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8-09-07 08:13李国正苏庆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根型麻木颈椎病

李国正,苏庆华

(河南省林州市中医院,河南 林州 456500)

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80例,均为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12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0岁,平均(52.29±4.51)岁;病程1~7年、平均(2.97±0.27)年。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9~70岁,平均(53.04±4.47)岁;病程1~8年,平均(2.89±0.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①压头或臂丛牵拉试验呈阳性;②经影像学检查可见颈部椎间盘后方、关节突、钩椎关节等部位病变;③表现出典型根性症状,如疼痛、麻木等,症状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区域相符。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②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治疗;③对各项治疗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无相关禁忌症;④前3个月内未接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系统治疗;⑤1个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因肱二头肌腱鞘炎、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疾病所致相应根性症状;②恶性肿瘤;③糖尿病患者排除;④心、肝、肾功能异常;⑤哺乳、产褥、妊娠等生理特殊时期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⑥无法坚持完成治疗及随访。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20%甘露醇(由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61020004)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天,地塞米松(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2020514)10mg 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4天后将地塞米松剂量每日减少2mg直至停止给药。

观察组加用中医综合治疗。①针灸:取颈阿是穴、风池穴、颈夹脊穴、大椎穴为主穴,拇指、中指、食指麻木、呈放射性疼痛加合谷穴、外关穴,上肢麻木、呈放射性疼痛加用肩髃穴、曲池穴,小拇指、无名指麻木、呈放射性疼痛者加用后溪穴、外关穴。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拔除后各穴位给予艾灸10min,连续治疗2周。②中药内服:甘草6g,葛根30g,续断30g,络石藤15g,丹参15g,杜仲30g,三七10g,威灵仙10g,土鳖虫10g,延胡索15g。湿热甚加黄柏10g、薏苡仁30g,寒湿甚加细辛6g、羌活9g,肾虚甚加菟丝子12g、狗脊15g,瘀滞甚加桃仁10g、红花10g。每日1剂,水煮沸取药汁分早、晚2次服,连续治疗14天。③推拿:自上而下于颈椎后正中线上反复按揉数遍(手法柔和沉实)、颈椎上两侧上下往返数遍按揉、按揉双风池穴,每日1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14天。

3 观察指标

利用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价疼痛程度。

4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痊愈:症状消失,6个月无复发。好转:症状改善,或症状消失但复发。无效: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NRS量表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量表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RS量表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7.28±0.25 2.14±0.06*观察组 40 7.03±0.31 4.03±0.40*△

6 讨 论

中医认为,本病是肝肾功能不足及颈部筋肉外伤劳损,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袭,经络不通所致。

推拿配合针刺能疏经活血,行气止痛,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间相应的位置关系[3]。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

猜你喜欢
根型麻木颈椎病
麻木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浮生一记
无题(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