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禁欲系”的十年如一日

2018-09-07 07:10
东方电影 2018年9期
关键词:邓超孙俪泡脚

机器人般的时间表

早上六点半起床,如果家里人都在,晚上七点半孙俪就会关手机,然后九点半上床睡觉。如果哪天晚上十点她还没睡,还能回复朋友发给她的消息,大多会收到一句“天呐,你竟然熬夜了”。所以孙俪的朋友们晚上都不会找她。

除去为剧做宣传,她的社交平台八成在讲健身、运动,一半在呼吁泡脚,“冬至到了要泡脚”“立春到了要泡脚”。雨水、立夏、小暑、大暑、立秋……但凡遇到节气,她必将呼吁大家泡脚,“每晚以温水认真泡脚,祛湿是重点,有益身心健康。”邓超调侃她是“行走的节气预报”,网友则乖巧回答:“知道了娘娘,一年四季都要泡脚。”陈晓聊起拍《那年花开月正圆》那会儿,孙俪总是叮嘱自己要注意泡脚的事,就觉得又想笑又暖心。

瑜伽、普拉提、画画、练字……贯穿了孙俪几乎所有非演戏之外的时间。“我就喜欢这种生活,习惯了就不难。锻炼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完全可以挤出时间来,家里有跑步机,天气不好,就在家里跑一个小时。送孩子上学后,就走路一个小时回家,这都是很好的锻炼。少刷一会儿朋友圈和微信,这些时间都有了。很多人问我,你在路上走不怕别人看见吗?其实路上几乎没有人在看我,因为所有人都在低头看手机。”

生活上,孙俪有自己的节奏,工作时也是一样。好像从2003年开始,她就习惯了按照自己的“慢节奏”来诠释角色。那年,根据海岩同名小说改编的《玉观音》,是孙俪入行拍的第一部大戏。那时经验尚浅的她,学跆拳道,去医院看产妇生孩子,在云南缉毒大队实习一个月,举着DV冲到最前面,拍摄队员们出任务的实景。她的整个22岁都浸润在这些习得身外之物的过程里。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发布会上,丁黑、孙俪、何润东站在一起,他们感叹14年后,《玉观音》重新聚首。“孙俪没变,不,我目睹她变得更好了”,丁黑说。第一次和孙俪搭戏的陈晓,将他眼里的孙俪介绍给大众,“其他演员,包括我自己,刚刚进组时都非常有激情,但是随着时间和拍摄的深入,到了快要杀青的时候,往往都会开始略微放松,但孙俪却能够始终如一地像机器人一般,每天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来对待工作,非常有责任心,对剧本、对人物有强大的使命感。”陈晓认为这是孙俪作为前辈能够把表演这件事做得如此卓越的原因。他还将孙俪的这种“一板一眼”形容成“机器人般的时间表”,这是他想了会儿才想出的修饰词。

三分天注定

孙俪一直觉得,拍戏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前期要跟导演沟通、多次试装,最后才会成为那个人物。但后来有段时间,她发现拍戏变得简单了,不用试装就可以演,甚至没有剧本大家都敢开拍。这样真的行吗?“我当时特别不自信,我觉得那种情况下我是孙俪,不是剧中的那个人物。我推掉太多戏,其实有些大纲是很不错的,如果能多花些时间打磨剧本,拍出来挺好的。但是好像大家都等不及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着急,导致我那段时间完全不敢演戏,因为完全不在自己的工作节奏里。”

2011年,主演《甄嬛传》;2013年,主演《辣妈正传》;2015年,主演《羋月传》;2017年,主演《那年花开月正圆》;2018年,主演《影》。8年5部戏,孙俪不为自己没能抓紧通过镜头展现年轻的美而感到遗憾,只是不想让自己心情糟糕。拍一部自己不喜欢的剧本,就会心情糟糕。她说她感受过那种糟糕,太痛苦了,所以不会再去做那种尝试,总是演那些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会消磨掉自己的热情。对孙俪来讲,演戏要是没有热爱,就演不了了。

想要得到孙俪的青睐的剧本,最起码的就是要完整,如果只有一个大概,那肯定是不行的。了解孙俪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她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禁欲系”,工作上必须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剧本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一边拍摄一边改剧本?不存在的。“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演员,我不能做到一边磨剧本,一边改剧本,一边拍摄。剧本是一剧之本,是一度创作,演员是二度创作、三度创作,如果连一度创作都没有,那现场演什么?”

