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行业市值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以中交建和中国建筑为例

2018-09-08 07:26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商业会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市值建筑能力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222)

一、引言

市值管理是指公司形成的一种组织机制,它努力促进公司内在价值达到理想状态,使股东收益得到提高,在企业所能触及的范围内尽量使企业的股票价格达到企业预期战略目标。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让资本市场重新思考市值管理这一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在企业中如何很好地实现市值管理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肖练(2012)认为,应构建市值管理的基础理论模型、理论体系,以及根据价值运营能力和相关发展、价值创造与体现等来构建实际评价体系。谭贵洪(2013)认为,市值管理受财务资本、流通性能、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资产负债率、每股净利润和上市企业的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率、GDP增长率和上市企业的价值负相关。夏鑫、傅元略和常叶青(2013)从企业市值管理的目标与价值创造、经营以及实现等方面进行分析。李文华(2015)认为,上市企业的市值管理中存在因为资本市场低效率导致理论与实际存在差别,进而导致市值管理运作扭曲等现象,他认为要改正偏差,提高市场运转效率,以投资人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展开市值管理。

综上可知,市值管理在上市公司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提升公司的市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市值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市值管理在上市公司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得以提升。

二、中国建筑和中交建市值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有企业大部分转型成为了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这一转型使公司股东的利益愈加趋于一致,因为股价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股东权益的变化,而简单地利用原来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使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有良好的成绩和表现。所以,如何高效地管理好市值成为上市企业着重关注的问题。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建”)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规模较大,业务甚至拓展到海外市场,并且两个公司在股权分制改革后上市,与市值管理模式在公司应用的时间点相契合,所以本文选择中交建和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中国建筑于2007年成立,200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中交建于2006年成立,同一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由此来看,市值管理模式在两公司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一)中国建筑和中交建的内在因素分析

1.中国建筑和中交建介绍及市值变化。中国建筑的主要业务包含房屋建筑、建设并投资基础设施、开发并投资房地产等领域,同时,公司还拓展了海外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中交建是国内第一家在境外实现上市的国有基建企业,主要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务开发,业务范围遍布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由下页图1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建筑的市值是4 920亿元,2015年的市值为8 430亿元,同比增长了71.34%。2014年中交建的公司市值为4 229.8亿元,2015年达到9 920亿元,同比实现134.55%的增长。

2.中国建筑和中交建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市值由内在价值决定。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财务指标上,我们结合经济规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几个方面的数据对中国建筑和中交建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了解市值管理在上市公司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1)经济规模指标。净利润是体现公司运营业绩的重大财务数据。2016年中国建筑的净利润高达290多亿元,与2015年相比较,增速超14%。在2011年到2016年期间,中国建筑净收益实现快速增长,5年内的利润总额由135亿元增长到299亿元。在此期间,中交建的利润总额也实现了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5年期间利润总额从116亿元增加到167.4亿元。具体见图2。

图1 2014-2016年中国建筑和中交建市值对比

图2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净利润对比

营业收入是公司的基本经营效果以及获得收益的良好保证。从图3两个公司的营业收入来看,2011—2016年的营业收入均持续稳步地增长。中交建在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2 954亿元,2016年实现4 317亿元,增长46.19%。中国建筑在2011年的营业收入近4 828亿元,2016年高达9 598亿元,增幅98.77%,接近一倍,并且中国建筑每年的营业收入几乎为中交建的2倍。

图3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主营业务收入对比

每股收益反映的是每股税后利润。从图4数据看,中国建筑和中交建2011至2016年每股收益逐年递增,中国建筑的递增幅度高于中交建,从2011年的每股0.45元增加到2016年的0.96元;中交建2012—2013年的每股平均收益为0.75元,低于2011年的0.78元,收益出现一些波动,2014年每股收益达0.86元,增长的程度较大。从绝对值上看,中交建的每股基本收益高于中国建筑。

图4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每股收益对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4到2015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这两个指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2015年,相比于之前的增长幅度更是显著,这和两个公司市值的变化幅度相吻合。而每股收益,中交建在2014和2015年的变化和其市值的变化很相近,中国建筑虽有增长,但效果不如中交建明显。

