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联合阶梯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2018-09-07 08:13郑晓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阶梯

郑晓艳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 汝州 467599)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为侵犯神经节和皮肤,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群集疱疹并发神经痛,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发病率较高[1]。我们用芍药甘草汤联合阶梯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6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诊断为带状疱疹,表现为水泡、丘疹、丘疱疹等皮损已经消退,在皮损部位遗留淡红或淡褐色斑疹或斑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神经痛,疼痛部位分布为肋间神经痛22例,颈部神经痛19例,臂丛神经痛8例,腰骶部神经痛4例,面部三叉神经痛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3~71岁,平均(53.6±2.3)岁;病程8天~3个月,平均(1.7±1.4)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2~72岁,平均(54.6±3.1)岁;病程7天~3个月,平均(2.2±1.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广西神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75mg,每天1次;甲钴胺胶囊(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1mg,每天2次;维生素B12(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肌内注射,每次1mL,隔天1次,治疗15天。

观察组:①芍药甘草汤:药用芍药20g,延胡索10g,丹参15g,甘草8g。疼痛位置在躯干部的加瓜蒌皮,疼痛位置在头颈部的加蔓荆子,疼痛部位在上下肢的加桑枝、木瓜。水煎服,早晚各1次。②阶梯针刺法:a.传统体针疗法:取阿是穴、太冲、合谷、血海、胆俞、膈俞,对阿是穴进行围刺,其余穴位取双侧,平补平泻留针30min;b.腕踝诊疗法:参考左病取左,右病取右,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原则,根据疼痛位置在腕踝部取对应穴位,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与皮肤夹角30度快速刺入皮肤,针纵沿皮下进针1.2寸,如感觉到胀、痛、酸、麻等感觉,应将针缓慢退到皮下,酌情纠正再将针刺入用胶布固定,留针2h针尖方向趋向疼痛部位。c.皮内针疗法:对阿是穴进行常规消毒,用镊子夹住皮内针针圈,针直刺进入,后用胶布固定,留针到次日治疗时取下,留针时间可每次间隔4h用手按压埋针后1~2min加强治疗效果。阶梯针刺法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每2个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采用改良后的疼痛量表进行评价[2-4],评价量表分为PRI(疼痛分级指数)、VAS(视觉模拟评分)、PPI(现有疼痛强度)。PRI指数记录疼痛过程中的主观情感和感受,共15项4级,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VAS评分从无痛到剧痛用10cm的直线表示,用画线的方式表达疼痛的级别;PPI评分疼痛可分为极为疼痛、可怕的疼痛、难受、不适、轻度不适、无痛6个级别,分别记5、4、3、2、1、0分。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PRI、VAS、PPI评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RI、VAS、PPI评分情况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RI、VAS、PPI评分情况 (分,±s)

组别 例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28 PRI 10.32±2.08 1.97±2.73 12.874 0.000 VAS 77.21±4.44 20.20±16.30 17.857 0.000 PPI 3.38±0.51 0.98±0.61 15.972 0.000 PRI 10.46±4.11 4.31±0.13 7.914 0.000 VAS 75.70±11.26 36.45±2.33 18.062 0.000 PPI 3.43±0.86 1.97±0.11 8.910 0.000对照组 28

5 讨 论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到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会发生持续顽固性疼痛,在免疫力低下的中老人群体中较多见。

中医认为[5],带状疱疹是因肝郁化热、脾湿內蓄导致湿热内生、发于皮肤引起的疾病。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湿热之气已经祛除大半,但粘滞的湿气留滞于经络,导致气血淤阻而发生疼痛。另外患者多为中老年,自身免疫和脏腑功能较差,久治不愈,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脉络不畅,发生疼痛。

观察组应用药针结合的方式治疗。芍药甘草汤方中白芍、甘草、丹参可活血、养血、化瘀,化瘀祛湿则可痛经止痛,对于疼痛部位不同的患者对应进行加减治疗,可有利于正气恢复,缓解疼痛。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说明芍药甘草汤具有抗炎、解痉、镇静、活血的功效,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痛苦。相关研究表明[6],针灸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疼痛临床效果明显,但患者多在治疗时疼痛有所缓解,但经过数小时后又开始疼痛,止痛时间相对较短。阶梯针刺法是在《素问》治疗疼痛疾病“静以久留”的思想指导下与临床相结合[7],总结出治疗顽固性疼痛疾病的针刺治疗方法。阶梯针刺法将传统体针治疗、皮内针治疗、腕踝针治疗相结合,将针刺治疗时间延长,刺激量逐渐减少的针刺治疗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药针结合治疗方法下,观察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芍药甘草汤联合阶梯针刺法的止痛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在阶梯针刺法中留针时间长,针刺刺激时间相对延长,更好的激发体内经气,有利于湿邪的祛除,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血脉的作用,并且患者容易接受,治疗依从性较好。

综上所述,芍药甘草汤联合阶梯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阶梯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艺术创意阶梯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