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及有效监管机制分析

2018-09-10 18:56徐方旭董生忠陶思源周功张馨月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监督机制食品安全

徐方旭 董生忠 陶思源 周功 张馨月

摘要 对沈阳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监管体制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5-123-03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5.053

食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关系到百姓的“民心工程”, 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2],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沈阳现阶段正处在“三城联创”的大好局面,非常有利于高效率、有针对性地对沈阳食品安全的现状展开调研,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展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分析影响沈阳食品安全因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新策略。通過公益广告和物质激励等形式,鼓励市民人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并保障其在食品安全信息方面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3]。但这种社会监督员机制属于民间性质,仍会受到政府的控制和约束,只有信息反馈和举报权,而无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鉴此,文中对沈阳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真正做到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监督提供助力,并对沈阳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的研究及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发展的研究奠定基础[4]。

1 沈阳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 行政监管手段不规范,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监督管理体系

现阶段,沈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应极力避免监管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发生,力求“精炼”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侧重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逐步实现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督模式。建立行政“网格”模块化分区分片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确保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确定责任主体。

1.2 提升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诚信自律

商家的目的永远是逐利的本质,无关良心和道义,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管理才是重点和难点。沈阳食品生产源头监督可借鉴治理水污染的“河长”制度,行政上采用市、区、县、乡等分级监管办法,着重强调指出的是一旦分管行政区域有食品安全问题者,在行政考核、晋级升职等行政管理过程中一票否决,发生重大事件者直接追究法律责任。

1.3 媒体宣传优势不足,道德约束能力不强

沈阳新闻媒体应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手机APP和培训等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如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等等。通过科普宣教,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的监督能力,即使消费者决定不了食品质量的生产质量,但商人逐利本性必将能改变其生产品质以适应广大消费群体。

1.4 食品质量监督技术落后,需增加食品质量检验设施

沈阳市应该建立健全科学、严谨、公开、精密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制度,增加检测设备投入,倡导食品安全免费检测持续性的开展活动,充分考虑利用我国各高校的食品安全等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有偿合作”等方式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全面监督和防范。

1.5 急需建立和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监控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时尚快捷、价廉物美的网络订餐和手机APP 订餐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应在沈阳城乡全方位的探索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查实的投诉,不合格的食品,采用销售平台先行赔偿制度,积极引导大众参与网络食品安全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沈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主要职责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不规范是主因。

(2)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与沈阳现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落后相冲突,如网络食品从生产、交易到监管的缺少必要技术手段就是最好的实证。

(3)沈阳相关食品检测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与食品安全技术开发不及时,检查硬件资源建设不足,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的监控与交易取证资源建设存在根本性问题。

(4)沈阳市现有食品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技术咨询鉴定检验服务不到位,针对群众反馈机制不完善或信息反应不及时等,且易失信于民。

3 沈阳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策略

3.1 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新格局

沈阳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必须要强调常态化。应该从公共产品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上至下,全面有效的全方位进行管理,从政府监管力度、行业法规制定、企业自律生产、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等各方面,创新沈阳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立体管理的新格局。沈阳市政府管理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象、制度、资源、措施等方面应进一步做好改革措施。

3.2 规范行业协会建设,提高沈阳政府食品安全监督规制水平

沈阳政府从资金、政策支持等方面支持食品安全协会建设,强调协会的去行政化组建模式,协会成员应由各行各业的专业委员会及涵盖各领域的专家委员共同组成,对食品中的添加物、残留物、成分物等等专业术语进行科学评析,通过监督独立性做出公正、科学评估,监督政府懒政、渎职和腐败行为。从科学角度针对现阶段沈阳市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提出实效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

3.3 强调管理者追责制度,完善源头监督管理机制

虽然沈阳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发展的最终管理模式是“法治”,但现阶段仍离不开强调“人治”管理。在沈阳市范畴内的食品安全的行政许可阶段,即各地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事前审批过程可考虑追究监管者的追责制度;在食品流通环节中的行政监督阶段,改定期检查为随机交叉抽查,建立落实全市食品安全机构的监督队伍的防范机制,加重监管者滥用职权或者以权谋私的处罚力度,追究因玩忽职守导致食品监管疏漏问题的从重从严处理。

3.4 提高民众安全意识,畅通举报反馈机制

沈阳政府管理部门要敢于主动暴光食品安全事件,通过不同媒介定期通报食品安全检查结果,通过媒体宣传充分发挥民众维权意识,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着重解决管理者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倡导构筑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的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体系,从而延伸政府监管的触角,弥补政府监管失灵现象。提供网络平台、三位数电话、电子邮箱、举报信箱等多种举报方式,专人受理,跟踪记录,并限时通报、反馈处理结果。

3.5 建设溯源系统,与高校等合作加强检测设备系统建设

加强沈阳食品安全的溯源系统研制,致力完善本地食品身份可查、信息可溯、风险可控、问题可追的全程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沈阳所属高校人才储备和培训优势,加强食品质量检测设备、技术水平和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提高沈阳食品质量监管部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方式,保证食品质量检测指标的复杂性和适时性快速完成,促进仪器的精度、检测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更高得到保障。

3.6 建設沈阳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规范,完善网络食品管理机制

现阶段,沈阳乃至全国都存在网络食品销售的问题仍存在着入驻门槛较低,缺乏行业自律,没有正规餐饮企业申办手续考核监督等问题。面对乱象丛生的网络食品外卖市场,沈阳应加快对制定网络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制度和相关条例,同时促进网络食品监管的相关立法,要使网络食品生产经营有规范可循,监督管理依法有据。

3.7 加强网络取证实验室建设,网络监督管理有据可查

食品监管部门对网络经营者、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网络交易取证难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沈阳在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希望实现突破,管理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必须加快沈阳网络食品安全监督取证实验室建设进度,及时、真实、充分地向公众公开信息,对不合格的食品和商家尤其要公示,建立专门的网络食品消费投诉和监管的快速反应管理机制。

4 小结

沈阳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和保障社会参与机制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将会对食品安全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疾”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促进沈阳食品安全监督态势良性发展,广大群众将不会再因为担忧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而束手无策。

参考文献

[1] 涂永前,王晓天.关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18-26.

[2] 程景民,张持晨,郭丹,等.中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现实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13(5):5-8.

[3] 王敬波.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公共利益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4(9):105-124.

[4] 赵忠江.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党的十八大对新时期法治思想的贡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9-11.

责任编辑:刘赟

猜你喜欢
监督机制食品安全
关于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有效路径分析
广州花都某地村级财务公开问题研究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