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司机职业倦怠和压力管理分析

2018-09-08 02:31王培冰崔秀波黄能铝赵发林段菲菲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检出率高铁

王培冰,崔秀波,黄能铝,赵发林,陈 齐 ,段菲菲

(1.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疾病预防控制所,浙江 杭州 310009;2.杭州师范大学 健康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速铁路司机(以下简称“高铁司机”)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技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高铁司机在其工作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噪声、振动和大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为保证行车安全、遵守行车时限、随时接受命令,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2]。同时,某些社会、家庭因素也是影响高铁司机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为了解高铁司机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和跟车调研方法,以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高高铁司机的工作生活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某铁路局机务段全体高铁司机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59份,在保证高铁司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受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填写完成问卷。

1.2 调查方法

(1)问卷编写及调查。调查在访谈和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倦怠量表 MB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编写了本次研究问卷。问卷内容为基本信息调查表、工作倦怠调查表、睡眠质量调查表等。此次研究引用2005年李永鑫编制的中国工作倦怠问卷(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结合高铁司机的职业特征进行微调,主要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3个维度的题目得分相互独立,得分越高表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与成就感降低越强,即工作倦怠情况越严重。参考李永鑫对工作倦怠的评定标准,此次研究以情绪衰竭分数≥25、人格解体分数≥11、成就感降低分数≥16为3个维度临界值的标准。如果被调查者在各个维度得分均小于临界值,则为零工作倦怠;单个维度得分大于等于临界值为轻度工作倦怠; 2个维度得分大于等于临界值为中度工作倦怠;3个维度得分大于等于临界值为高度工作倦怠。

(2)跟车调研及访谈。课题组研究人员跟随高铁司机添乘,通过询问、观察和现场检测等方式,了解高铁司机工作压力、饮食、饮水等情况。

1.3 质量控制

选用卫生专业人员作为调查员,现场阐明调查目的、内容,统一填写要求,并且每份问卷均有具体的填写标准,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和实事求是原则,以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和准确;调查后及时鉴别和核实,剔除不合格调查表,运用Epidata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录入和校对,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59份,排除无效卷,有效卷为238份。

2.1 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高铁司机的人格解体检出率为58.4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为45.81%,情绪衰竭检出率为45.26%。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高铁司机工作倦怠情况

注:情绪衰竭缺失6例;人格解体缺失7例;成就感降低缺失11例。

2.2 人口学因素与职业倦怠

表2 高铁司机人口学特征构成情况 (N=238)

注:婚姻数据缺失1例;文化程度缺失数据7例。

2.3 工作保障条件与职业倦怠

表3 高铁司机工作保障条件情况 (N=238)

注:正常饭点吃上饭数据缺失1例。

2.4 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

表4 高铁司机睡眠情况 (N=238)

2.5 生活行为方式与职业倦怠

表5 高铁司机的生活行为方式构成情况 (N=238)

注:高盐饮食、高油脂饮食均缺失1例;吸烟情况缺失2例,饮酒、运动锻炼情况缺失3例。

3 结论与建议

3.1 相关结论

从结果可知,本次研究所调查的高铁司机人格解体检出率为58.44%,成就感降低检出率为45.81%,情绪衰竭检出率为45.26%,相较于职业倦怠较高的教师、警察和护士,高铁司机的职业倦怠水平略高[3]。这可能是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高铁司机持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4],而他们为争取圆满完成任务、保证安全,精神压力大,易形成负面心理,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文化程度、睡眠质量、有意限制饮水量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的形成有一定的关联,而年龄、婚姻状况、在停车间隙运动、在正常饭点吃上饭、高盐饮食、高油脂饮食、吸烟、饮酒、运动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的形成无关。

(1)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婚姻状态的高铁司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各有困难和压力。面对这些纷杂的难题,高铁司机需要自我调节,文化程度较高的高铁司机缓解职业倦怠的方式方法更为科学合理,这可能是年龄、婚姻状态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无关而文化程度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有关的原因。

(2)3个工作保障条件中仅有有意限制饮水量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有关,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高速动车组列车配备餐车,相较于列车乘务人员用餐困难的情况[5],高铁司机的用餐较为便利,不会成为加重其心理负担的因素。而部分高铁司机为避免在运行途中上洗手间而控制饮水量,饮水量过少可能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如烦躁、全身无力等,从而产生不良情绪,久之形成职业倦怠。

(3)高铁司机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工作流动性大、休息地点不固定,作息规律性不强[6],如果间休条件较差,也会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低质量的睡眠会使高铁司机产生不良情绪和形成负面心理,从而形成或加重职业倦怠情况。

3.2 对策及建议

长期感受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抵抗力下降等状况,同时,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也较为常见。为有效减缓高铁司机的压力和职业倦怠,需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利用高铁司机学习时间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APP推送链接,普及慢性病、助眠、合理饮水、缓解压力的知识,减少刻意限制饮水量带来的健康危害,并建立监督和奖励机制,提高高铁司机的健康素养和自我压力的管理能力。此外,还应积极改善高铁司机的休息条件,提高间休质量,保证间休室通风,光度、温度适宜,提高床铺舒适度,合理分配空间,有条件的给予环境支持并监测睡眠质量变化。在高铁司机间休期间,还可以采用如APP手环等智能化叫醒服务,以减轻其紧张、消极情绪。

其次,定期听取高铁司机的意见,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其舒缓工作压力。关注高铁司机的工作倦怠和工作紧张问题,考虑从工作环境的人性化细节改善着手,例如:可以在健康室内配备跑步机、按摩椅、划船机等健身设施,促使高铁司机多参加体育锻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请心理咨询师定期到站服务,进行心理健康监测,针对可能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铁司机实施相应的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心理保健措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此次研究高盐、高油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与高铁司机职业倦怠无关,但上述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吸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酒、高盐、高油脂饮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缺乏运动锻炼也不利于高铁司机的身心健康。因此,建议高铁司机加强自我管理,饮食宜清淡,戒烟限酒、安排好补眠与运动的时间,适当锻炼等。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检出率高铁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高铁会飞吗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