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时代中国海关运用大数据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018-09-10 07:22白珞君潘茜月肖达伟虞甬坡周欣
中国商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数据管理大数据

白珞君 潘茜月 肖达伟 虞甬坡 周欣

摘 要:中国海关数据管理改革是一项结合大数据运用的系统工程,如何灵活运用全新量级的数据和应对大数据,通过组织的变化和分出处理大数据内部蕴含的信息是现阶段中国海关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海关数据管理的现状,揭示出中国海关数据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提出引入“协同治理”增强数据管理,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管理改革并完善海关数据综合治理,加大宣传和培养力度培养中国海关大数据思维,完善海关数据平台建设并推进多数据系统联动管理等四条对策,寻找中国海关数据管理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 数据管理 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b)-006-03

开启大数据时代使世界发展在逐步转型。大数据不仅在商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关。大数据所产生的对数据处理的思维转变与方式转变冲击了海关内部原有的数据管理体系。正是在这样的大数据变革下,海关数据管理将面临改革。本文将通过讨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关在数据管理方面所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来寻找适合海关数据管理的变革途径。

1 大数据与海关数据管理概述

大数据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加以量化,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组织结构以及政府部门与公众关系。并且人们在量化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信息资本和数据资源,从而使得大数据成为了一种经济价值的来源。大数据能否显著提高政府的数据管理水平,这主要取决于政府数据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的速度。运用数据进行管理已成为当下各国海关的最优选择,中国海关也不例外。但是中国海关应当怎样运用全新量级的数据以及应对大数据,并通过组织的变化和分出处理将大数据内部蕴含的信息转变为有用的决策信息和资源,使得中国海关能够依据时代变化进行调整,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成为了现阶段中国海关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1]。

2 中国海关大数据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自2015年7月1日起,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发表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标志着我国政府大数据战略部署和顶层数据的正式确立,为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管理变革指明了路径与方向。而海关对大数据的关注则更早,海关内网大数据起源于2000年前后金关工程(一期),通过集中式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极大应用体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格局。2012年起,金关工程(二期)则开始大数据应用建设工作,数据挖掘、分析、建模等工作逐步增多。而当下国家对于大数据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对于数据分析、管理的应用需求,都在目前的基础之中给予海关数据管理的变革创造了机遇。

大数据在给予海关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对海关的数据管理能力的考验,提高了对海关数据的质量要求。尽管中国海关一直以来重视信息化建设,但是面对大数据时代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决策所需要的更全面的数据支撑以及公众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需求,中国海关仍在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机遇

2.1.1 大数据时代提升海关数据的资源数量并改善质量

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因其多样的监管对象、多变的商品、繁复的法规等因素,是名符其实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以2012年为例,6042万张报关单,16877万条进出口记录条,344716万吨进出口货运量,3214万辆艘运输工具,54万家备案企业,17639亿税款,17021起立案走私案件,这些监管、征税、打私信息都以海量数据的形式被海关所掌控。而由于大数据时代到来,海关技术升级之后对于数据的更新运用挖掘则能够使得海关所掌握的数据质量能够相较之于之前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而大数据所注重的相关性使得数据不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数据、资源相联系,增强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对于海关数据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2.1.2 大数据提升海关数据资源管理技术,节约了管理成本

在大数据时代,功能强大而又相对便宜、方便的信息技术设备正逐步装备到海关的绝大部分海关关员中,用户友好的管理软件和网络系统,使数据收集、加工整理、数据发布等环节和整个流程能够较好地得到统一协调和控制,这为海关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数据产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大的可能性,也为构建新型海关数据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2.1.3 大数据促进海关数据管理机制的改革,增加海关数据资源管理深度

海关数据在逐日开放,依此趋势,大数据将成为海关数据透明管理的起始。大数据对海关数据管理的固有体制模式不断地进行冲击,衍生出海关数据管理的新思路,使得海关数据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突飞猛进。由于大数据所具备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关必须全方位的开展数据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以此应对大数据对海关数据管理的冲击,推动各级海关数据管理部门全方位升级其硬件及软件技术,革新统计调查方法。海关数据的汇总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逐级汇总。同时,大数据兼具广泛性和微观性的双重特点,使得海关对数据进行的挖掘能够帮助决策者兼顾宏观的整体经济状况以及中微观层面,拓宽了海关统计质变的管理范围。

2.2 挑战

2.2.1 大数据对海关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提出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以及大数据思维自身“注重关联性”的特征,人们获得各类数据变得更为容易,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外贸进出口情况,并通过各类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等对海关所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并提出置疑。例如,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大研究机构通过我国的外汇储备、银行信贷、口岸物流等數据,对内地与香港之间贸易数据的超常增长提出一定程度的置疑,事实也证明内地与香港之间确实存在因套利而“制造”出来的贸易数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海关的数据管理的在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准确性方面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2.2.2 大数据对海关数据管理思维产生冲击

