视化的场景中,让读者直观地体验和了解到习近平和奥巴马夜游中南海的全部经过。

(3)VR新闻游戏——《丰收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VR、AR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手段也开始逐渐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这些技术的加入,不仅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体验方式,还改变了以往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流程。《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丰收的变化》就是运用VR的典范,预示着VR的运用正成为融合报道中的全新领域。此款新闻游戏按照游戏的规则来设计,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游戏中的文字、图片、音视频乃至信息图表都可以通过相互融合来呈现,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来获取最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2.新闻游戏在新闻叙事方式上的变革

(1)新闻游戏颠覆了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

以往的新闻报道主要是新闻机构单向地将图文内容传递给读者,受众只能接受新闻机构提供的信息。而在新闻游戏中,用户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权,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想参与的新闻游戏内容,还能够通过交互性互动来决定新闻游戏叙事的走向,而这样的交互也能为受众更好地呈现新闻背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颠覆了传统的传受关系。

(2)通过多元创意寻求讲故事的新方式

2015年,在线电视网站Fusion发布了一款新闻游戏——《沃土》,此款新闻游戏是让用户体验一名意外怀孕的年轻女生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在新闻游戏中,用户的选择会影响未来剧情的走向。此类新闻游戏的创新,在于与原作者进行内容合作,并给用户带来别出心裁的新闻报道方式。

三、新闻游戏的商业模式探析与展望

1.版权保护与平台收益

“版权”一词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较为火热的名词,通过正规的版权分发和售卖,新闻游戏版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来经济收益。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一系列新闻游戏的侵权行为也层出不穷。侵权行为的泛滥会导致版权不能得到很好保护,需要新闻游戏制作方、出品方在创造和推广游戏的同时,注意保护自身的版权和权益。此外,一些新闻游戏的使用也需要专用的硬件支持,游戏平台提供商也可以通过提供新闻游戏运作所需要的平台、软件、硬件等来实现盈利。例如,Call of Duty和Grand Theft Auto这两款游戏需要游戏平台(XBox和Play Station)以及PC端的支持,平台即可通过此来盈利。

2.广告植入模式的创新

广告植入就是把产品或服务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作品之中,让观众在使用和观看产品的同时留下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就新闻游戏来说,广告植入可以成为其盈利的重要手段。广告植入不仅可以出现在不同媒介终端(PC端、移动端)上,还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多种场景中,如新闻游戏的打开界面、游戏首页、游戏背景、暂停界面以及弹窗字幕等。同时,广告主与新闻游戏设计者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在合作的同时,一方面,广告主的特质和类型会影响游戏整体风格设计,另一方面,广告主也会为新闻游戏的制作提供经费支持。如《华盛顿邮报》与聊天应用Kik展开合作,其利用Kik设置交互游戏,这可以算是广告植入新闻游戏的一个成功案例。

因此,媒体机构可以利用新闻游戏将自身品牌进行宣传,将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作为主题,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借势营销。比如腾讯就曾借热门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推出过闪游《葫芦娃大战群妖》,借此宣传自家推出的新款网游《寻仙》。可见,新闻游戏在今后也有望成为网游产业的新营销方式。

3.善于与社会化媒体结合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获取资讯的工具。就新闻游戏来看,媒体可以让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等合作账号登录新闻游戏,并对其进行评论、收藏和分享,以此来实现新闻游戏的裂变式传播。当前火爆朋友圈的H5,正是新闻游戏与社会化媒体良好结合的经典案例。

此类新闻游戏利用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基于新闻事实的趣味性引导用户分享,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减少了新闻游戏的传播成本。同时,媒体还可利用用户之间的攀比心理,互刷游戏成绩来提高新闻游戏的生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媒体要减少诱导用户分享,否则很容易被社交网络平台官方认为是诱导分享而进行封号或封链接处理。

