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

2018-09-08 07:26李庆玲向成统宁慧芳
商业会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公允负债计量

□李庆玲 向成统宁慧芳

(1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2黄鹤楼公园管理处湖北武汉430073)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信息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再次激起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主观性过强、可靠性不足依然是公允价值计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最大限度缓解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并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1月26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 39),旨在统一规范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有别于以往研究仅仅关注公允价值相关性检验,本文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为研究样本,引入行业竞争程度这一变量,区分为行业竞争程度强与弱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以期观察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检验我国市场环境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效果,从而为公允价值准则制定与推广提供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金融危机之前,较少有学者研究公允价值相关性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大部分主要研究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和公允价值计量整体相关性。Song et al.(2010)以美国2008年度银行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二三层次资产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且相关性逐层降低。Barth et al.(199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证券、贷款等项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具有增量特征。Barth(1994)运用奥尔森(Ohlson)模型对美国1971—1990年度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证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能显著提高证券投资对股价的解释力度。Eccheret al.(1996)发现以公允价值计量证券投资其价值相关性不太稳定,当控制一定变量后,价值相关性消失。Robert(2007)认为公司增加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然而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具有周期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整体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罗婷等(2008)研究发现,相比于金融行业,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其他行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改善无明显影响。粟立钟等(2011)通过分析认为,当期损益变化是公允价值计量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与投资决策具有相关性。张凤元等(2013)认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企业风险、规模、流通比例对股价呈现显著影响。张国华等(2014)研究发现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净收益比净资产对股票价值相关性影响更强,因而动态视角的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更有现实意义。王建新(2010)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整体具有价值相关性,但价值相关性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张金若(2015)以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和股票报酬受到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每股净资产较显著的影响,当考虑转回因素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票价格有显著解释力。

2.公允价值分层次计量的价值相关性。邓永勤(2015)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资产信息的信任度和依赖度逐层降低,公允价值负债的层次相关性没有明显区别。李庆玲(2016)采用Ohlson价格模型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主要运用可观察市场数据,整体上具有价值相关性,具体到资产与负债则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相关性。毛志宏等(2015)实证得出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相关性较强,降低了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然而,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却使得投资者之间会计信息差距更大。王守海(2012)认为国内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来源匮乏,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要充分依赖活跃市场环境下的输入值。白默(2011)发现活跃市场可观察的公允价值盈余信息对股价具有正相关的解释力。徐经长(2013)认为综合收益的呈报方式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估值有用性有影响。

3.行业竞争与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庄学敏等(2015)实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公允价值越具有相关性。吴群香等(2016)以2008—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基本上与庄学敏(2015)一致。周夏飞等(2014)发现行业竞争越激烈,上市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激烈的行业竞争使会计信息更可靠。李永清(2011)也认可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稳健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检验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时,研究视角区分为从整体上还是分层次检验,或者是区别为金融行业或非金融行业检验,而从行业竞争程度视角关注其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检验文献则很少。鉴于不同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不同,本文区分行业竞争程度,研究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对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检验我国市场环境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效果。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公允价值计量从其投入使用以来,因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不可兼得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在可靠性方面的欠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和推广。公允价值层次理论的应用正是为解决其可靠性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兼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后,我国也发布了CAS 39准则,该准则基本上保持与上述两大准则制定机构思路一致,将公允价值输入值同样分为三个层次输入值。第一层次输入值是最客观、最值得信赖的数据,因为其来源于市场参与者可直接观察到的报价;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可直接观察或者间接观察的输入值为第二层次的输入值;第三层输入值指不可观察的输入值。在交易活跃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当优先考虑第一层可直接观察输入值。由于第三层次输入值是来自市场上不可直接观察的数据,是基于所有可取得的市场参与者的假设,主观性因素影响大,因此可靠性最弱。第三层次输入值具有较强假设性和主观性,只有在市场交易活动匮乏、相关可观察输入值难以取得或者取得不可靠的时候,才能考虑第三层输入值。按照公允价值层次计量的相关资产或负债,能让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允价值计量的流程、相关估计值技术、输入值的使用等,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投资者可能受到主观性因素的影响,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使投资者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经济决策。鉴于投资者在使用公允价值层次信息作为权益定价的依据时,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第三层次可靠性更强的一、二层次的输入值。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整体具有价值相关性;

H2:分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相关性逐层降低。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重新运用,使得与财务报告的目标“决策有用性”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得到了加强。信息观主张会计信息要以历史成本来计量,同时应向外披露更多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不需要通过公允价值计量来证明。计量观是在信息观的基础上增加了“估值模型”和“内在价值”两个环节,认为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引用更多更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认为是最具价值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计量观比信息观能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提高财务报告决策的有用性。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较多的不对称信息,交易双方所持有的信息不同,在金融计量工具时常转变、价格变化频繁的情况下,投资者很有可能做出不理性的决策。相反,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市场交易量大,往往能为投资者提供相对较多的市场输入值,从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靠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交易中,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所持有的会计信息基本是对称且丰富的,影响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较少,此种情况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准确及时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目标“决策有用性”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行业竞争程度越强,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越高。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4—2015年我国A股主板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2014年度为614家,2015年度为537家,共计1 151家。文中的股票价格数据和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公允价值层次信息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公司年报数据(手工检索)。

