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镶滚工艺的现代化创新

2018-09-10 05:46吴晔旎李欣华
丝绸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

吴晔旎 李欣华

摘要: 传统镶滚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装饰工艺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审美价值。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镶滚手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需要开辟新的途径来适应现代化转型。文章解读了传统镶滚工艺的种类及在传统凤尾裙中的设计运用。从现代化设计的角度对传统镶滚工艺现代化创新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传统镶滚凤尾裙在多元化环境下的现代化发展方式与工艺技法,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前提下镶滚工艺得以创新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使得镶滚工艺在凤尾裙中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制作工序更加简便。

关键词: 镶滚工艺;凤尾裙;清代裙飾;制作技艺;现代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TS941.2;K892.23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17003(2018)04006506引用页码: 041201

Abstract: As a common decorating techniqu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ess, the traditional mosaic and piped edge technology 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cultural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mosaic and piped edge technology gradually steps do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and a new way is needed to adapt to modern transformation. The types of traditional mosaic and piped ed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sign of traditional phoenixtail skirt were interpreted in this paper. The modern innova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mosaic and piped edge wa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design. Besides, modern development mode and process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mosaic and piped phoenixtail skirt under diversified environment are put forward. Traditional mosaic and piped edge technology could innovate and develop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reserving traditional sty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makes the ways of presenting mosaic and piped edge in the phoenixtail skirt more abundant and makes the process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Key words: mosaic and piped edge technology; phoenixtail skirt; skirt in Qing dynasty; production techniques; modern development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镶滚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服饰装饰工艺的一部分,呈现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独特的美学思想。发掘和运用传统镶滚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镶滚工艺的设计题材和产品品种,使传统镶滚工艺在现代化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对传统镶滚工艺的现代化创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1传统镶滚工艺的解读与种类

1.1传统镶滚工艺的解读

传统镶滚工艺属于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中典型的缘边工艺,通常在服装的领、襟、底边、袖口、下摆、裤脚等部位的边缘进行装饰。在清朝《说文解字注》中记载“缘者,沿其边而饰也”[1]。镶滚工艺作为一种缘边工艺极具装饰性特征,清末时期女装镶滚工艺造型及装饰丰富多彩,组合变化多样达到了技艺发展的顶峰。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装饰工艺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2],直至后来被广为流传的“十八镶滚”的产生,证实了当时人们对镶滚装饰的热爱程度。

1.2镶滚工艺的种类

镶可分为“镶拼”和“镶贴”两种工艺特色[3]。镶拼是指分别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整面料进行分割处理成所需的形状,再将这些面料拼接在一起(图1);镶贴在一定情况下可称作镶嵌,根据装饰需要,将裁剪制作好的面料覆盖在需要装饰的部位,并且使用各种不同的针法进行缝制。镶贴在服饰最边缘称为边条镶,“镶”常与“滚”结合,用在服饰的结构边缘作为装饰[4](图2)。

滚或称“绲”。用于衣饰边缘,即用面料等将服饰的边缘进行包裹。具有防止边缘脱线的基本作用,以及耐磨损防止边缘变形的功能性作用,还能够起到亮色、对比、衬托等装饰作用。清代后期,镶滚结合装饰工艺在服装中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滚边的种类更是得到了拓展。按照滚边布条的数量,可分为单滚和多边滚;根据表面粗细可分为宽滚、细滚和细线滚(图3)[5]。“滚”作为一种工艺在民国时期的旗袍服饰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标志性装饰。

2传统镶滚工艺在凤尾裙中的设计运用

根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記载了解到:将大小相同绣有图案的条状绸缎面料边缘进行镶滚处理,并且在裙片底部缝上流苏,最后拼制成造型像凤尾的裙子,因为外形像凤尾而被称作“凤尾裙”(图4)。凤尾裙自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开始流行,有身份地位、家境较好的年轻女子穿着,女性出嫁时亦多穿此裙。而在现代服饰中,被用于戏曲服装、婚礼服装中,在萨满教的服装中也有与凤尾裙形制极为相似的服饰(图5)。