大数据思维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同,更强调全面的数据分析与并且随机性的抽样。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源并进行汇总,全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海关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之中,既要坚决履行中央所提出的“双随机”作业法则的同时,也需要平衡好大数据思维方式给工作方式带来的变化。并且,大数据更侧重于数据的相关性而非传统的因果关系,注重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找寻其中事件发生的蛛丝马迹,从而进行提前预判、提前处置。同时,注重数据关联性的特点也迫使海关必须与其他政府机关、企业商界加强合作,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来支撑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的决策。因此,大数据的出现对海关在数据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性思维以及海关与其他部门商界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發达国家海关大数据管理的经验借鉴

3.1 完善海关数据平台以及相关系统,为海关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海关致力于进一步完善数据平台和相关系统迎接挑战。如美国海关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ACE系统来为海关关员提供完备数据。ACE系统作为现代美国贸易处理系统,一个门户网站中包含了七个货物处理系统。海关与其他相关人员可以借此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在货物到达美国边境之前就可以作出准确地判断,根据美国法律来决定货物是否需要被加速处理,货物是否有潜在风险并需要对其进行锁定。通过完善ACE系统,为海关应对大数据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自主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管理合作

2014年2月19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13659号《行政命令》,旨在通过单一窗口建设,简化美国企业的进口/出口流程。其中对ITDS(国际贸易数据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确了其功能。该系统能够使80多个政府机构整合在ACE平台上,并ITDS为各个政府机构提供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加速合法贸易和进出口通关速度,加强产业与海关之间的沟通协作,并增加产业链的可视度。ITDS系统应具有确保用户使用的以下操作功能:通过一个安全的单一窗口,传输可供收集、存储和共享的经协调的进出口数据元集,满足美国政府对货物清关放行的需要。从基于纸质的要求和程序向更快和更有效率的电子提交及与机构的通信过渡。

4 中国大数据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引入“协同治理”增强数据管理

海关的协同治理既包括内部协同,也包括外部协同。内部协同要求在层级、地域、部门基础上的协同;外部协同由海关发起,对象包括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及社会组织和企业代理。客户导向下的协同治理模式,意指管理系统在“客户需求”输入状态下开启协作改革,并以反馈型方式逐步调整,在调整中以“协同”来构建系统组织结构,协调组织关系,增强组织活力。

在此基础上,中国海关应当完善单一窗口建设充分发挥口岸管理办公室设在海关总署的优势,注重口岸综合管理,积极开展与其他执法部门的深入合作,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制度条例,明确职能的分工与各机关、部门的权力、相关政府部门自身的管理区域。通过加强信息、情报、数据交换,构建多模式、多环节、多领域、全过程的监管模式。在多个业务领域探索服务外包模式的大背景下,中国海关应当进一步引入外部力量、利用社会软件公司更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成熟的开发技巧无疑成为更好的选择。并且在此过程之中,海关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实时掌控项目的实施进度,检验开发成果,更合理地完善人员配置,使海关技术人员成为联系业务人员与承包方的纽带,分解业务需求,把任务书细化成可开发的流程图。

4.2 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管理改革,完善海关数据综合治理

在通关一体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依托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构建信息、数据等资源的交流共享平台,构建区域内海关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海关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执法联动,提升把关服务效能。通过打造统一的申报平台和现场作业平台,加强各关优势互补,形成监管更加严密、通关更加便捷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H2010系统等系统平台功能,提升基础承载能力,依托海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海关间企业注册信息、信用信息、不良记录等内外部信息的全面互通共享。通过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进而完善当下数据治理模式,推进数据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4.3 完善海关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多数据系统联动管理

一个组织若想完成组织目标则需要更好的包括系统建设在内的组织建设[4]。中国海关通过加快系统整合可推动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系统整合可参考采用当下比较先进的“云服务”建立云平台。“云服务”是指依托云计算模式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特性,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桥梁”,将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和管理平台接入到云平台进行虚拟组合[5]。在云平台中,建立五个不同的数据库分别存放产品、出口商、进口商、资质和相关个人信息,便于政府机构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利用[6]。云平台数据分类,如图1所示。

在云平台基础上,海关可将区域内现有的不同系统数据资源实现集中整合,实现数据效用的最大化,把零散的业务数据加工整理成可供海关通关作业等应用环节决策参考的数据,有利于数据增值;对内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关联业务的协同和配合,并对外预留外部平台接口以 备将来进一步拓展。并且,云服务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随着技术的提升和硬件的提高,不断接入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从而实现各部委信息数据共享的目标和要求,达到不同关区之间的联网甚至能够将国际信息纳入到平台之中,加强海关数据信息集成和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海关风险管理的数据整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于浩.大数据时代政府数据管理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

[2] 肖力.对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05).

[3] Benazic,A.Measuring Efficiency in the Croatian Customs Servic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J].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2012(2).

[4] 万丽华.云时代来临,海关准备好了吗?[J].海关研究,2011(3).

[5] Liu,C.Zhang,S.,& Yu,B.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sto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Platform[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6(1).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数据管理大数据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