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安胎方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9-07 08:13路慧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安胎产儿降糖

路慧娟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产二科,河南 安阳 4564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病率约1%~5%,且近年仍呈不断增加趋势[1]。资料显示,G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羊水过多、早产、糖尿病性巨大胎儿、围产儿窒息等并发症,并增加产褥期感染风险,严重危害着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2]。二甲双胍是临床常用口服降糖药,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促使血糖下降,包括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率、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摄取、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故可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但临床研究发现,仍有部分患者难以从单纯二甲双胍降糖治疗中获益[3]。本研究分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安胎方对GDM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0.14±5.17)岁;孕周26~34周,平均(30.21±3.22)周;经产妇22例,初产妇20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31.21±5.09)岁;孕周25~35周,平均(31.03±3.57)周;经产妇23例,初产妇19例。两组基线资料(年龄、孕周、分娩经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中GDM相关诊断标准[4],均为单胎妊娠,无药物过敏史,无精神疾病史,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等其他妊娠期特有并发症,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依从性差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难以配合本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给予二甲双胍(重庆通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895)0.5g,口服,日2次。

观察组加用降糖安胎方治疗。药用白术20g,麦冬20g,菟丝子20g,桑寄生15g,续断15g,黄芪10g,加清水500mL煮沸,后以文火煎至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或有分娩先兆时停药。

3 观察指标

用罗康全卓越型快速血糖仪(罗氏公司)测量FPG、2h PG和HbAlc水平。统计治疗期间急性发热、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PG、2h PG、HbAlc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PG、2h PG、HbAlc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FPG(mmol/L) 2h PG(mmol/L) HbA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428.75±2.014.07±0.22 11.41±2.74 5.67±0.597.74±1.23 5.41±0.92对照组428.59±1.954.81±0.31 11.32±2.63 7.24±0.687.92±1.34 6.54±0.76 t 0.370 12.616 0.154 11.302 0.641 6.137 P 0.712 0.000 0.878 0.000 0.523 0.00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两组分娩方式及孕产妇并发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分娩方式及孕产妇并发症比较 例(%)

表4 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比较 例(%)

5 讨 论

GDM是妊娠期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中后期孕妇体内孕酮、雌激素等激素分泌增加所致胰岛素抵抗,致使母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进而引起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有关。临床发现,若GDM患者血糖未得以有效控制,长期的高血糖可引发不良妊娠结局,并影响母婴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危及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5]。

二甲双胍是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降糖作用:①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提高葡萄糖利用率;②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③抑制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且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故临床降糖效果较佳。但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西医治疗GDM仍未达到理想水平,故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血糖[6]。

中医古籍中虽无GDM相关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属中医“消渴”范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消渴,皆由精血耗,津液枯乏,引饮量多,小便必利。”《女科百问》记载:“妇人之消多因损血,血虚则热,热则能消饮,所以多消,故与男子之消有异也。”中医认为GDM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治疗应以益气滋阴为原则。降糖安胎方中白术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安胎止汗、燥湿利水之功效,主治痰饮眩悸、水肿、胎动不安,动物试验发现,白术可加速大鼠体内葡萄糖同化,进而有利于降低血糖[7];麦冬归心、肺、胃经,有益胃生津、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效果显著,药理研究证实麦冬具有促进胰岛素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8];菟丝子归脾、肝、肾经,可固精缩尿、滋补肝肾、安胎、明目;桑寄生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安胎的作用,主治腰膝酸痛、胎动不安、崩漏下血;续断补肝肾、止崩漏,且具安胎之功效;黄芪补气固表、利尿脱毒,且其对糖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可对抗肾上腺素所致血糖升高,又可对抗苯乙双胍等药物所致血糖降低[9]。降糖安胎方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安胎方治疗GDM,可有效降低血糖,且中药汤剂安全性较高,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治疗GDM的最终目的。观察组剖宫产率及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围产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安胎方可改善GDM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降糖安胎方治疗GDM疗效显著,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安胎产儿降糖
快乐降糖“穴”起来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探索妊娠期糖尿病正规治疗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