本文统计的所有公允价值层次信息、每股收益、股价数据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股价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东方财富网。每股公允价值资产 (负债)、每股非公允价值净资产、每股公允价值资产(负债)数据均通过手工计算和整理得到,所有的数据均通过EXCEL 2010软件整理,并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回归和处理。由于股票市场不能立即对公司年度报告数据进行反应,而2014年年报数据披露早于2015年数据,市场已更新数据。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上市公司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以及2015年4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报价作为样本数据。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P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样本公司次年度4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FVA1i,t、FVL1i,t指样本公司当年度末每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一层次资产或负债,FVA2i,t、FVA3i,t、FVL2i,t、FVL3i,t(后文不区分大小写)定义方式相同;INDC指行业竞争,根据庄学敏(2015)的划分方法,以证监会发布的二级行业代码为划分标准,将上市公司划分为行业竞争程度强与行业竞争程度弱的样本。其中,本文涉及到竞争程度弱的行业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等,竞争程度强的行业为传播与文化产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综合等;NFVPSi,t为每股非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即每股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负债之差;EPS为基本每股收益。

检验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大小,国内外普遍采用奥尔森(Ohlson)的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虑到本文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层次公允价值信息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上,本文使用修正后的奥尔森价格模型实证检验公允价值层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鉴于公允价值负债公允程度较低,一二层次负债均来自于可观察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时将其合并为FVL12i,t变量。为检验H1和H2,构建模型如下:

当检验H3时,在模型一中引入行业竞争(INDC)这一变量,将样本区分为行业竞争程度强与行业竞争程度弱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以期观察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模型一中主要回归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中股价的标准差为12.72,较大,表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幅度较大。fva1、fva2、fva3均值分别为 0.59、0.66、0.18,且一、二层次资产计量程度明显高于第三层次资产;fvl1、fvl2、fvl3均值分别为 0.05、0.04、0.01,一二三层次负债计量程度依次降低,且整体上资产运用程度要远大于负债运用程度,每股收益的标准差为0.66,说明上市公司近两年获利能力波动不明显,分摊后的收益差距也不大。

表1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二)相关性分析

模型一中的主要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

表2中,变量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661,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FVA1、FVA2、FVA3与股价的相关系数均为正,表明每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股价呈现正向关系。FVL2、FVL3与股价间的相关系数均为负,表明每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与股价呈现负向关系。

(三)回归分析

1.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检验。样本公司各层次公允价值价值相关性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列示了样本公司各层次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价值相关性的回归结果。第一层次资产t统计量为3.609,通过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二层次资产t统计量为1.602,sig数值为0.109,呈现弱相关性;第三层次资产未通过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检验。FVA1、FVA2和FVA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分别为0.512、0.221和0.194)且呈递减的趋势,说明各层次资产与股价呈正相关关系,市场参与者对各层次资产依赖性逐层减弱,最信任第一层次资产。FVL2和FVL3的t统计量分别为-2.151和-1.646,分别通过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水平为1%和5%的检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总体上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整体与股价呈显著的相关性;分层次来看,公允价值与股价的相关性随公允价值计量层次的降低而减弱,H1和H2基本上成立。

表3 模型一回归结果表

2.行业竞争程度对公允价值价值性影响的实证检验。在模型一中引入行业竞争(INDC)虚拟变量,将样本区分为行业竞争程度强与行业竞争程度弱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具体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行业竞争与公允价值价值层次相关性回归结果表

从表4按行业竞争程度分组后回归的结果可知,竞争程度高的行业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各层次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一、二、三层次的t统计量分别为3.761、1.865与0.840,FVA1通过了统计意义上1%水平检验,第一层次资产与股价具有显著相关性;FVA2在统计意义上10%水平下显著,第二层次资产具有价值相关性;FVA3未通过相关性检验,不具有价值相关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股价的相关关系逐层减弱。而竞争程度低的行业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只有第一层次在10%水平上显著,第二、三层次资产均未通过统计意义上检验。样本公司整体上运用公允价值负债程度较低,竞争程度高行业公允价值负债运用一、二、三层次计量,而竞争程度低行业公允价值负债仅运用一、二层次计量。从表4回归结果可知,行业竞争程度高的样本公司第二层次负债t统计量为-2.201,在5%水平上与股价显著负向相关,行业竞争程度低的样本公司公允价值负债与股价不具有价值相关性。总体来看,竞争程度高的行业整体相比竞争程度低的行业,各层次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的价值相关性要更显著,且显著性差异较大,这可能与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需要披露更多相关性强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关。大部分竞争激烈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公允价值层次信息较完整规范,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和估值流程的描述性信息到不可观察输入值以及敏感性信息的描述性信息等,无不有利于市场参与者了解上市公司定价过程,充分降低市场参与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比竞争程度低行业,投资者更信赖竞争程度高行业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H3得以验证。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14—2015年我国A股主板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进一步探究行业竞争程度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整体上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呈现层次差异,以公允价值的资产与负债价值相关性差异明显,行业竞争程度显著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行业竞争程度越强,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越强,从而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与推广提供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层次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一定程度运用,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相关性。然而,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第三层次计量的运用程度更低。为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未来应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活跃程度,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可观察输入值,进一步规范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限制管理层估值偏差和利益取向,缩小估值结果与其他市场参与者定价的差异,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信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猜你喜欢
公允负债计量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你的负债重吗?
计量生活之本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中国计量出版社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