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2018-09-07 02:29王清华任炜杰包静月戈胜强李金明樊晓旭刘春菊张永强徐天刚段亚良顾贵波周晨阳吴晓东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9期
关键词:病死猪全血猪瘟

王清华,任炜杰,包静月,戈胜强,李金明,李 林,樊晓旭,刘春菊,王 华,张永强,徐天刚,段亚良,顾贵波,周晨阳,吴晓东

(1.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 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 11016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易感猪群的病死率高达100%。鉴于该病的严重危害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V不感染人,对人的健康不构成威胁。目前,针对ASF防控,尚无有效的商品化疫苗。

2018年8月1日,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接到辽宁省沈阳市沈北区发现ASF临床可疑病例的报告(图1)。截至8月1日,发病猪场累计死亡47头,对刚病死的2头猪剖检发现: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其中一头猪脾肿大至少10倍,另一头猪肿大5~7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符合ASF症状。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立即开展病原学检测,证实本次疫情由ASFV引起。这是我国历史上的首次ASF发病记录。

图1 发病场地理位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病原样品:来源于2头病死猪的剖检病料,包括全血、脾脏、淋巴结、扁桃体;30头临床健康猪的全血。

血清样品:2头病死猪及同群30头临床健康猪血清。

1.2 病料DNA提取

在加有陶珠的组织匀浆管(Roche)中,加入600 µL PBS缓冲液,再加入剪碎的组织样品约30 mg,使用HyBaid RiboLyser组织匀浆机进行匀浆处理。取200 µL组织匀浆液和全血,分别使用病毒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最后将提取的核酸于-80 ℃冰箱中保存备用。

1.3 荧光定量PCR

依据文献[1]报道,用本实验室建立的,OIE推荐的ASFV特异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ASFV p72基因片段扩增。ASFV特异性引物为king-s/king-a,TaqMan探针为ASFVP,同时以本实验室合成的质粒DNA标准品为阳性对照。

1.4 普通PCR

依据文献[2]报道,用本实验室建立的,OIE推荐的ASFV特异PCR方法,进行ASFV p72基因片段扩增。ASFV特异性引物为PPA1/PPA2,产物长度为257 bp,同时以本实验室合成的质粒DNA标准品为阳性对照。

1.5 测序片段PCR扩增

依据文献[3-4]报道,合成扩增p72基因分型的通用型引物(p72-D/p72-U)。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成。采用高保真的Phusion High-Fidelity PCR Master Mix扩增B646L/p72基因片段。预期扩增片段大小为478 bp。50 μL 的PCR反应体系为:2×Phusion Master Mix 25 µL,p72-D(10 μmol/L)和 p72-U(10 μmol/L)各 2 µL,模板DNA 2 μL,用灭菌水补齐体积至50 μL。PCR反应程序为:98 ℃预变性30 s;然后进行35个PCR 循环(98 ℃ 10 s,52 ℃ 30 s,72 ℃ 30 s);最后 72 ℃ 10 min。

1.6 PCR产物测定

将扩增产物使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切胶回收,对回收的DNA 直接用于测序。序列拼接采用Lasergene 7.1软件(DNASTAR Inc.Madison,WI,USA)中的EditSeq与MegAlign模块。多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树绘制应用MEGA 5.0软件进行。其他国家的参考毒株序列从GenBank中获得。

1.7 抗体检测

西班牙INGENASA公司生产的非洲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为050218,包被抗原为p72蛋白;法国ID-vet公司生产的非洲猪瘟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为B71,包被抗原为p30、p62、p72重组蛋白;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间接ELISA试剂盒,批号为201801,包被抗原为p30蛋白。

2 结果

2.1 荧光定量PCR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采自2头病死猪的8份组织样品和全血中都能检测到ASFV特异性扩增曲线,Ct值为19.14~26.5(图2)。

2.2 普通PCR

ASFV普通PCR扩增结果显示,7个样本(全血1、淋巴结1、肾1、脾1、全血2、淋巴结2、肾2)在257 bp左右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与阳性对照一致(图3)。样本脾2特异性扩增条带较弱。

图2 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

图3 普通PCR检测结果

2.3 p72基因片段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对样本B646L/p72基因片段普通PCR产物进行正反向测序,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拼接后获得p72基因片断序列,长度为417 bp(图4)。对扩增的P72基因序列,应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绘制遗传进化树(图5)。结果显示,该样本病毒属于基因II型,与目前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

图4 样本p72基因片段测序结果

图5 P7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2.4 抗体检测

32份血清样品的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3 讨论

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为170~190 kb。根据病毒编码主要衣壳蛋白p72的B646L基因,可将该病毒分为24个与地域性相关的基因型[5-6]。基因II型流行于非洲东南部,2007年传至格鲁吉亚,并扩散到俄罗斯联邦和东欧地区[7],已在高加索地区定殖;2017年,该基因型病毒向东长距离跨越式传播至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9],导致传入我国的风险空前升高。目前,ASF已经成为困扰欧洲养猪业的一个重要问题[8]。该病的跨国界传播和危害性使其成为全球性问题。

本次疫情是我国确诊的首起非洲猪瘟疫情。该猪场生物安全条件较差,紧临车辆繁忙的乡间公路,场区出入口无消毒池。病死猪在当地兽医部门监督下已就近作掩埋处理,有相应的生猪保险理赔记录。剩余存栏生猪336头,临床未见异常。据了解,死亡猪多为100 kg的大猪。p72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流行的毒株为基因II型,与在俄罗斯及东欧流行的毒株属同一分支,提示疫情可能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疫情国家。为进一步确定病毒与俄罗斯和东欧流行株的差异,正在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该起疫情的病死率虽然很高(100%),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发病高峰期10头左右,平常日均死亡3头左右。此外,同群猪临床健康,随机采集的30头猪的抗凝血、血清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起疫情的毒株群内传播能力或有一定局限性。

感染生猪及其产品的移动是导致疫情快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SFV在未经高温处理的肉品中存活能力很强,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烟熏肉、风干肉、腌肉、火腿等也是造成病毒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因素。历史上,多起跨境传播的ASF疫情均与航空器、火车运载的上述猪肉制品的处理不当以及感染ASF野猪的移动有关[10]。目前,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监测排查,特别是对病死猪的检测,应重点关注屠宰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场等高风险场点,对已发现的确诊病例要做进一步追溯排查;加大科普宣传,发动养猪户、诊疗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主动上报可疑情况。若发生疫情,应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猜你喜欢
病死猪全血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为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