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2018-09-10 18:08陈春花罗康隆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培养学生

陈春花 罗康隆

摘 要: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际视野对国家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否具备国际视野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学因其学科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有一定优势。文章从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当代大学生的国际视野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后从民族学学科的角度,对国际视野的维度进行探讨,阐述民族学学科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可行性。

关键词: 民族学学科;学生;培养;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4-0030-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4.007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的今天,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时代所需。国际视野也称为全球视野或国际意识等。它是指人们能从全球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进程和当今国际社会形势,科学地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能够认识自己的权利、义务与使命,并在国际交往中展现出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的思维意识、知识构架、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人文学科中,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民族学具有三方面的突出特点:首先,它是一门超具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其次,它的实验对象总是以异文化下的非同质社会为主,实验过程必然会兼及两种以上的异质文化和社会;再次,它的理论构架必须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兼容性。因此,民族学不象其他学科那样,一旦明确了现象的因果或相关性,就算解决了问题,它还需要进一步界定各种相关性、因果关系,以及具体文化要素对应性的范围,也即是说,需要把特定相关性的时空域纳入它的分析对象。[1]这样的思维与路径符合分析全球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民族学学科具备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优势。民族学综合性人文学科的特点满足了培养国际视野,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的需求;民族学的实验对象以异文化下的非同质社会为主的特点,满足了国际视野中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的需求。

一、我国大学生为何需要国际化视野的教育

国际化是一种自觉追求。我们都知道,城市的国际化,最终取决于人的国际化。国际化,不在乎一个城市有多少高楼,城市面积有多大,也不在乎人均收入有多高,如果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没有面对全球化的思维意识、知识构架、认知能力,都称不上国际化。“国际视野”应更多地体现在价值认同层面。現代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培养出一群具备现代公民素质、具备历史纵深感与国际视野的人,让更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使命,什么是责任,明白自己与他人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懂得权利与义务的边界,懂得去呵护和追求那些人之所以为人、并且被时间反复证明了的人类共同体的共同价值。所谓国际思维就是说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对共同的问题具有相互博弈的思维,并主动去利用规则,甚至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思维意识、知识构架、认知能力去改变规则。也就是说,国际视野要求你立足长远,去构思未来的框架,预想到将来历史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的发展需要了解世界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联系越来越多,其交往越来越频繁。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之间的较量,诸如当下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都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和平共处的表面下,是各国实力的激烈对抗,当下的中美贸易战虽没有飞机大炮的轰炸,但处处可见战斗的痕迹,表面是经济之争,实则包含政治力量的抗衡,甚至更是军事力量的抗衡。中国的发展,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可看成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战争”,只不过没有血淋林的场面而已,因为中国是在谋求世界的和平而发展,但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却用“中国威胁论”来对抗中国的发展。这不由得我们记起《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古训。我国要在全世界立足于不败之地,仅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世界,只有在充分了解自我和世界的基础上,才能从容应对世界的各种变化,更好地做出中国的发展战略,做到百战百胜。

清朝鸦片战争失败后,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他强调,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要“制夷”,先要学习“夷”的长处,要以开放的姿态了解“夷”。[2]虽然当时强调的主要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军事技术,但是对于当今中国的发展仍然有指导意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中国要发展,就不能自我封闭,需要了解世界,需要向世界学习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

世界是一面多棱镜,不同的国家就是一个棱面,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可以拿来照一照,看一看我们国家哪些东西是好的值得继续发扬,哪些是差的和不够的地方,需要我们克服与改进;了解世界,可以使我们知道世界达到什么样的先进水平,让我们知道自己与世界的差距,更加明确奋斗目标;了解世界,使得我们更加清楚世界环境,在面对重大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时,做出正确决策。可以使我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从外国的经济、科学、社会、文化发展中吸引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执行外交政策,更好地发展我们和友好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3]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文中,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我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谈及开放问题时,指出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准确把握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认识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才能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必须与世界接轨,引进外面的资金与技术,同时又要走出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崛起与壮大。走出去,就是要科学地分析我国的技水平达到国际上的何等高度,辨别哪种技术我们需要引进来;走出去,就是要通过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性比较,认识我国发展的不足,抓紧机遇补短板;走出去,就要用全球化的视野去认识世界,指导我们更好地引进他国先进的思想与技术。总之,中国的发展要,需要我们了解世界。

(二)“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答案

理论的提出源于问题,理论的魅力和感召力来自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和解决矛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驾驭中国航船的科学方法论,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鲜明特色。