她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摄前的准备特别齐全,然后大家有时间去讨论,甚至去排练这场戏,都是有备而来。“剧情是环环相扣的,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你不能写五集剧本就开机,前十集埋的东西,到最后才会揭开,如果是写五集就开拍,演员根本不知道在那个地方她应该怎样去表现。我也想产量高,但是看不到好剧本。”说到底,拍戏这件事,孙俪必须按照她自己的节奏来,节奏不对,不拍,节奏太快,她说她的心脏受不了,“我的心脏跟乌龟一样”。

但就是这样真正的“低产户”,观众忘不了她,甚至比那些天天出现在眼里的面孔更能占据他们的心。孙俪觉得当代人都忽视了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比如芈月,她就是个“霸星”,她的遭际,有那层“天注定”。她相信命运,成为今天的孙俪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天注定。“小时候我父母离异,我希望能有自己的家庭。从小我在心里就埋了一个种子,成年以后也一直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有小孩。现在我有了等等和小花。从小,我也会因为妈妈工作很辛苦,希望自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努力工作,我的要强也是从小养成的。”但另一部分的孙俪,是不认命的结果。她会努力,努力到百分百,哪怕最终没有结果。“我会认为,这就是我做这件事的命,我不会抱怨。”

孙俪曾自问,如果自己经历了《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周莹遇到的事——多次生意失败、倾家荡产,自己能坚持下去吗?“我一定就放弃了。”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这可不一定。失败的人会有千万种原因,但成功的人一定会有相同的特性。

顾家的“大女主”

当张艺谋的新戏《影》宣布孙俪是女主角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一段时间后,邓超会成为男主角。这将是这对夫妻继《恶棍天使》《分手大师》《画壁》之后,第四次同时出现在银幕上。

认识孙俪的人都说孙俪变了,这种变了是从她成家之后发生的。孙俪身边的人,说她变话唠了,开始愿意与人沟通了。而以前孙俪母亲还会说女儿看到家里有人来,一般打个招呼,然后就回自己房间,再也见不到她人了。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有时候孙俪带两个孩子去医院,看到带着与自家孩子年龄差不多小朋友的家长,她就会和他们聊天,一聊就能聊很久,看到这个场景的孙俪母亲觉得特别诧异,女儿真的变化太大了。

孙俪与邓超在遇到对方之前都是单身主义者,在外人的眼里幽默风趣的邓超和冷静自持的孙俪就像火与冰,他们俩的相遇与结合就像某种猜不透的化学反应,但孙俪不这么认为:“两个人能够在一块,一定是有某些特质是相同的,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很相同的。”孙俪的家里没有特定的家庭排序,每个人都有自己重要的时刻,谁都不会天天是主角。今天孩子要表演了,明天孩子不舒服了,那么就都会围着他们转,他们就是主角。“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邓超是被欺负的,在家里,我真的不是娘娘,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谁的地位超过谁。”

“大女主”就一定要怼天怼地,成为站在事业顶峰不需要爱情的女性吗?作为“大女主戏”的“掌门人”,孙俪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不是这样的。孙俪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大女主”,她将“玛丽苏”和“大女主”区分开

那些不依靠男人,依靠自己独立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才是“大女主”,“她们独立、自信、有人格魅力。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你越大,越会觉得许多事情有非常多的方式解决。同样的事,有人处理得非常完美,有人就处理得复杂,这与阅历、人生经历、个性有关。”孙俪还强调一点,芈月、甄嬛再有野心,再有抱负,还是善良的人,她不愿意把她们演成坏人;即使坏,也要有她们的理由。

圈中好友俞白眉评价孙俪:外表愈柔软,内心愈强大。俞白眉说,孙俪总是拎得清自己的身份,她有一种“演戏时绝对的主角感和生活中绝对的配角感”。这种强大就是她对自己的身份定位有着绝对清晰准确的认识。孙俪喜欢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不是他们在画画,她在门口刷朋友圈等着,而是他们要一起做,这样母亲与子女之间才会有共同语言,能聊得起来,他们一起聊运动、聊电影、聊美食。怀孕的时候,孙俪说自己不会把耳机放在肚子上,让孩子听音乐,她的胎教是,“我在练字、我在画画、我在听音乐、我在看书”。母亲与孩子不是分裂独立的个体。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这些决定,我得到的已经非常多了。明星只是一个职业,但是不能把职业当生活,短暂的休息和停顿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喜欢镜头前做娘娘的孙俪,更喜欢私底下做娘的自己。”孙俪说。

猜你喜欢
邓超孙俪泡脚
糖尿病患者泡脚有讲究
邓超父母寻儿千里
热汤泡脚 睡前养生
秋冬泡脚有何禁忌?
《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 孙俪陈晓竟演过“母子”?
孙俪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