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油灯香

2018-09-05 05:46彭立昭
北广人物 2018年32期
关键词:松油篓子放油

彭立昭

儿时,一到夏夜,大人们和孩子们使用一个个铁篓子装上松树片,点燃,去照泥鳅,或山里岩蛙。那铁篓子里的枞膏烧起来火旺,远看像一只只红灯笼,将黑漆漆的山里都照亮了,煞是壮观,且香味远扬。

枞膏都是一位叫韩曙的放松油人提供的。每年的开春三四月份,韩曙便挑着锅碗瓢盆,背着行囊,带着十来个汉子来放松油了。住在山上,靠近大树,搭几个简易棚子,砍些树枝,围上篱笆,就成了临时的家。篱笆周边撒满了雄黄,以防毒蛇和毒虫一在湘西南,放松油的职业古已有之,放松油的人一般称“放油佬”或“放油郎”。所谓“松油”,即松树上流出的油脂,可加工成医学用的松节油和制作成二胡用的松香。放松油也叫“采松脂”,就是在大松树的下方,用专用刀具刮开树皮,在树干上刻成“V”形口子,下面放半个竹筒,“V”型处分泌出的油脂就叫松油,也叫松脂一大多呈乳白色,像白玉一般,有些呈黄色,像琥珀,晶莹剔透。每株松树能采集三四竹筒,大约五六斤油。开凿,装竹筒,工序简单,却要很大的手劲,没有力气是不行的。一天下来,一个人要放几十株大松树的油,骨头都会累散架。难怪有句俗话,“穷得两手空,不去放松油”,意思是说,穷得不能再穷了,才去干这种苦活。

韩曙个儿高,曾在梅山学过武术,顺从父亲,14岁的少年就成了放油佬。每年霜降时节,松树油脂渗不出来了,便“收刀”。然后,把最后一批松油卖了,清点家什打道回府。

可是,那一年韩曙没走,一个人留在了山里,很快大家就听到了好几个版本的小道消息一有人说,一次韩曙在坳下河边,远远望见深潭中有个女子在挣扎着。韩曙顾不上脱衣服,一个猛子扎进深潭,托住女子的头,游到了岸边。女子叫荷花,严家的大闺女。她望着他,眼前一亮,是个好男人啊!两人从此好上了。有人说,根本没这英雄救美一事,前几年早就好上了,但严家一直不同意。如今荷花儿怀孕了,既然把生米做成了熟饭,就要对人家姑娘负责,韩曙就做了上门女婿。婚礼那天,寨子里大白天的就点亮了无数盏松油灯,那阵阵香味,随袅袅炊烟在山谷里飘舞、弥漫,久久不散,晚上,人们用松树片燃起了一大堆篝火,分外耀眼。人们畅饮、唱山歌,好不热闹。

从那以后,当地人就开始接纳放油佬了。山里的姑娘们个个心灵手巧,格外喜欢这些外来的小伙子,为他们绣荷包。每年要离开了,女方会给男方悄悄放了“情蛊”,要他第二年的某个时间一定来,千叮咛,万叮咛。男方自然满口答应。但到第二年放油季节来临,个别男人早把盟誓忘到了九霄云外一这样,时间一到,情蛊发作,男人就会得病,浑身无力,要死不活,任你到医院检查治疗,就是找不到病因,治不了。要是男方覺悟,上门找到相好,求得解药,尚且有救。这当然是美丽的传说罢了。

如今,寨子里每逢喜庆之日,点松油灯习俗至今未改,一挂就一整夜。你若有兴趣问老辈人,为何要点松油灯?他们笑答,“忠诚”二字。好吧,承诺似金,一旦有诺,你就得为你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对吗?像有了信仰一样。

猜你喜欢
松油篓子放油
故事(外一首)
铝合金油箱放油塞可靠性分析
重质松节油中间馏分中松油醇的分离*
航空发动机应急放油功能失效故障分析
松树上的塑料袋
一种柴油机放油装置的设计与使用
大型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符合性要求研究
固载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装满石头的篓子
α-松油醇的提取纯化与稳定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