“中国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破解中国问题就是在解决世界问题,就是在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续解答“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等中国问题,探索并最终找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从根本上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着眼解决当代中国问题而创立的,也是在持续解答中国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的中国问题,往往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各国在发展进展中面对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性问题、全球风险和霸权主义,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挑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越来越紧密相联,“中国问题”与“全球性问题”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国际社会对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德国外交政策组织研究所所长桑施耐德说:“没有北京的参与,任何全球性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作为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大国,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就有更强的能力和更丰富的经验去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将中国问题与人類命运关联起来,通过对中国问题的解决获得“中国经验”的成功做法,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卓越答案。对这些“中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能够更好地洞悉纷繁复杂的国际大棋局,切中当代人类发展困境,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独树一帜、科学可行的中国模式,由此确立起中国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际体系变革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稳定的助推器,在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增强理论自信也就越有充足的底蕴。

(三)“中国理论”需要国际视野

美国学者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后,看到中国的卓越发展,他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今天回头来看,邓小平的科学预言,显然快速变成了事实;布热津斯基等人把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硬说成“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则被中国奇迹证明只是一厢情愿的无稽之谈。

列宁曾说:“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对马克思主义两种预言的相反结局,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不因诋毁而遭削弱的强大生命力和真理威力,也昭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古今中外,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诚然,在新的征程上,马克思主义还要在新的实践中经受新的检验,从而获得新的发展。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新高度,把当代全球治理策略提高到新水平,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根本出路在于谋求世界和平与人类的实现发展。这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在此基础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体现了国际共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心声,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战乱、贫穷、共同发展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根本之道,为世界和平贡献新动力,为全球发展描绘新蓝图。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上,中国理论在与其他治国理政理论的交流互鉴竞争中显示出比较优势。中国在短短四十年时间内以如此大规模的国家快速推进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奇迹”,开辟了世界上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对西方发展道路的迷思。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坦言,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不同,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新“现代化模式”的崛起。提出“北京共识”的雷默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这展现出中国的传统智慧与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使命。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约瑟夫·奈认为: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这将会迎来世界瞩目的眼光,

从国际大视野看,增强理论自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迫切需要,是破解世界和平与发展难题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胜过一切“雄辩”,它本身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宣言。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二、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的认知现状

从整体上讲,我国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不甚乐观,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国际视野知识水平不容乐观。要具备国际视野,首先要有广度的知识面。这涉及到全球不同国家的文化类型、历史进程、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法律形态等等。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对世界文化类型的认识中,有56.4%的学生只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的欧美文化,主要通过电影电视来获得,但对非洲、南美、太平洋岛屿等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认为西方文化的认识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认识中,68%的大学生只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对非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几乎不知道,尤其是理科、工科学生更是一抹黑;78%的同学对于民主与国家制度的关系、民主与宪政、国体与整体、政党与国家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关于对经济模式的认识,99%的学生认为经济模式就是市场经济。而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就是竞争,淘汰,靠个人奋斗;在经济模式中的个人信用、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等问题几乎是空白。这样的知识体系,如何参与到全球一体化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次,我国大学生全球意识不强与全球化能力不足。

我国大学对世界公民意识普遍较低。当我们问到:何为全球公民意识?几乎所有的学生不是很清楚。全球公民意识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如何将个人的行为与责任、权力与义务放到全球范围中思考,而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他们不但没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就连国家意识也不是十分强烈,更多地表现为明哲保身的个人主义倾向。比如在叙利亚事件上,75%认为这属于美国与叙利亚的关系问题,与我们无关,这就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全球意识,反映出对他国文化、风俗、历史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对人类共同体命运关注的不够。

我们分析原因,主要还在于我国高校办学的开放性还待提高,对全球化的使命与担当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来说,全球化经历包括全球化学术经历和全球化交往经历的实践。在全球化学术经历中主要包括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 开设本科、硕士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授予全球化问题研究的学位。[4]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讲座或报告;参加全球化方面的会议并做报告等;全球化交往经历主要包括与外国学生的各种课外交流,社会活动交往,参加全球化主题的表演,等等。

三、国际化视野的维度与民族学学科的价值

国际视野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意识、知识、能力。民族学学科因其特有的学科特点,无论是对国际视野中的意识、知识,还是能力培养,都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

