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看法

2018-09-07 09:14王家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

王家龙

【内容摘要】当今中学生表现出的不良思想品德原因很多,有我们的教育制度问题,也有家庭教育原因,更有社会的不良影响原因。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新的时代应以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来教育教学。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应试教育 家庭教育 教书育人

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们教师们聚在一起时,常常会谈论到一个共同话题:现在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差,十分难教难带,尤其表现在“双差生”身上。他们的不良品质表现有:感情脆弱,受不得打击;挥霍浪费,盲目攀比;目标模糊,成绩好坏无所谓;自我控制力差,屡教不改;强词夺理,不思悔改;好逸恶劳,安于享乐;自觉性差,不思进取;出口是成人话语,做事欠考虑;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等不良习气,令老师们十分忧心,不由得从内心发出:“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的感叹。

追根溯源,分析以上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气形成的原因,分析总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重成绩,轻育人

由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办法仍以成绩说了算,又由于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与老师的量化、评职称等利害关系密切联系,所以各科任课老师们都蜂拥而上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甚至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加上严重的“应试教育”学习气氛,把整个学校的教育任务浓缩在一个“智育”的小圈子中,“让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地使用他们的记忆机器”(苏霍姆林斯基语)。

二、缺乏好的家庭教育,没有亲情感

许多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又受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概念影响,一心只想让孩子上大学,期盼十分高远,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都不懂如何教育子女,使之健康成才,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地用钱来满足。当前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例如我班56名学生的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就有51人,占91%多,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有的甚至没有人照管。对那些在校违纪的学生,老师们去家访,爷爷等都不是他们的法律监管人,反映问题,往往作用不大,这种现象在我們乡镇中学十分突出。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很容易学坏,养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小偷小摸”、“享乐挥霍”等恶习。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中学生好奇心强,控制力差,模仿能力强,一些学生抽烟、酗酒、赌博和谈恋爱等恶性无所不有,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不良的习气在学生之间蔓延,严重地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我与一些老师曾经下村寨去家访,走进村寨的小巷,搓麻将、打牌的喧哗声充斥村寨,令我们心情十分沉重,这样的周围环境,学生哪有不受影响呢?

以上观点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总结,当前学生的道德品质差形成的原因除主观原因外,外部因素也十分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不要忽视教学中的“育人”环节,“智育”与“德育”应并重,俗话说得好:有德无才不算才;有才无德是坏才;德才兼备是人才。那么,如何把学生教育好,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实现。

教师首先应理解透彻“教书育人”的含义。在“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职责中,“教书”只是一种手段,是育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育人才是教书的宗旨。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教书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因此,“教书育人”作为师德的规范,追求的重点应放在“育人”上面。如果我们以“教书匠”自居,淡忘了育人这一中心目标,那么就是本末倒置,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教育好学生,影响学生,保证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平时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形成。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人格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有丰富的道德因素,老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如课本中的爱国主义内容、环保知识内容、敬老爱幼思想和团结互助等思想内容,帮助他们总结,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有同情心、爱心与责任感,使师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刻不容缓。如今,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式下,我们老师要以新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学生的违纪行为。老师再也不能只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积极个性与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培育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方面来。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调适和自我选择,不断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J].人民教育,2001(12):32-33.

[2] 赵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 陆士桢.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J]. 人民教育, 2004(18):5-8.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天柱县蓝田镇中学)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教学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