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与哲韵

2018-09-10 04:38张延风
名作欣赏 2018年9期
关键词:密林麦穗阴影

张延风

乍一看陈建中的画,略懂西方现代艺术的人以为是西方超级写实画家的作品。对物象细节——木材的纹理、树叶的脉络、墙体的裂缝等的精描细画似乎证实了这一判断。但是,著名法国艺术评论家雅克·莱纳特告诉我们:“超级写实的真实,主要由无数细节构成,细节便是超级写实画家的现实,因而这画总有被淹没在繁杂纷乱的细节之中的危险……”

相反,陈建中固然全力去组织现实中的秩序,但却不因为注意外形而放松了物形的独特性。这从他的强调之处就可以看出:他特别把不同性质物间的视觉紧邻地带,或者不同物质之间的截然不同处强调呈现出来。这就是说,陈建中的画笔不是见什么畫什么,而是通过组织场景的秩序,强调物象间的差异,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设计,去重构一个世界。用中国画论的语言来说,画家画的是他的心象,不过这心象包裹在极为真实的外相之中。

作于20D7年的《有麦穗的窗》,重现了画家在三十多年前的“门窗系列”题材——一面灰白的老墙上开出一扇旧窗。窗内黑洞洞,一无所见。但是几根粗壮的木栏把窗洞隔开。这样的结构暗示:墙里墙外是黑白两个世界,但窗是它们的通道。然而不知何年何月,这通道被封。“通道被封”是画家心象的核心。画到这里,画家就可以拍拍手,宣布大功告成。这是陈建中的画——评论界都认可和熟悉的画境。

但是画家却没停下画笔,他要让他的画更有看头,让人在他的画前深思,于是他在黑窗内添加了一棵孱弱的麦穗。

如果黑屋是粮仓,那么怎么可能只有一棵麦穗?如果黑屋不是粮仓,这棵麦穗是怎样进入的呢?麦穗纤细的茎试图伸出窗外(我们想象麦穗有求生的欲望),但是木格粗暴地折断了它。于是它只能可怜巴巴地待在黑暗中,望着窗外的光明和空间。画家是否用这棵麦穗代表一切被人类役使的自然生命,还是以它象征人类的生存状态:被囚禁于黑暗中,被暴力折断了肢体,但是仍然向往着光明和自由,钟情于生养它的大地呢?画家最初的意念是否如笔者所思,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我们能肯定的是,画家力图使他的作品引起观众的深思,让他们在思索与诠释中体验哲理的神韵。

陈建中身为一个热爱生命和自然的艺术家,认为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在作品里,营造一个生机盎然、花木繁盛的世界。佛经认为,一花一世界,现代生命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生命极为复杂和巧妙。陈建中的作品用艺术的境界将宗教和科学深邃的思想包容进来,让我们在伟大的生命前面顶礼膜拜。

在《叶韵》(2007-2011)里,画家以生花之妙笔,将普普通通的绿叶植物画得如此妩媚。它们像无数美丽的、大小不一的绿伞从黑暗中浮现。古人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句,陈建中的画境有“大伞小伞飞碧天”的韵味,故有《叶韵》的画题。但是,画家并不就此住手。他别出心裁,在画幅一侧设计了一片石墙,于是一组对比立刻出现:有机的生命与无机的岩体、柔软娇弱的花草与冰冷坚硬的石头、竭力扩展的茎叶与被动静止的石块、枝叶的碧绿金黄与石材的五彩玛瑙立刻使画面生动起来并绷紧了张力,不得不让人对地球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感叹不已。

对自然生命的崇拜终于让画家转向茂密的森林。《秋天的公园》(2008)删除了作为“公园”的一切标志,即消除了一切人为的痕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几株树干苍劲、树冠冲天的古树,后面是密密麻麻的黝黑的森林。这样的图景令我们想起俄罗斯画家希施金笔下的原始森林。不过,陈建中以明丽的色彩、璀璨的阳光和狂放而又厚重的笔触宣布自己是现代画家。因此他的意境欢乐而富有朝气,与古典风景画普遍存在的忧郁和阴沉拉开了距离。

秋是画家喜爱的季节。秋意味着丰收和喜悦,秋天的主色调是通红与金黄。这些色调在他的画里得到张扬。观众看见,古树巨大的树冠,像无数腾空而起火把,将枫叶的生命力渲染得淋漓尽致。林间的阳光穿透浓荫,在空地上铺上金色的地毯,像灼热的金液发出夺目的光芒。

在这幅画中,有两个异乎寻常的看点:一,他不再让观众站在森林外面看树,而是让人觉得自己已经来到密林深处的一块稀疏地。阳光和阴影交错斑驳,似乎暗示着有一条起伏不定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密林深处。二,画面近景没有了常见的深潭。因此也就没有了碧绿的潭水和五彩的倒影,这对画家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是一个违背。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个:—是创作环境的分析:画家作画的公园无水,因此他能进入密林深处;二是创作心理的美学分析:画家不愿让自己的创作千篇一律,他希望自己的每件作品都有一些特点,有些变化。而“进入”这个概念的出现应该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这些特点,《秋天的公园》显得格外亲切和明丽。

面对树林山峦,画家一般让视线平视,因此,对密林深处景色往往无法透视。好在有幽深的黑洞,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神秘的遐想。但是2008年陈建中画了一幅名为《远眺》的油画,跳出了平视的构图,代之而来的是居高临下的俯视图。于是,在360度的移动空间里,观众看到了树林后面的草地、砂石坡和树丛,看到了远处的林带,不由得产生幻觉,认为自己是视通万里、翱翔蓝天的自由精神,看见了自然秘不示人的一面。一旦真相大白,一切也不过尔尔。但是,画家提醒观众,且慢!画面上还有你们暂时没有意识到的东西,那就是阴影。巨大的黑色阴影漂浮在树林之下,像大片的黑云弥漫着,不时从树叶稀疏处冒出来。在树林的边缘,黑影落在沙地,像巨大的钳子向前伸展。而后面的树林似乎在弯腰狂奔。不难看出,这阴影不全是对自然的摹写,自然的阳光不可能留下如此巨大的阴影。画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预设了机关。至于画家到底想说什么,让观众自己去琢磨吧!

这四幅油画是画家陈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关在黑屋的孤立无援的麦穗,到蓬勃的绿叶出墙,再到密林深处的探寻,最后是向荒地包围的树林。这是自然生命的四种状态,还是画家的四个人生阶段的象征?也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

观画就是观众对艺术家的诘问和探究,往往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正因为有了问和究,他们便越来越深地“入画”,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观画的乐趣也许就在这里。

猜你喜欢
密林麦穗阴影
彩虹色的雨
密林迷宫
密林中的迷宫
阴影记
阴影
阴影魔怪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祖国麦穗
姚明受伤让08奥运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