凤尾裙的边缘主要采用传统工艺手法,如镶、滚、贴、绣、钉等在绣片及裙幅边缘进行装饰,起到呼应和衬托的作用。边缘选用单色缎条或者彩色绣条,选用

的颜色多以黑、灰、金、银等中性色或者与裙身主色同色又或者与纹样中的颜色为同色。目的是突出主题,对整体裙子起到了整合和饰作用[6](图6)。

3传统镶滚工艺的现代化传承

3.1现代化传承方法

传统镶滚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现如今快消产品大受欢迎,传统服装手工艺与当下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不相适应。因为没有找到对传统手工艺推陈出新的正确运用方式,从而使得传统镶滚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找到传统镶滚工艺的现代化传承方式迫在眉睫。笔者将镶滚工艺的“现代化传承”比作一颗大树的生长,大树需要在适应外界环境的情况下,健壮自己的树根,长出茂盛的枝叶,才能稳健快速地生长。

镶滚工艺作为传统手工艺,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因为其承载的历史基因使得其创作观念与方式难以与工业化社会同步发展。所以需要在适应现代化环境的前提下推陈出新,才能获得“新生”,而前人对传统工艺的改良运用几乎也不尽人意。笔者认为想要将镶滚工艺运用于商品中做装饰生产,就必须改变传统手工技艺,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前提下,简化传统手工艺并与现代材料工艺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既适应现代化市场环境,又能承载国人民族文化情感的商品。

树根便是大树的根基所在,传统镶滚工艺想要传承下去必须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如今时装界仍保留并且推崇手工艺的便是“高级定制”。已有着15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期服务于欧洲上层社会,高级定制接受政府监督管理,每年发布的产品都会影响甚至引领世界时尚潮流[7]。因此,能够受邀登上高级定制的设计师更是凤毛麟角,想要中国传统工艺得到现代化创新,就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支持,和对优秀设计大师作品的保护与支持,如郭培、劳伦斯·许等一直秉承宣传中国特色服饰文化的大师的作品(图7)。

茂盛枝叶也就是让传统镶滚工艺融入人们的生活,使之潜移默化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现代陶艺是当今传统手工艺当中传承发展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具备绝对的代表性,陶瓷制品被使用于古今中外人们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8]。笔者认为镶滚工艺也可以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如茶道中的桌布设计、家居用品等方面。将镶滚工艺加入民间贴布画、十字绣等装饰,也可以得到广泛传承[9]。

3.2适应现代化工艺技法

传统凤尾裙的制作工艺工序复杂,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传统凤尾裙的装饰部位都集中在裙带上,如图8所示为凤尾马面裙的凤尾裙。以暗花芝麻纱为底裙面料的马面裙外缀上凤尾裙片。裙片以蓝色的苏绸为主面料,并以彩色丝线绣出小花蝴蝶和杂宝纹,用黑缎滚边,下端呈如意云头型,因其造型与凤尾相似。以图9中裙带工艺为例:制作工序第一步取材,选择裙带面料为真丝素绸,因为面料的特殊,在制作上就少不了面料的刮浆处理。第二步,用牛皮纸打板画出裙带的样板,并按照样板裁出布片。第三步,取一块方形的滚边绸缎面料反面刮浆,以防止面料边缘脱丝,将面料斜边45°对折。等浆糊晾干后用剪刀将面料沿着折线裁出缎条[10]。第四步,滚边如图10、图11所示的制作滚边边条及滚边工艺。第五步,在滚边边条内侧会使用荡条、绦子、金属丝线等镶边。第六步,将刺绣花样在纸上画出样板,用笔轻轻复在裙片上,在裙片后方附上纸,使得刺绣更加平整。第七步,外部装饰完成后将里子与外部手缝拼缝在一起,裙片制作完成。

图12所示凤尾裙制作流程图中就多达14个制作步骤;图13中制作阙子需要用糨糊将旧布层层黏贴后抚平放在阳光下照晒。可见传统凤尾裙制作工艺复杂,工序繁多,若非技法娴熟的手工艺人难以驾驭,由此可见传统制作方式并不适合批量生产,与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背道而驰。笔者将传统凤尾裙进行款式工艺分析,在保持凤尾裙风格的前提下,用创新的方式,结合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与流行元素,使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意识相契合,手工

