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2018-09-07 08:13王丽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穴施语言障碍后遗症

张 静,陈 莉,王丽娜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我们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0例,均为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44~72岁,平均(53.58±4.90)岁;脑出血16例,脑梗死15例;偏瘫14例,语言障碍20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5~74岁,平均(52.89±6.42)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7例;偏瘫16例,语言障碍17例。两组性别、年龄、脑中风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脑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经MRI或CT确诊为脑中风,脑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偏瘫、及语言障碍。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无意识障碍且病情较为平稳。

排除标准:既往脑中风后遗症,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皮肤疾病不适合针灸,肝肾功能不全或精神异常。

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根据Schuell’s刺激疗法,通过各类卡片、口令等循序渐进引导患者完成各项认知训练和语言训练等,运动训练疗法,视病情使患者由卧至走、由被动训练过渡到主动训练,可卧位转坐位,由坐位转站位,站位转步行,而后转台阶等运动训练,早晚各1次。

观察组加用针灸疗法。偏瘫取百会穴、风池穴施针;语言障碍取廉泉穴、头部哑门穴施针,吞咽困难取风池穴、天柱穴、完骨穴施针,肢体障碍取极泉穴、曲池穴、外关穴施针。施针后留针30min,日2次,早晚各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能力评分(ADL)及临床治疗效果。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显效:脑中风后遗症消失且生理各项指标正常。有效:脑中风后遗症得到改善且生理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无效:脑中风后遗症及生理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NIHSS评分 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5 24.90±5.09 8.03±3.12*△ 14.80±6.72 75.01±12.03*△对照组 65 24.87±6.29 12.35±3.90*15.02±6.02 54.29±10.04*

6 讨 论

脑中风属中医“痱风”、“偏枯”、“薄厥”等范畴。气血不济、阴阳不调,受外邪侵犯以至气虚血瘀、经络不通进而引发卒中[1]。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用康复训练治疗对认知、语言功能、运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脑动脉弹性,扩张血管、提高血流量,进而改善脑局部供血,改善病灶周围缺血性缺氧状况[2-3]。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穴施语言障碍后遗症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春天的“后遗症”
玉米行间滚轮式穴施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红茄基肥全层施用与穴施的增产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