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眩晕临床分析

2018-09-07 08:13郑平凡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牛膝钩藤葛根

郑平凡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内二科,四川 内江 641100)

缺血性眩晕多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眩晕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2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48~82岁,平均(59.82±10.07)岁;病程2~9年,平均(5.16±1.32)岁;合并高血压6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对照组男38例,女23例;年龄47~80岁,平均(58.13±10.25)岁;病程2~8年,平均(5.05±1.28)岁;合并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疾病、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交流障碍、过敏体质、恶性肿瘤及近6个月内发生严重脑血管意外或外伤等所致严重残疾。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用尼莫地平(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为H31022719)40mg,1日3次,口服。

观察组加用熄风祛痰汤。天麻15g,半夏15g,茯苓15g,钩藤15g,白术15g,陈皮15g,葛根2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杜仲10g,牛膝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

两组均治疗14天。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在治疗过程中仍继续服用原基础药物。

3 观察指标

观察凝血功能及疗效。

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2]

治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及体征消失,头颈部活动时无不适感。显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偶有存在,头颈部活动时仍有异常感,但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有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仍明显存在,但较治疗前减轻,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无效: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无变化或有增加。

5 治疗结果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s)

组别 例 PT(s) APTT(s) TT(s) FI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1 10.51±1.92 14.18±1.95 21.06±4.83 25.81±4.55 21.35±3.87 25.18±3.26 4.48±1.12 3.82±1.19观察组 61 10.39±1.89 15.38±2.07 21.15±4.89 29.03±5.12 21.58±3.99 27.64±3.91 4.56±1.23 3.08±1.16 t 0.35 3.30 0.10 3.67 0.32 3.77 0.38 3.48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典型病例

刘某,男,53岁,于2017年2月8日就诊。4年前晨起时发生眩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且伴有全身出汗、乏力、心悸,有明显的恶心感,但无呕吐,同时伴发耳鸣,持续40min左右,卧床后不能自行缓解,无晕厥抽搐,无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在外经治疗后好转(具体治疗不详)。4年以来,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不愈。症见眩晕、视物旋转,头重,站立不稳、乏力,胸闷恶心,饮食少,夜间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舌暗红苔白腻,脉濡滑。有30年左右吸烟史,吸烟量平均每天10支,血压正常,生化检验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心脏B超结果显示主动脉瓣硬化,左房稍大,左室功能正常,二尖瓣、主动脉少量反流。颈部血管B超显示粥样斑块。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证属风痰夹杂型。西医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宜熄风祛痰。药用天麻15g,半夏15g,茯苓15g,钩藤15g,白术15g,陈皮15g,葛根2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杜仲10g,牛膝10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后无复发。

7 讨 论

中医认为,缺血性眩晕病位在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有关[3]。《素问》谓“无风不作眩”,《玉龙歌》谓“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故治宜熄风祛痰[4]。半夏燥湿祛痰,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化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杜仲、牛膝滋补益肾、引血下行,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白芍养血柔肝,葛根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熄风祛痰之功[5]。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眩晕可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牛膝钩藤葛根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牛膝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华钩藤研究综述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
运用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