(2)盈利能力。一个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大小受盈利能力的影响,盈利能力表示公司获取利益的能力。一般来说,盈利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市值的变化,决定了一个企业未来价值的涨幅程度。盈利能力的高低可以根据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的数据反映。

营业利润率用公司的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它能够说明公司的经营水平,衡量在公司成本影响下,公司有效管理人员的经营获利能力。由图5可知,中国建筑每年的营业利润率保持在5%左右,中交建基本保持在4.5%左右,且每年中国建筑的营业利润均高于中建交。

图5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营业利润率对比

净资产收益率用净利润除以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表示,也指税后利润与净资产之比,这个指标强调了股东自身获益能力,用于研究企业利用自有资本效率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高,则反映投资带来的效益好。从图6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5%,而中交建反而每年都在递减,从2011年大约15%左右递减到2016年大约9.7%左右。

图6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3)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资本价值的构成,强调企业债权和股权的比值,其对公司偿债、融资能力以及未来盈利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资本结构一般根据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反映。

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百分比,是衡量企业短期之内偿还欠款的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和公司短期内偿债能力呈正相关。从下页图7数据可以看出,2011—2016年,两者的流动比率都比较稳定。相比之下,中国建筑流动比率的数值高于中交建,表明中国建筑的资产变现能力好,短时间内偿还债款的能力强。

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之比,说明了借债在公司资产中所占的比值。这一指标综合衡量了企业的欠债程度,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运用债权人现金进行生产运营的能力。从图8数据来看,2011到2016年,两个公司的数据大致相同且变化相对稳定,证明两者筹资能力大致一样。

图7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流动比率对比

图8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资产负债率对比

从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中可以看出,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从2011到2016年变化平稳,但总体的比率均不低,并且比率高的年份(例如2014、2015年),市值变化也很显著。

(4)营运能力。营运能力表示公司经营运转的能力,即利用总资产获利的能力。通常,营运能力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

存货周转率指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该指标能够说明存货的运转速率,衡量存货的流动性和资金占有份额的合理程度,反映出公司短期内的偿债能力。由图9可知,2011—2013年,中国建筑的存货周转率从3%降到不足2%,降低幅度相对较大,2014—2016年,变化幅度小,基本保持在1.91%左右。2011到2016年,中交建虽有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

图9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存货周转率对比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公司销售收入净额除以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它是评价公司总资产经营水平以及应用效率的综合数据。总资产周转率大,说明总资产的运转速度快,进而说明公司的销售能力强。从图10可以看出,两者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中交建的降幅要小于中国建筑,但是中国建筑的总体资产周转率要高于中交建。

从图9和图10可知,这两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与市值变化趋势不相匹配,可能这两个指标均不能很好地说明对上市企业市值的影响。

图10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总资产周转率对比

(5)成长能力。成长能力能够表明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主要通过净利润、净资产来反映,而利润、资产都与市值直接相关,是反映市值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是公司本期净利润较上一期净利润的涨幅程度。由图11可知,中交建于2011年呈现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达到25%左右,2012年呈现负数,证明净利润相对上一年不增反降,2013年又变为正数,但增幅较小。中国建筑的净利润增长率虽然出现涨幅不定的情况,但总体均为正数。

净资产增长率表示公司本期净资产增加额除以上一期净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表明公司资本规模的扩张程度。由图12可知,2011—2016期间,中国建筑的净资产增长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现象,涨幅也比较大。中交建涨幅不定,表明中国建筑的扩张速度比中交建稳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家公司在2014和2015年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增长较之前年份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而这两年的市值变化和之前相比也有明显的增长。由此可知,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能够说明市值的变化。

图11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净利润增长率对比

图12 2011—2016年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净资产增长率对比

(二)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外在因素分析

1.利率变化。建筑业为国民经济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公司股价的变化,而股价的增减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市值增减,决定了建筑业未来的努力方向。本文就宏观经济指标中利率(采用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数据)这一指标变化来分析其对市值的影响。利率一般和股价变动成反比例关系,利率如果提升,企业预期盈利就会降低,资金更多流向银行储蓄,股票价格因此下降。相反,利率如果下降,将会有更多的人把原本想存储于银行中的资金投资股市,公司盈利大幅增加,股市表现为牛市。从下页表来看,利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下降的幅度增大,因此股价会随之上升。而结合图1可以知道,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这两年也开始出现了上涨,尤其是在2015年出现了大幅上涨。因此可以断定国家调整利率会对公司市值产生影响。

