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老师的四件宝

2018-09-07 09:14李淑环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趣味性

李淑环

【关键词】夜莺喉 趣味性 人文情 魔术手 菩萨心 智慧头

“2013年9月,十万多网友参加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有70%的网友坦言说在求学期间,曾经被数学伤害过”尤其进入初中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数学抽象,繁难,枯燥。数学真的被日益“妖魔化”了。在初中当数学老师就应该带上四件宝,帮助孩子们“降妖除魔”。这四件宝就是 “夜莺喉”“ 魔术手 ”“菩萨心 ”和“ 智慧头 ”

首推“ 夜莺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师的话语”。尤其是数学教师的语言要有表演性,趣味性和人文情。像“夜莺”歌唱般撩人动听,才能降服繁琐易错的计算,一筹莫展的分析,枯燥乏味的推理。

有了表演性才能具感染力,语言的讲解和肢体语言的配合才能hode住全场的学生追随你的节奏,不致因枯燥而掉队。在九年下册28章的解Rt△应用举例一节,当讲到意大利比萨斜塔在1972年的地震中左右摇摆时,我两只手臂向上竖起形象模拟出斜塔左右摇摆的状态。同时压低声音,带着人类面临巨大灾难时沉痛的感情色彩。当塔身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夹角A,塔顶中心点B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C。这个红色的Rt△ABC从大屏幕斜塔中抽离出来时,我放慢语速,提高声音,强调我们应观察的三条线及所求的倾斜角,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语音语调在一堂课的讲解过程中真的应该像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样,有抑有扬,随内容的变化和学生的状态而及时调整,真正起到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和老师同频共振的效果。

有了趣味性,才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再推“魔术手” 初中数学从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的初步,就开始接触了大量的图形,虽然网上有许多多媒体课件APP我们可以资源共享下载现成的来用。有时根据新课讲解的需要,我们自己还要经常用几何画板制作直观动态演示的课件。但是在辅导课和习题课上处理大量的习题时,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做课件,尤其是几何证明题在大屏幕也无法标注条件。这些都要求老师当场画图,所以在初中当数学老师,不仅要有“夜莺喉”讲的动听,还得有一双“魔术手”画得耐看。

一、要画的准

在三角形和解RT△的大部分习题中,30°和45°的RT△是出现频率极高。用量角器画既麻烦又慢,就要求老师只用直尺就能画出这几个特殊角。误差控制在1°- 2°,还有经常出现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经常出现的特殊图形。都要求老师徒手准确画出图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和大胆猜测。

二、要画得快

现在的教室黑板都是玻璃黑板,圆规一端用来固定圆心的吸盘总是不好用,来回动,往往费了半天劲还不交圈。我们老师就要有徒手快速画圆的功夫。可以以小拇指为圆心,食指与拇指掐住粉笔绕固定的小指尖,快速成圆。还有像画抛物线,双曲线等都要有绘画功底,快速成图会节省很多时间。

三、要画得像

再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时,就要求老师有简笔画的功底。例如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线路匀速相向而行.出发后两小时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公里,相遇后0.5小时小刚到达B地.两人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小时小强到达A地 ?

这类问题不画出直观的情境图,学生是真的很难理解,面对题目一筹莫展。

四、要写的美

每节课的板书不仅有图还得有文,要做到图文并茂。做到:文字端、数字俏、字母美、式子齐。定义、定理、公式、重点、难点等需要学生注意的地方要用彩色粉笔做标注。做到工整有序,布局合理,尽量把板书完美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愉悦的心里体验。

更需“菩萨心”即爱心、耐心和专心。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就要有这三颗心。

“爱心”就是你得爱这一行,喜欢数学这门学科,把教好数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理想去不懈的追求。爱每天听你讲课的学生,面对从小学升入初中数学底子参差不齐的孩子,“要有一个也不抛弃,一个也不放弃的信念”,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有了“爱心”才能有“耐心”,耐心地提醒每一个孩子注意听讲,耐心地批改每一本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天不厌其烦的批改考条,耐心地纠正“小马虎”的错题,手把手教“常潦草”把子字迹写工整,计算推理步骤写的更完整。

“专心”就是有一颗肯钻研的心,钻研教材、教法、新课标。钻研数学教学新理念、新手段,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风格。

要有 “智慧头” 当好初中数学老师不仅要有“夜莺喉”“魔术手”“菩萨心”更要有“智慧头”。要有教育教学的多方面智慧,机智应变驾驭课堂的智慧,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的智慧,启发设疑的智慧,评价学生的智慧,打造艺术课堂和高校课堂的智慧等。这些智慧的不断增长要靠孜孜以求地学习、专研和反复实践来获得。学习国内外教育教学经典著作,学习大教育书系,学习传统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学习新教育实验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和创新,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追寻。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2]《带你发现数学之美》——黄东坡.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三中學)

猜你喜欢
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对小学语文写作趣味性教学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实践探微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