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2018-09-07 08:13宋淑芬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子参健脾机体

宋淑芬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7)

本研究用健脾固表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0例,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65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1~6岁,平均(3.0±1.0)岁;病程3~26个月,平均(10.2±2.5)个月。中药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1~7岁,平均(3.2±1.1)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0.5±2.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且均为反复发作。

排除标准: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及营养不良,先天性智力障碍及精神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症状予以退热、止咳、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中药组另自拟健脾固表汤治疗。药用黄芪、熟地各15g,菟丝子、茯苓、太子参、白术、鸡内金各10g,防风8g,甘草3g。食欲下降加炒麦芽、焦山楂各10g,盗汗者加煅牡蛎、煅龙骨各10g。加水800mL,大火煮开后改为文火煎煮至150mL,取药汁后继续煎煮1次,共取汁300mL,1日3次,连续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1]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或偶有发生。显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次以上。有效:症状好转,随访1年发病次数较治疗前减少3~5次。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随访1年发病次数减少小于3次,甚至增加。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IgG(g/L) IgA(g/L) Ig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中药组 65 7.20±1.30 10.60±2.40* 0.90±0.30 1.40±0.40* 1.07±0.28 1.10±0.30对照组 65 7.15±1.35 8.50±1.30* 0.89±0.28 1.01±0.20* 1.05±0.30 1.08±0.31 t-0.215 6.203 0.196 7.031 0.393 0.374 P-0.830 0.000 0.845 0.000 0.695 0.709

6 讨 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主要是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到年龄、感染、药物、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原发或继发性的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降低了免疫功能,形成恶性循环[2]。IgG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可对抗大多数的致病菌和病毒,其水平降低显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IgA在血清中的含量仅次于IgG,是机体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在新近感染的血清中可检出IgM水平的异常,但其持续时间不长。

小儿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伤风”范畴。小儿素体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功能皆不足,以脾胃肾三脏最为突出。病本在脾胃肾虚损,卫外不固,反复感邪,日久成瘀,而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治疗的关键应以运脾健胃、补肾固表[3]。健脾固表汤中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固表、健脾和胃、除湿化瘀,防风疏散风寒、祛风解表,鸡内金消食健胃,熟地黄、菟丝子滋阴补肾、益精填髓[4]。诸药合用,共奏强胃健脾、益气固表、滋阴补肾、理气活血功效。药理研究证实[5],太子参有效成分能够改善体液免疫指标。黄芪多糖对IgG、IgA水平也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健脾固表汤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

猜你喜欢
太子参健脾机体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