4.免费增值模式

当前所出现的新闻游戏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免费模式,免费模式是许多商家招徕用户的方式。这种模式所积累的用户可以被培养为付费用户,即免费模式背后的增值模式才是开发者的醉翁之意。实际上,新闻游戏的用户可以通过付费手段来实现游戲的复活和所用装备级别的提升,以此来延长自己的价值链。此外,玩家可以购买虚拟物品来扩大游戏权利或者为朋友进行支付。如在游戏Candy Rrush Sage中,玩家可以免费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可以购买装备来进行游戏复活,或者获得某项特殊技能来提升玩游戏的能力。

四、新闻游戏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题材选择上存在诸多限制

不同于以往新闻报道选题的丰富性,新闻游戏在选材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并非所有的新闻都适合做成游戏,新闻游戏报道题材的选择需要考虑政治政策、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

新闻游戏的趣味性使硬新闻面临严肃主题娱乐化的问题。例如,BBC于2015年初推出的互动游戏《叙利亚之旅》就受到了《太阳报》的批评。《太阳报》认为,将此类题材做成新闻游戏,是将他人苦难转换成体验者的游戏。因此,在进行新闻游戏选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其是否符合伦理道德,还需要进行前期的用户使用调研,以此来完善和修正新闻游戏。另外,对暴力或犯罪事件的曝光可能会引发相当程度的示范效应,增加社会暴力或犯罪事件发生的概率,如英国游戏公司Traffic Software推出《刺杀肯尼迪》的案例就因此备受争议,一些家长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玩此款游戏。

2.游戏形式大过新闻报道本身

新闻和游戏的结合,容易使得新闻游戏中的游戏成分过多,游戏的形式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让用户过分沉浸于游戏的体验中而忽视了新闻的内容。一些新闻机构为了吸引眼球,也会让所生产的新闻游戏过度娱乐化,使得新闻、游戏与娱乐的边界模糊。而游戏的娱乐本质,也可能亵渎严肃的话题。在新闻游戏中,游戏是新闻传递的载体,应该是游戏服务于新闻事件的传播和表达,而非新闻服务于游戏。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专门制作新闻游戏,只需要在传统新闻报道中加入游戏性,从而使报道变得更加好玩。新闻游戏归根到底还是讲新闻,但是游戏形式也不能过少或者过于简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新闻机构一直想方设法吸引年轻用户,而传统的新闻传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年轻用户需求,游戏的交互性与趣味性极有可能成为新闻机构维系年轻用户的全新机会。

3.高昂的制作成本且制作周期较长

众所周知,做一款游戏是很难的,需要反复测试、更新,而且会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这就占用了媒体机构其他部门的资源。首先,一款新闻游戏的制作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新闻选题作为主题和背景,这就需要媒体对所选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并将其与游戏策划相结合。这个过程需要新闻记者、游戏策划以及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而相互之间的角色和工作分配会成为一大难题。其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也让新闻游戏的制作难上加难,目前国内高校对新闻游戏专有人才的培养并不成熟,新兴的新闻游戏面临着人才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局面。

新闻讲究的是时效性,但制作一款新闻游戏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时效性一过,很多新闻游戏也就失去了价值,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新闻游戏主要适合用于一些时效性不是非常强的报道,或是重大事件结束后的深度报道[3]。新闻游戏的商业变现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国内免费模式盛行的当下,一款新闻游戏很难进行商业化运作,从某种意义上看,新闻行业本身就与商业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

新闻游戏注重受众互动体验的特点,使其未来可能成为继图片、音频、视频后的又一多媒体形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还会产生更多不同于传统新闻或传统游戏的新产品。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信息获取的要求和习惯正在发生转变,通过新闻游戏的方式来增加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可给用户带来交互式、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或许能够成为新闻机构下一个关注的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周敏. 新闻边界视角下的新闻游戏探究[J]. 现代传播,2016(1).

[2]刘胜男,陈媛. 国内外新闻游戏大赏[J]. 中国传媒科技,2016(Z1).

[3]刘胜男,陈媛,杨斯君. 别拿游戏不当新闻[J]. 中国传媒科技,2016(Z1).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游戏用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关注用户
爆笑游戏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