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9-04 10:25林彬徐敬冯德广王锋王佳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生活质量

林彬 徐敬 冯德广 王锋 王佳祥

【摘要】目的:对比微创小切口手术与正中切口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月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正中切口行心内手术,实验组患者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做对比性研究,再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切口长度和术后美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一年发现,两组间术后的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生活质量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轻者无症状,重者伴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严重危害了人們的生命安全[1-2]。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其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以往的心脏外科正中切口行心内切除术虽然具有一定的手术疗效,但是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慢,治愈率低,且会伴随较多的并发症。为将患者术后创伤降至最低,减少患者痛苦,本研究通过将微创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月收治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0个月至45岁,平均年龄为(45.91±7.92)岁,房间隔缺损22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巧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8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0个月至45岁,平均年龄为(44.23±7.55)岁,房间隔缺损2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7例,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 (1)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受试者均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2)排除入院时合并畸形症状患者,排除并发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 (3)既往无精神病史,无过敏史或具有过敏体质。

(4)排除股动脉严重钙化和狭窄者。

两组患者均有同一批护理人员及主管医生进行治疗护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正中切口行心内直视术,术后将患者送入ICU病房,对患者心脏的畸形部分进行矫正,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手术部位进行止痛和止血。

1.2.2 实验组手术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即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麻醉,针对患者病情不同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指导患者左侧卧位的姿势,垫高患者右侧胸部,从右腋下方至右侧乳头外侧处行斜切口,约5至10cm,第四肋间,或者第三肋间依次进胸,建立体外循环。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做对比性研究,再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定量资料由不同数据类型选取对应的t检验,表格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Xz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实验组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切口长度和术后美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在对两组患者一年的随访,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以往传统的标准胸前正切口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成熟的手术方式,其可以将大血管与心脏清晰的显露,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的生存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此类手术的对组织造成的创伤大,且术中出血量较多,体内的固定钢丝会感染到患者的胸骨,甚至移开胸骨,完全破坏骨性的连续性,以及由于手术切口较大因而会生成瘢痕影响美观,尤其针对青少年和女性而言,手术造成的较大伤口易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性影响,致使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3-4]。现阶段,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和安全性的提高,一般的心脏病采用手术治疗后通常可以获得痊愈,但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和严重,常规手术则不能发挥较大的治疗作用,因而如何在确保手术疗效的同时再将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是手术治疗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患者在追求手术疗效的同时亦对创伤小、恢复快以及美观度的追求,促进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导管介入封堵手术和微创手术的发展,其可以在创伤小和恢复快的基础上改善手术美观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手术输血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本研究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完成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内直视手术,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疗效。笔者通过研究此类手术的研究进展,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此切口具有以下优势: (1)无需切断肋骨和胸骨,保持了胸廓完整性; (2)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输入大量异体血; (3)手术切口隐蔽且小,不易影响到美观度;

(4)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5)此类切口的手术适应症较多,如右心房、右心室流入及流出道病变,房间隔病变,膜部等均可采用该术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的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切口长度和术后美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虽然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效果更为明显,这说明了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以与标准胸前正切口术的手术疗效基本相同,且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此基础上的术后恢复更快,以及美觀程度更高。此外,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一年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优于对照组,但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这亦说明了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以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的手术难度略大,因而在实施时不易被掌握,尤其针对主动脉插管时更需技术技术熟练的医师完成,其对术前诊断及及外科医师处理术中意外情况的能力要求较高。因而笔者认为掌握以下几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科医师更容易掌握手术: (1)根据胸部X线片了解患者的心脏形态,按显示的位置选择是否选择第3或4肋间; (2)右侧胸腺部分的切除会更为清楚显露主动脉远端; (3)主动脉插管和体外循环的建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4)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及肺动脉切口应严格缝合,防止出血等。

此外,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在对患者年龄的选择上,除了成年患者适合开展实施,针对儿童的最佳适宜年龄为2至10岁,年龄<3个月的患儿不宜采用此类手术路径。因而在选择微创手术切口时需谨慎,如术中发现术野显露欠佳,影响到手术操作或发生大出血,应及时向下延长切口甚至横断胸骨。

综上,右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可以发挥与标准胸前正切口术相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的完成常规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同时术后恢复快,以及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通讯作者:徐敬)

参考文献

[1]张莉,张浩,杨荣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cTnT变化[J].江苏医药,2015,41(07):762-764.

[2]林苇嘉,侯文进,吴伟东等.术后强化式呼吸道护理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36(21):3415-3417.

[3]张荣媛,张燕搏,杨克明等.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06):92-92.

[4]张瑜.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04):119-119.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生活质量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分析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联合降主动脉逆行跟踪法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的价值分析
分析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搭桥术的疗效
氯胺酮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