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神武殿的建筑探究

2018-09-04 07:53叶中华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武士道道场观众席

卢 新 叶中华

(1: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 130033; 2:吉林建筑大学,长春 130118)

1 历史背景

公元1940年,恰逢日本纪年2600年,日本为制造所谓的“昭和盛世”,竭力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扩大影响.伪满洲国的伪满武道会计划在“新京”(今长春)、奉天(今沈阳)、哈尔滨3大都市建设武道场,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和传播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伪满国都“新京”兴建的武道场,邀请了日本技师宫地二郎担任设计及监理,取日本“神武天皇”之名,将此建筑命名为“神武殿”.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建筑功能与建筑环境的关系,最终选在牡丹公园(今牡丹园).

2 建筑探究

“新京”神武殿,位于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以西,东顺治路(今东中华路)以南,立信街以东的牡丹公园西北角.“新京”神武殿始建于1939年9月,竣工于1940年10月.建筑总高度22 m,主体一层,建有地下室及夹层环廊,建筑总面积约5 000m2,其建设规模超过日本国内任何一座武道场馆[1].

“新京”神武殿采用日本传统建筑样式,主体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屋顶为钢架结构,建筑基座为花岗石,外墙体为砖构外饰白灰,屋顶覆盖黑瓦,在建筑色彩上形成了白墙与黑瓦的强烈对比[2].

“新京”神武殿建筑形态具有突出的仪式感,建筑整体也做到了有体量,有细部,主体建筑采用单檐歇山式的大屋顶,屋顶尺度巨大,几乎占据了整体建筑体量的一半,而为了弱化了大尺度屋顶带来的单调感,在近景建筑细部的处理上,设置了许多精美繁复的日本传统吉祥图案,在大门台阶上面还放置了两个石制的盆式香炉,增加了礼仪的气氛,建筑周围种植了树木,营造了幽雅自然的环境,人行道路上还设有路灯(见图1).

图1 “新京”神武殿立面图[3]Fig.1 Faade drawing of Shenwu hall in “Hsinking”

“新京”神武殿的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建筑主体是大道场,左右配以附属用房,其建筑右翼为内部管理区包括事务室、接待室、教练室和会议室部等,建筑左翼为训练场地包括小道场、相扑场和射箭场等.“新京”神武殿的地下部分,主要包括练习场地、休息室、食堂、洗漱室、更衣室、仓库、厕所、浴室和卖店等附属设施(见图2~图4).

主体建筑大道场包括柔道场和剑道场,柔道场和剑道场各由240块0.9m×1.8m的榻榻米组成,周边附有贵宾席、教练席和普通观众席,普通观众席位于大道场的三面,分为上下两层,铺设180块0.9m×1.2m的榻榻米,每个坐垫0.6m×0.6m,共设540个观众席.

小道场则由48块0.92m×1.75m的榻榻米组成.相扑场尺寸为8.5m×7.7m,比赛中心直径4.5m,周围均设1.5m高的木制墙围,设有教练和特别观众席,相扑运动员可直接从地下休息室上来进行比赛.射箭场尺寸为14.3m×6m,可同时进行6人射箭比赛,室内天井高达5.9m[3].

图2 “新京”神武殿平面图[3]Fig.2 Plane drawing of Shenwu hall in “Hsinking”

图3 “新京”神武殿剖面图[3]Fig.3 Profile drawing of Shenwu hall in “Hsinking”

图4 “新京”神武殿地下平面图[3]Fig.4 Underground plane drawing of Shenwu hall in “Hsinking”

1940年,“新京”神武殿落成后,在这里经常举行各种“武道”的训练和比赛活动,包括柔道、剑道、相扑、射箭等,除了上述比赛外,主办者还想通过活动的复杂仪式和程序,体现出“武道”文化中所谓核心的“武士道精神”(见图5).

图5 牡丹公园内的神武殿[3]Fig.5 Shenwu hall in the peony park

图6 吉林大学礼堂“鸣放宫”[4]Fig.6 The “Mingfang palace” auditorium of Jilin university

1945年,日本战败,东北光复后,神武殿废弃不用.1946年,在长春的国民政府曾将原神武殿及附属设施交由国民党军校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神武殿旧址由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接收.1956年7月,东北人民大学对对该建筑的内部进行了全面改造,重新修建了舞台,增设了银幕和灯光设备,将其变为了学校礼堂.时任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匡亚明在学术上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将该礼堂命名为“鸣放宫”(见图6).1959年吉林省宾馆未建成前,吉林省和长春市的重要党政会议都在“鸣放宫”召开,会议代表合影也都选在“鸣放宫”的正门前[4].

“鸣放宫”多次发生火灾,几经修缮,其屋顶局部结构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1990年9月,“新京”神武殿旧址被长春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2014年8月,旧址升格为吉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并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改为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礼堂(见图7).

图7 修缮后的吉林大学“鸣放宫”[5]Fig.7 The “Mingfang palace” of Jilin university after the renovation

3 结语

“新京”神武殿出于体现仪式感以及所谓“武士道精神”的目的,采用了夸张的大尺度屋顶,其屋顶高度几乎占据了整体建筑高度的一半,而伴随横向尺度的展开,整个建筑显得头重脚轻,但临近极具向下俯冲的动感,让人感觉低矮而压抑.配以黑白的建筑色调,使人感到肃穆而阴沉.这完全是形而上的设计表现手法,这也恰恰呈现出当时日本侵略战争下的一种精神状态,无所不用其极的塑造天皇崇拜和彰显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今它坐落在美丽开放的长春,也正恰恰警示着人民对那段沧桑岁月的回眸.

猜你喜欢
武士道道场观众席
视听盛宴
看电影
小心“飞人”
论森鸥外历史小说中主从关系的演变
明治初期“立身出世思想”强大影响力管窥
日本动漫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探究
罗定《龙龛道场铭》碑异文考辨
二间高夹新解
凡心动了
“小林流”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