(一)国际化视野的意识维度

培养我国大学的国际视野,首先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意识是國际视野确立的基础与前提。没有国际意识就不会有国际视野。“所谓全球意识是指人类价值主体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和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所形成的一种意识。但全球意识并非是指全球一体化,它更多的是指一种思维方式 ”[5]。可以说,所谓的国际意识,就是人们应对国际化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对于国际意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超越民族意识的“世界意识”或“全球意识”,也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是指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对跨民族、跨地区、跨国事务的认识和了解。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大学生能够自主地、自觉地地去了解国际社会与国际形势;二是一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一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自觉地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培养大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平等、公正地理解、宽容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学习的精神去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而以积极、平和、理性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高品质思维能力。民族学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其学科精髓就在于克服文化本位主义,树立文化相对主义,在对他者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反观自我文化,并且是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把获得的信息放在特定历史过程、生态背景与社会背景的框架下进行分析,然后,找到文化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这样的学科特点恰好可以满足国际视野中国际意识的培养。

首先,民族学学科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既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又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也就具备了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性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学学科必然也是既包含自然学科又包含社会学科,即是一门综合性人文科学。它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事物相结合,这注定了民族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深入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的连续的认知过程,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各种文化事实。一般的学科,只了解具体的一个方面,而民族学却是全面地了解人类,把人类看成是一个整体,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表面上独立存上,实质上密切相连。人,只要生存在地球上,无论生活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是人类这个整体中的一员,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都具有人类所具有的共性。民族学学科的整体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法都是培养国际视野所必要的。国际视野中的全球意识,就是把要世界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并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国际化的跨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正因为民族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所以民族学重视人性研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同时又重视科技与社会协同发展。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和延续下去时所建构的文化,反过来又指导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人类生境的任何一方面遭到破坏,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人类是一个整体,既有文化又有生态。文化指导人类更好地利用生态,生态又反过来制约人类的民展,影响文化的重新建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必须和谐共存,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生存的更好更长久。国与国之间,要共同协作,共同保卫我们的生存家园。认识到这些,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人们才能自觉地、迅速地主动了解国际社会,辩证地和谐地解决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

其次,民族学的实验对象是以异文化下的非同质社会为主,必然会涉及两种以上异文化和社会,民族学具备跨文化的性质。跨文化研究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文化的相对性。文化是相对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遭遇不同,必然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因子,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事实,建构出不同的文化。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多样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一样,所处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建构出来的文化也不一样。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进步与落后之分。我们不能用同一尺去度量不同的文化,也不能认为文化都是一个模式。世界文化是不同的,是相对存在的,各文化间是有差异的。认识文化相对性,我们才能用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去正确看待异文化,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异文化;才能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同时,认识到文化的相对性,我们才能特别关注文化间的不同,哪怕是最微小的差别;才能用包容之心,给予异文化者以人文关怀。既然文化间存在差异,就避免不了文化冲突,认识到文化的相对性,我们会特别关注那些文化敏感问题,尽可能地化解和避开文化冲突。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认识文化的相对性,有利于中国避开世界敏感话题,不给自己找麻烦。同时用平等、宽容、包容、理解的态度关注友邦文化,给予友帮之国以关怀,建立更好的国际关系。

另一方面,跨文化是非理性的。民族学研究的文化形态多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即是非理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非理性思维,即人们通过直觉、意志、欲望、本能等,认识和把握世界规律的思维方式。其包含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思维的客体是思想本身,而不是客观世界;二是思维方式是曲线的,交互耦合作用下产生放大或缩小效应,叠加原理失效,系统中要素独立性丧失,在思维表现上往往时空倒置;三是关注整体性,追求整体和谐。民族学的跨文化非理性研究使我们更清醒地认知问题,不偏见地看问题,并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正确把握各种文化间的适度平衡。在处理国际化跨国事务和国际事务中,非理性思维指导我们清醒地认识其中的繁杂性,正确把握中国形式。

再次,民族学是一门学派纷繁,理论架构互歧的学科。[1]民族学的理论构架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兼容性,把相关关系的时空域纳入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制约它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兼容性。因此,民族学学科的基础理论教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偏重某一学派,而是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学习各学派理论要点,并求得相互兼容和融汇贯通。另外,民族学教学内容比其他学科更宽泛,但又必须以民族学理论为指导,去驾驭民族学所旁及的其他学科,强调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叠加与积累,更突出思维方法的树立,使学生务必具备多角度、多层次正确认识异质文化的能力。不仅如此,民族学还把相关关系的时空域纳入了研究对象。文化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文化观念不仅在纵向的时间场域上不相兼容,在横向的空间场域上也是不相兼容的,不兼容必定有冲突,全球化表面接触,实质不一样。面对全球一体化时,要充分认识到一体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民族学学科的理论构架,使民族学在分析问题时,比其它单一学科的视野更高、更远、更宽。

