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窗染花儿

2018-09-10 01:46马琳
新阅读 2018年9期
关键词:胶东剪纸窗户

马琳

《胶东剪纸》

郭万祥 编著

定价:188元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年7月

在山东省胶州一带,有一种叫“花”的剪纸艺术,民间制作它叫“铰花”“抠花”“染花”。“剪纸贴花灯,彩纸挂门楣”,这是自古以来胶东民间过年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习俗之一。现在剪纸渐渐地离我们远去了。可是我们仍然怀念着那小小的纸片儿剪出的窗花,仍然想去追逐它的身影。

一个来自山东的剪纸艺术家——郭万祥替我们留住了这段难忘的记忆。郭万祥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那里也流传着剪纸的习俗。也许因为从小对这种工巧的民间手艺耳濡目染、心生热爱,长大以后他便以民间美术研究为志业。1988年,他调到地处烟台的山东工商学院任教,有一天准备去赶海,途经清泉寨的一户农家时,被窗户上贴着的剪纸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些剪纸是屋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剪出来的。老奶奶见郭万祥如此痴迷于窗上的贴花,便热情地邀请他进屋小坐,并掏出了自己多年积攒的花样剪纸,将重样的作品全部挑出来送给了他。郭万祥如获至宝,从此他与胶东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开始了近三十年的收集民间胶东剪纸同时研究和创作它们的历程。

郭万祥的收藏以胶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染绘剪纸为主,当地人称之为“窗染花儿”,它是当地剪纸中的绝活。这种剪纸是用白色纸张先将轮廓剪出,再用尖削的毛笔蘸墨在轮廓(民间叫“坯子”)中勾画出细节,如人物的眉眼、衣纹等,待墨干后,调制五彩,在剪纸上随类赋色。制作完成的彩色剪纸和绘画各自的特质浑然一体,外形明确,结构清晰,细节丰富,色彩艳丽而又和谐,贴在窗户上,加上日光为之渲染,煞是好看。如今,郭万祥收藏的胶东民间剪纸已达5万多件。

窗染花儿的纹样可谓多姿多彩,内容也十分丰富。戏曲人物、寓言象征、十二生肖、庆寿八仙等是他们表现最多的主题。他们剪出的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反映了戏曲曾经在乡村的繁荣;他们剪出的“五子登科”“龙凤呈祥”“莲(连)年有余”“莲(连)生贵子”“金玉满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还有庆寿八仙无不生动拙朴,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胶东剪纸种类多种多样。百姓常见的窗染花儿剪纸主要是用来装饰窗户和窗户周围的墙面。按贴的位置不同,分窗心、窗裙花、窗角花、挂笺等多种。有整幅制作的,有分块剪染,粘贴时再拼组成完整图案的。窗心,是把整个图案根据自家窗户的窗棂格式,分剪成条状花儿,有四幅、六幅、八幅、十二幅等形式。内容也很多样化,可用画组成一句吉语、一出戏曲中的某个精彩场面、四季花瓶等。挂笺,主要是贴于门楣或窗户楣上,又称门笺、过门笺、门吊、吊挂等。由于贴于门上,要求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纹样要制作得疏密清晰、道道相连且紋理粗犷。角花,是用来装饰窗户、顶棚及其他地方的角部,与窗心顶棚花等组合使用,相互衬托。此外胶东窗染花儿的种类还有喜花、祭花、寿花,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的传统形式很难与现代化的建筑形式相融合,且工序复杂、产量低等原因,或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或被电脑制作的贴花所代替了。 民间艺术家郭万祥不仅采集、收藏它们,并且走上了研究它们、创作它们的道路。2012年,他以熏样手法创作的剪纸作品《花开芙蓉》一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14年,他将自己收藏的5万多件藏品全部交给中国美术馆遴选,中国美术馆最终选出172件精品作为馆藏珍品。2010年,他将自己的收藏精品汇集成册,出版了一部具有珍藏价值的图书——《胶东剪纸》。

(作者系广西美术出版社编审)

猜你喜欢
胶东剪纸窗户
大嘴蛙学剪纸
古韵悠长,“大汉胶东”
擦窗户
窗户知多少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观水
贴窗户
窗户外面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