2014—2016年银行利率变化表

2.“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或大力扶植的相关项目的实施,也会对相关企业市值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交建和中国建筑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拓展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利益。2016年,中国建筑新增加签订的合同业务的收入超过了2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在央企中排在了第四、五位,海外收入首次突破百亿美元。由此可见,国家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对公司收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进而促进股价攀升并对市值产生影响。

3.行业因素。现今社会发展迅猛,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行业中公司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建筑行业从2014年的81 141个企业下降到2015年的80 911个,2016年又涨到83 017个,而从第19页图1也可以看出,2015年的市值有着很明显的增长。由此可以推测,竞争企业的增多会造成市值的下降。其次,竞争企业提高业务水平、创新水平也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竞争力的提高会使业务量提高,进而促进收入,影响市值。

三、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建议

(一)利用资本运作手段,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总资产和每股收益与市值呈正相关,庞大的总资产是提升上市公司股价和市值的最重要保证,而总资产、每股收益的增加能促进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上市公司应正确掌握产业和资本之间的经营关系,充分利用整体上市、资产拆分、定向增发、发放股票股利、股票回购等资本运营的方式提高公司营运能力,进而增加公司价值。由于打开了市场全流通局面以及提升了市场监督效率,股价财务信息的含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因而,上市公司必须充分利用资本运作手段,提高财务决策水平,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优化资本结构,提升企业市值

企业应按照自身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将欠债的风险合理掌控在一定的范畴之内,同时还要优化资本结构,进而降低成本。企业应认真评估资本支出项目,把企业的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在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领域,促使企业的业务组合尽量保证最优化,合理分配资产负债比率,促进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市值达到最优。

(三)建立优秀的财务估价体系,获得更多外部投资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大多数财务指标均能对市值产生影响。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建立财务估值体系,这样既能够准确判断出公司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充分了解公司估值水平背后存在的根本原因,找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根源所在,以便及时根据差异实施相关措施。上市公司可以基于已有的财务数据,建立财务估价体系,进而评估未来2—3年内的盈利能力,并模拟一个理论估值,从而给资本市场确立一种投资预期,引导外部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促进公司的市值管理。

(四)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增强客户价值

净利润对市值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控制费用和成本来提高利润,但是建筑交通行业成本改变的可能性不大,费用的支出主要依赖于工人工资,如果工资降低势必造成工人工作积极性的下降,这对企业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来促进市值增长,这与上文的分析也是符合的。因为收入的增加基本上源于客户,所以加强客户管理关系很重要。客户关系管理的工作主要包含:一是把遵从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将市场作为指导方向,以客户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作为经营指导思想。二是建立客户数据库。三是实行差异化服务的营销战略,对固有客户的信息通过采集、整合和研究,发掘客户的潜在需要,争取更大市场占有量。

(五)关注国家政策,调整公司战略

国家政策对股市波动所起到的作用在于:一方面,结合经济周期的特征做出的相关国家政策的调整即使不能直接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但政策施行后能间接作用于股市并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股市政策的变动对股价变化的相应调整起着直接作用。为此,企业应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政策,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企业自身的业务,努力开拓市场,持续创造公司价值。

(六)选择新兴产业和多产业繁荣,改善市值管理

企业应该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改善市值管理。要想与国外公司形成长远的合作关系,仅依赖原有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长期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创新,为此,企业应该尝试新兴产业,形成多产业发展,这样才能与国外企业有更多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合作增加,自然会创造更多利润,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值。同时,多产业繁荣将会增强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更有利于公司发展,加强市值管理。

四、总结

随着市值管理概念的提出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市值管理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市值管理。上市的企业应该具有市值管理这一概念,积极实施市值管理策略,让市值充分体现企业的内在价值。

猜你喜欢
市值建筑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为1760亿美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老股转让市值最多的50大股东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