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

2018-09-06 10:36黄世芝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改革多媒体技术

黄世芝

【摘 要】本文以中职多媒体技术的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例,从灵活运用课程教学信息化角度出发,探究课程项目化改革和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融合,对课程进行整合重构,完成独有的校本教材,以期为同类相关课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项目化 信息化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47-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要“开发能有效支持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一批学科优势明显、课程体系完善、与实践领域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在这一时代背景的驱使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是示范性专业,是学校的名牌专业,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该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同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例如:该课程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未来工作中常用的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办公设备等,这些内容将为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當前中职信息化教学背景和趋势,探索如何结合项目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程问题分析

多媒体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具有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非线性五个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各个领域,例如在教育、电子出版、科学研究、家庭娱乐等领域,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人们对多媒体的认识越来越多,同时多媒体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中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工作领域经常接触的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快速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方向,了解未来两年在校学习的目标。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操作能力强的显著特点,根据这一优点,我们研究编写该教材的基础是理论运用到实操中,在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升学能力,同时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传统的循序渐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程,都是注重理论基础学习、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觉得枯燥乏味,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却不懂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职业目标不够突出,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传统课程教学观念是首先关注课程知识内容的系统学习,然后再举一反三运用到实践中。那么针对目前中职教育以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来看,信息化项目化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和技术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如何通过项目化教学明确课程能解决什么职业目标和工作任务,然后思考完成职业目标和工作任务中会运用何种知识技能,具有学习目标显著突出的特点。

二、课程思路

课程的改革设计思路是:项目化整合重构传统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确保教学信息化技术的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领域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通过调研当前职业需求,参考多本教材,提炼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项目化与信息化的整合重构,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项目化整合重构。传统的多媒体技术教材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内容比较杂,所使用的软件比较陈旧,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例如:传统的教材中含有数字音频处理软件 GoldWave,该软件功能较少,已经不能满足职业上的需求。课程通过项目化整合后,项目内容所涉及的软件都是工作中常用的软件,如音频处理部分内容已经修改为很多职业常用的 Adobe Audition 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控制灵活,使用它可以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数字音频文件。通过对多个职业岗位的调查研究,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相关的项目、案例,完成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目标和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传统多媒体技术课程与改革后课程的内容对比见图 1。

(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资源共享。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最基本的是对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教师需要熟练地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直观的动态图像和丰富的多媒体信息相比乏味枯燥的文字讲授,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且在增强教学互动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随着共享时代的来临,获取资源的途径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把较难理解的知识技能点制作成简单易懂的动态演示视频,通过云平台提供资源共享,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调用学习。又如蓝墨云班课,通过该软件,学生可以在家里完成预习作业、提交作业、自学教学视频、提交课堂评价等。

三、课程改革实施建议

(一)研究详细的项目化教学方案。通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依据“必需、实用、够用”的基本原则,重新编写教材。教材分为五大项目,每个项目再采取案例教学,案例要突出岗位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做到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以市场为背景、以岗位为目标。教材由几位多年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共同负责完成。通过研究讨论,编写有特色的、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项目化教材,同时建设完善多媒体技术信息化课程,以适应行业领域对资源不断完善、提高和动态发展的需求。

实施办法。文献法:查询有关新课程教材、资源库的评价研究资料,建立本课题的评价指标体系;行动研究法:在收集论证资源素材的同时,不断完善资料,边应用边修改,逐步完善信息化资源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料、习题库、在线答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终形成有参考价值的案例集,制作相应的微课,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探索信息化与项目化之间的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大多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机、平板辅助教学最近两年也开始盛行,到底哪些适合学校的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例如,雨课堂 APP,可以实现实时问答互动、学生难点反馈、课堂练习、幻灯片推送等功能,这是一款非常好的智慧教学工具。但中职校学生对手机的把控能力比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在课堂上普及手机上课,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倡导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融合运用项目导向法、案例教学法、分组实训法、讨论启发式、示范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辅以蓝墨云班课 APP 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后反馈、课后练习、课后讨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关注课堂动向,保证教学效果。

项目化的课程重点是把知识技能点重组于项目模块中,当学生完成该项目时,无形中已经学习了多个知识点,并且能够达到知识的跨度应用,这样的教学也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去探索实践,通过信息化手段,让知识的跨度更加直观易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同时提高职业能力,达到信息化与项目化之间的融合。

(三)自编校本教材,精选参考教材。通过同一教研组的教师探讨研究,分享授课经验,结合当代信息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多媒体素材,精选参考教材,共同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教材教学目的要明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材内容的组织应该是将相关职业活动有序地分解成若干典型工作项目和任务流程,按照职业能力需要和工作任务目标,组织安排必需的理论知识,内容全部采用项目模块的形式来编写,内容新颖,与职业相联系。例如视频模块,主要分三个项目:儿童写真、校园宣传片、节日庆典。这三个项目都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如制作公司宣傳片、婚庆相册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需要和中职学生特点,完成自编教材。

(四)创建师生互动共享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效的资源。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自编校本教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授课计划、课件、项目素材、网络教学资源、习题资料、试题库、项目案例、参考教材及部分章节微视频等。将课程资源共享到云端,同一门课的教师,可以共享资源。素材、作业通过智能教育平台发布,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作业,参加教师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加强互动沟通,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学生的作业及时得到反馈,让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资源共享时代,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率的教学互动。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多媒体技术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将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 利,刘丽丹.黑龙江省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

[2]任昌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J].中国教育网络,2015(7)

[3]刘 杰,毕天侠,吕岩荣,等.同步课程网站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4)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项目化课程改革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