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9-04 08:49张吉怀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初中化学培养

张吉怀

【摘 要】化学教育是初中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其它的学科不同,化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牢记化学公式,还要动手进行实验,熟练掌握化学物品的使用方法,确保每一个步骤的正确性。以往的化学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01-01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引导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情况,然后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授课,让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有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颁布了新的标准,即走出单一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熱情。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课堂的灵活性不高,并且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要走出教学的固有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好习惯,让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

1 从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着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探究的方法实施授课,就必须变单一课堂为多样化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激发他们主动性学习的热情。化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对学生记忆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出单一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学生兴趣的角度来考虑教学。例如,在做完浓稀HN03与Cu反应实验后,教师如果只提出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学生往往印象不深,还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时,教师就可以走出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设问学生是否可以得到N20、NH4+等元素,让学生自主的分析出其中的规律,走出思维上的定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2 巧用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化学求知欲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要将学生带入学习的真实场景之中,通过营造一个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现阶段,我国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多种课程只能让学生感到“头疼”,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在情境之下实施授课,带动学生的求知欲,让教学变得更为生动[1]。

3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化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背诵各种化学公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同样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答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教会他们主动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授课。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时,有学生曾提出,烧瓶内的残留物为什么变黑,是否有新的黑色物质生成?此时就顺势启发:肯定有新物质生成,大家在课后思考一下会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有这种物质生成?此外是否会产生影响乙烯纯度的物质,怎样用实验论证,请设计方案,若方案合理,可提供实验条件供大家验证。经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就可以被激发出来,教学也会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4 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好习惯

化学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富于变化。学习不能只参考课本和书籍,而是要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对问题做出自己的分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和查询资料,在这样的模式下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对问题加以探究。

化学教学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生好奇心强、年纪小,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必须坚持创新,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营造教学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养成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对学生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云龙,宁明远,唐春然,梁开龙.培养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初中化学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