(二)国际化视野的知识维度

国际知识是确立国际视野的基础,国际知识的储备是建立在对于我国社会各种知识总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关照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民族的文化知识体系。当前,我国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国际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把握世界动向首先要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世界”?比如,以日本为主导的提出“中国威胁论”其本意何在?我们该如何看待,该如何回应?等等都需要具备世界历史知识,更需要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出来进行学理的阐述与现实的回答。

二是国际规则。时至今日,国际上制定许许多多的规则,涉及到国际事务的方方面面。如果今天的大学对这些规则不了解,对这些的限度不认识,对这些规则的背景不清楚,一旦走向社会,一旦与国际事务打交道,我们就不那么被动,而是能够主动积极地应对各种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因此,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加强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等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熟悉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惯例。

三是国际礼俗。世界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生存的历史过程中,面对其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特定的时空场域下都创造了各自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各种风土人情和习俗。中华民族也同样在这样生存机制下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要培养大学生去尊重他民族的文化,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尊,同时也建立起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与包容,尤其对那些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的民族,要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对话框架,由此而形成的国际交往礼俗,也是国际视野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知识包含的诸多方面内容,正是民族学学科在努力做的。民族学是包含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學科这一特点,使民族学具备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民族学比其学科的视野更广泛,思维方式更缜密。民族学不仅综合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共性,还兼容了历史学、物理学、化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差异。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减少了单一学科分析问题的片面性,增强了整体性研究能力,使我们更好地看清问题的实质。在面对和参与国际事务中,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世界。

民族学学科对于异文化的研究,要求学生采用集体、合作的形式,在掌握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生态、气象、水文等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实地田野调查。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当地文化知识了解不够,不懂当地的民族禁忌,难免会触及文化敏感区,发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民族学学生自觉学习当地文化知识,遵守当地社会规则及法律制度,尊重当地宗教信仰、风俗民情,非歧视地看待异民族文化。要看到异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光辉灿烂,才能不带民族偏见地潜心研究异文化。另外,要确保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深入异文化区生活,学习异民族的语言是必要的。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民族学学生要避开常规的英语,学习更多的小语种。收集素材后,还要对资料进行整理、解读,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积淀,不可能完成如此巨大庞杂的工作。

民族学是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一方面需要储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异文化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民族学田野调查是一项科研活动,又是一项社会活动。[1]基于民族学是对非同质社会进行研究,民族学的教学方法也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民族学学科不是引导学生机械记忆,而是以引导学生广鉴博收,兼收并储,灵活应用,善于归纳提炼为主,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分析技能、总结归纳技能。民族学学科指导学生阅读资料要避免学派偏执,力避党同伐异,立足于本学科发展的总体过程;指导学生把中国传统智慧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民族学发展之路,用中国的民族学分析解读中国的民族问题。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贯穿整个民族学学科教学。具备这样的学科素质,才能应乘国际视野的需要,也才能将自己培养成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以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最终在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引领国际社会的发展。

結 语

综上所述,全球化潮流,使国际化的跨国事务和国际事务增多,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加速。国际视野成了参与国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的发展,需要我们了解世界,大学生作为中国新时代的人才储备,具备国际视野是必要的。然而,中国目前大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的现状让人担忧,对其进行国际视野的培养刻不容缓。民族学学科因其是综合性人文学科、是研究异文化的学科以及学科理论构架多角度兼容等特点,在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动态整体观研究,重视国际、族际、阶层之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历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开展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并深入异文化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培养了学生具备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多种知识储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人际交往、相互沟通、敏锐观察等各种技能。这些都为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族学学科独特的对非同质文化的研究,培养学生清醒地认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了解各国的历史遭遇,使学生既能平等、正确对待异文化,又能有利吸收异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宽容与尊重异文化,为建立友好关系提供了条件。同时,培养了学生和而不同的意识。在全球一体化的呼吁中,既看到全世界文化的共同之处,又看到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扬长避短。

更重要的是,民族学学科研究的人,既是社会存在又是自然存在、既是社会的主体又是自然的主体。那么,民族学学科理所当然地重视人性研究,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研究,重视研究和解决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正是当今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人在不断发展变化,民族学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可见,民族学学科在学生培养上,既能满足国际意识的需求,又能满足国际视野中国际知识与国际技能的需求,是可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

参考文献:

[1] 杨庭硕.教育改革应立足于民族学学科特点[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2] 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3] 于光远.了解世界 研究世界[J].世界经济,1979(02)

[4] 张爱萍,孟建芳,赵辙.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现状探析[J].文教资料,2014(8).

[5]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 蒲应秋)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today,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as the future of China, students having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Ethnology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finally, from the angle of Ethnology, explores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in its three perspectives of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expounds the possibility of Ethnology in helping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Key words: Ethnology; cultivation;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培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