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 让哲学课堂变得更有生活味

2018-09-07 09:14王金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活味思维

王金华

【内容摘要】哲学在大多数同学眼里是晦涩难懂的,但是哲学又能给学生带来智慧的思维;因此如何将晦涩难懂的哲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符合生活味道成为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困扰,所以教师在实际哲学课堂当中应该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实际生产生活出现的问题为依托。

【关键词】哲学课堂 生活味 哲学味 思维

引言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分为四个模块的教学,其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模块。大多数同学在刚刚接触或者未接触之前这一模块的时候,往往觉得特别陌生,觉得哲学是一门束之高阁晦涩难懂的课程。因此如何将哲学对同学学习具有启迪作用的效果发挥得很好,成为广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烦扰,将哲学课堂与生产生活的材料联系在一起成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主要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哲学,哲学无处不在生活当中,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哲学课堂的束之高阁晦涩难懂很好的解决,让哲学课堂充满生活的味道。本文通过多年的执教经验,探讨让哲学课堂变得更有生活味的策略。

一、学会哲学的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哲学课堂特别要强调的便是哲学的观点,哲学是一门理论观点明晰的课程,每一个哲学问题的探索都离不开哲学的观点支撑。缺少了哲学观点的教育是不成功教育方法。因此在哲学课堂中贯穿生产生活实例,必须突出哲学观点在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启迪学生思维的时候,必须讲清楚各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比如物质观、运动观、发展观、意识观、实践观、认识观、联系观、发展观、否定观、历史观以及矛盾观等原理。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观点是学好哲学课堂的基本前提和充分必要条件。其次,必须明确哲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思辨化以及多维化的科学体系。是前人经过一定归纳总结得出的理论观点。最为重要的是,学习哲学具体的思想观点内容,就意识的作用这一节,必须把上下两节知识连贯起来汇总处理,加以思辨贯通。巧妙的弄清楚意识的作用,其作用是具有双面性的,正确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发展是有帮助作用的,錯误的思维意识对社会发展是有阻碍或者推迟的作用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接受正确的思想指导。让正确的思维指导生活,让生活富有哲学。

二、学会哲学的思辨

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辨能力,是哲学课堂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这里的思辨不是巧言善辩,也不是强行辩论,而是科学思考生活中“我要去哪里,为什么要去,去哪里干什么,怎么做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实现等”这才是哲学赋予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生活当中,我们要求学会反思、学会思考生活,学会怎么样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思考学习当中的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生活当中的问题才会更好的解决。思辨的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对于在高中学习当中十分重要,因为高中的学习很多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学会对知识点的思考以及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理解和接受了新的知识点。

三、学会哲学的推理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课堂,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哲学是科学之母,这里就要强调哲学的演绎推理。在自然科学里面,特别强调的是演绎推理的功能来解释自然的奥妙。他们都是再具体领域的解释,而哲学这是在系统的进行解释推理。在人们生产生活当中,无论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推理,不能无法让人们信服。不管是材料推理还是科学推理,都应该计算出推理过程,设计出推理公式,服务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每一次社会变革,科学技术的大跨越,都是哲学思维在启迪和推理,每一次的进步离不开哲学对思想的洗礼。

四、学会用哲学指导生活

在哲学课堂上贯穿生活,是为了让哲学更好的指导生活,是哲学转化为指导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多元化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往往会迷茫不知所云。因此在学会哲学当中,可以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指导世界,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树立学习和学生的自信,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正确处理生活当中的得与失,名与利等。其次是发挥哲学的能动作用,哲学观点中认为意识具有能动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学会运用哲学中的正确意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结语

哲学使人明智,具有启迪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系统的哲学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哲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生活中充满了哲学的韵味。同时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广泛举例生活中哲学,让同学们认识到哲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明白生活中处处是哲学的道路。同时在《生活与哲学》这个模块,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生活与哲学》不应该是理想化的高楼,应该接近生活,贴近自然。立足生活的角度下哲学课堂。使得哲学学习更富生活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郭晓静. 启迪思维 让哲学课堂更有生活味——《生活处处有哲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生活与哲学》)教学实录[J]. 福建教育, 2014(z8):104-107.

[2].王秋月. 让《生活与哲学》课堂从“枯燥无味”到“津津有味”[J]. 考试周刊, 2011(58):169.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味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用生活事例解释高中概率统计中的某些原理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