结合辅助机器实现多元化共存,简化制作工艺。图14、15、16中分别记录表1中款式一、二、三的制作过程。款式一制作第一步,选用普通印花面料进行裁片;第二步,采用新式机械针线三角针将裁好的布片边缘锁边,便完成了裙片,步骤十分简单。款式二中在处理裙片缘饰时,在传统款式的基础上,在裙幅中间镶拼网纱面料,增加了特色又使之常服化。款式三,选用机绣花边测量并剪出款式需要的长度就可。笔者分析制作出以上三种款式工艺,从而使得传统镶滚工艺在制作上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在不影响传统镶滚工艺表现风格的前提下,使工艺简化并且不影响镶滚工艺装饰视觉效果。如图17所示为三款现代化凤尾裙制作流程图,相比较于传统凤尾裙制作流程中,减少了刮浆、做阙子、传统滚边手工艺及高难度的插花等制作流程。

4传统镶滚工艺的创新发展

4.1新的材质运用

镶滚工艺最初是单纯作为服装边缘的一种装饰手法,随着时代潮流的进步与发展、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创新,镶滚材质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皮质、蕾丝边、绒面料等。如图18所示,分别采用了亮片、针织、珠钻三种不同材质镶滚用于服装边缘装饰,表现出不同的服装风格。

4.2满足新的消费模式

因为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变革,传统手工艺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逐渐被忽视、被遗忘。然而由于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冲击,导致传统消费模式转变,由求同转向个性化,独特的设计创意、原创产品成为未来服装行业的新趋势。将镶滚工艺设计运用得当,针对消费者高层次需求做出局部创新,使商品独具个性化,从而达到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和思想捆绑的目的。

5结语

镶滚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服饰装饰工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以及良好的市场潜力。本文以形制看似简单却又包含丰富内容的凤尾裙为媒介,对传统凤尾裙镶滚制作工艺进行分析,提出结合现代化的创新方式来简化凤尾裙的制作流程。由于结合了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使用现代材料及在纹样细节上的创新,使得镶滚工艺在凤尾裙上的表现形式既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又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高丹丹.汉族传统服饰中的边饰艺术探析: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晚清经典藏品为主要研究实例[J].艺术设计研究,2016(2):4246.

GAO Dandan. Research on clothing edging artist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J]. Art & Design Research, 2016(2):4246.

[2]张鑫,李采姣.“十八镶滚”对现代服饰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0(35):235236.

ZHANG Xin, LI Caijiao. The influence of eighteen mosaic and piped edge on modern clothes[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35):235236.

[3]李施熠.傳统服饰中的缘边造型与工艺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7.

LI Shiyi. Study on Scructure and Craft of Traditional Costumes of Edge [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17.

[4]屈杨.清代女装缘饰分析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QU Yang. The Analysis of the Trimming of Womens Clothing in Qing Dynasty and Its Innovative Application in Fashion Design [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13.

[5]刘建萍,单毓馥.滚边的设计方法及工艺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04,42(1):4448.

LIU Jianping, SHAN Yufu. Design method of bound and its process study [J]. Tianjin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42(1):4448.

[6]吉怡欣,王群山.清末民初凤尾裙初探[J].设计,2016(17):5860.

JI Yixin, WANG Qunshan. Preliminary study on phoenixtail skir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J]. Design, 2016(17):5860.

[7]李宁.法国高级定制时装的发展与历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42144.

LI 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haute couture in France [J].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25(3):142144.

[8]周珞璟.谈手工生活陶瓷的发展现状[J].现代装饰(理论),2016(12):284285.

ZHOU Luojing.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rtisanal living ceramics [J]. Modern Decoration(Theory),2016(12):284285.

[9]李昊峰.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LI Haofeng.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Crafts of Dynamic Inheritance Research [D].Kaifeng:Henan University,2015.

[10]丁奕涵.晚清民初马面裙的制作工艺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DING Yihan. Study on the Preces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Horse Face Skirt [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13.

猜你喜欢
现代化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组织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现代化发展视角下企业成本管理策略探析
城市空间结构下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现代化发展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发展与应用
现代化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的方法探析
新常态下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影视动画美术风格研究
哈萨克斯坦现代化研究